被遗忘的战役

战争片荷兰2020

主演:西奥·巴克利姆-比格斯,汤姆·费尔顿,吉斯·布洛姆,苏珊·雷德尔,斯科特·里德,杰米·福雷特斯

导演:马蒂耶斯·范·小海因根

 剧照

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1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2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3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4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5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6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13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14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15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16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17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18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19被遗忘的战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5 00:18

详细剧情

在战争中的三位年轻人,他们的选择各不相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自由

 长篇影评

 1 ) 看不出被遗忘有什么遗憾——《被遗忘的战争》

1

对于战争片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真实、哲学深度、运镜、对战争细节的还原、演员表演、叙事手段,或者电影本身的表现形式对行业或者类型片的启示,对未来的观众或者拍摄者能否提供新的视角,简而言之,引导性。

一部好的战争电影往往能复合以上多种元素并且都表现的很好,最终在影史上留下一席之地,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从开场的登陆到后来寻找任务目标期间的波折和遭遇战,包括最后对德军的阻击战,从镜头语言、人物塑造和故事结构各方面都呈现了很高的水准并且颇具匠心,留下了很多“瑞恩式”的片段。

从切入视角来看,有的导演喜欢“以小见大”,从战争的一个切面或者作战单元来引领观众体验战争的残酷、野蛮或者荒谬,以此引发观众对战争本身的思考,比如《1917》的长镜头让观众很容易陷入到一战那绞肉机一样的战场氛围。还有的导演或者制片方倾向于通过更宏大的叙事方式穿插对战场侧面的描写让观众更了解战争进程,从“兵棋推演”的方式来了解战争,这是一种偏纪录片式的拍摄风格,比如我国的《大决战》系列就是类似的代表之一。因为对战争宏观进程的描写穿插高级指挥员的决策现场,很直观的折射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和历史场景。

Netflix的《被遗忘的战争》作为一部荷兰拍摄的二战电影,从中微观的层次来分解战争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荷兰在二战中并未长期作为主要战场,与东西线或者太平洋战场等地区比起来并没有什么太知名的战役。但是即便如此,《被遗忘的战争》所展示的对战争的理解和描述仍然离最优秀的战争电影存在一定距离。

2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仍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目前在烂番茄上也维持了100%的好评(当然,只有7篇评论)。三位主演很好的阐释了角色,无论是青涩的飞行员,被迫加入伪政府的女孩还是一开始认同法西斯随后逐渐放弃战争残酷一面的荷兰青年。三个主要角色都存在比较大的转变过程,但三个人都能比较好的在表演中体现转变的层次性和个人的纠结,而三个人自然的转变也离不开导演和编剧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剪辑,让这部电影完整而精巧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

同时我也很喜欢电影前25分钟展示的德军在小镇上去而复返的过程。战争片往往侧重于讨论侵略者统治下的残暴、灰暗和对占领区的无情压榨,但是《被遗忘的战争》开头从占领区政府销毁文件,衣衫褴褛的德军仓皇撤退让人有一种曙光将现的期盼,果然在我质疑德军为什么没有及时组织撤退秩序的时候,女主角的弟弟适时地用一块石头牵出了全局的第一条主线内容。而之后德军重新进驻小镇的情节让电影的气氛从之前更为轻松的基调戛然而止,不难想象在德军撤退期间做出“过激”行为的家庭和个人将面临什么后果,犹如运动场上那些提前庆祝但迎来悲剧结尾的运动员。可惜的是电影并未在这方面进行过多描写,否则可能在在气氛渲染上将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电影多线叙事的风格诚然可以带给观众更多层次的思考和享受,但是也分散了全剧的重点和关注,对于多线叙事作品而言,最终多线交汇的内容最好具备更强的戏剧冲突,对观众而言多主人公的会面在一个丰富的场景下呈现更有故事性。可能是由于历史上的真实战役本身规模有限,最后的决战场景显得过于平静,并未给我留下足够具有回想性的体验,而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演更多的安排了主角之间两两碰撞的场景,来分化三线汇聚的厚度不足所带来的的遗憾。但这样的安排又让本来的多线叙事结构显得有些多余,如果三人的相遇本身并没有那么强的冲突,那我们何必强凑三条故事线进行交汇?

在二战的过程中有无数的战役因为记录和媒体宣传不足等原因成为“被遗忘的战役”,但是在电影中,斯海尔德河战役的重要性和惨烈程度并没有得到体现,事实上,二战德军发射的V2火箭近半数落在安特卫普港,德军最后拼全力在冬天严寒雪地发动反攻的突出部战役攻占主目标就是安特卫普市与港口。反观俄罗斯拍摄的《勒热夫》,不仅体现了战争期间红军战士内部的心理变化和当时政治环境对战争形态和战士心理的影响,也体现出了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和法西斯的残忍之处,同样是以小见大的叙事安排,《勒热夫》的单线叙事并未显得故事整体的单薄,而是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背景和冲突很好的交织出部队内部的矛盾,并在最后的战斗场景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故事的叙述并解决了此前提出的设问。

多线叙事结构下最容易让人担心的即是导演无法完全回答自己在各条场景中提出的问题和埋下的伏笔,容易让观众意犹未尽或者摸不着头脑。导演和编剧如果无法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故事,反而会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叙事结构,不仅没能完全体现出故事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反而还因为没有办法自圆其说降低了故事本身的价值。

3

《被遗忘的战役》纵然有不令人满意之处,但是作为荷兰历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之一,已经算是一部及格的电影。对他的批评也是基于《拯救大兵瑞恩》这类在电影史上有一席之地的史诗级电影为准,这本身也是对电影和拍摄团队的认可。可惜的是三条故事线无论哪个故事单作为一个剧本进行拍摄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导演在平衡故事的篇幅和时长之间作取舍结果就是每个故事均完成了其最基本的结构,但无法进一步拓展。

从制作的层面来说,近年来Netflix出品的电影水平良莠不齐,既有 《Tick Tick Boom》这样的具备流畅叙事结构和演员精彩表演的作品,也有类似《被遗忘的战争》这样存在一定瑕疵的作品。可能还是对电影行业缺乏一定经验所产生的问题,在具备较高门槛的类型片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而对于 《Tick Tick Boom》这样本身就具备作品(音乐剧),可通过改编来减少风险的作品上,Netflix就表现不错。而且电影相较于电视剧由于篇幅等各方面原因需要导演和编剧有更强的把控和剪辑能力,这也对Netflix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正如上文所说的《勒热夫》,有时候电影并不需要很复杂表现形式来体现主题或者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单线的叙事结构,演员之间的寻常互动和更具备技巧的节奏推进也能给很好的体现主题的复杂性并且带给观众更好的哲学思考。

选择拍摄战争片需要导演有很大的勇气,如同战场指挥官一样,执导一部战争片也需要导演有很强的的协调统筹能力,如同真正在指挥军队,但从战场(票房)上生存下来的,也是导演宝贵的经验,毕竟一个人一辈子才能导演过几部战争片呢(笑)。

 2 ) 他妈的纳粹从头到尾被打成孙子,有个影评说“盟军也会怯战逃跑,德军也会誓死抵抗”?

没看之前,以为这个电影三观不正,于是引来他妈的新纳粹法西斯流氓如上所述的吹嘘。

我看了个开头,开头纳粹就被打得落荒而逃。这电影我越看到后边,脑中浮现出上述影评,胸中就越怒火中烧。

看到中间,还是只见两个纳粹溃兵,到了结尾纳粹都打成孙子了,你他妈跟我说“盟军也会怯战逃跑,德军也会誓死抵抗”?

那篇影评留言区还一片吹嘘“这才是影评”,你说不是小号、水军他妈的谁信?还是说有那么多跟你一样的烂货?

狗屁不通的那个影评,标题那么长,原文引述如下:

“战争片。从三个年轻人的视角去看这场为了抢夺港口的战争,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反战情绪很浓。没有英雄,没有逃脱,非常真实的影片,盟军也会怯战逃跑,德军也会誓死抵抗”

没有逃脱的意思,就是盟军也会怯战逃跑;反战的意思,就是德军也会誓死抵抗?品,细品。你他妈替导演反战败呢?

他妈的这片子你个狗眼哪里看出来“盟军也会怯战逃跑,德军也会誓死抵抗”?

一点也不抱歉的说,这种睁眼说瞎话的影评还留言区一帮吹嘘,我实在不吐不快。

究竟什么三观的人能看出来德军也会誓死抵抗?想说明什么问题?你们法西斯杂种都是好汉?

你管这叫反战?

纳粹不能是英雄,于是一概不准当英雄?为了世界自由而战的美军或加拿大军战士就不能是英雄?

该让你纳粹爷爷送你去灭绝营。

电影不差,影评拉胯。行行好吧,你们别给人家作品招黑了。

 3 ) 三个年轻人经历的战争

从三个年轻人的视角去一场盟军抢夺荷兰港口的战争。

1威廉:英军的滑翔机飞行员,官二代。在参加市场花园行动中,飞机被击落沼泽地。战友们逃离战场,而威廉向战场走去,最后加入了加拿大军队。

2斯塔弗伦:荷兰人,加入德军训练营。这期间,他感受到了许多事情,断腿中尉向他讲述了犹太人集中营的惨状,亲眼见到了党卫军对特恩弟弟的酷刑以及后来的惨死,看到了党卫军如何拷问和处决抵抗者,也看到了战场上军官拿枪威逼士兵冲锋,因被看到和特恩在一起,被从文职发配到战场。

3特恩:荷兰女孩,父亲是医生,救治德国人,弟弟向德军泄愤被追捕时,她和父亲去求情,终究弟弟被杀,残酷的现实使特恩清醒,和闺蜜一起向盟军送地图。

最终,战场上威廉和斯塔弗伦撞到一起,斯塔弗伦放下了枪,威廉也放下了枪。

德军撤退前,一个军官要枪毙被捕的特恩,斯塔弗伦杀了军官,自己也中枪。

搜捕的部队包抄过来,威廉看到了特恩向死去的斯塔弗伦告别的场面。

战争继续,盟军占领港口。

 4 ) 心存真善美

一场战争由一场场战役组成,一场战役又由一场场战斗组成,《被遗忘的战役》就是讲述的二战中的斯海尔德河战役。二战中,加拿大作为盟军成员之一,也参加了不少战役,斯海尔德战役就是由加拿大主导的一场战役,所以在影片后段,主角之一的滑翔机飞行员在跋涉许久之后,才正好遇到了加拿大的军队,上了战车……

影片并不像传统好莱坞战争片一样场面宏大、波澜壮阔,反而采用的是三线叙事手法,这种风格不错,以三位年轻人的视角来描述,也挺有独到之处 。

年轻就意味着活力,当然,同时也意味着叛逆。叛逆,某种角度来说,也可以叫反传统、反抗权威,而影片描述的三位被卷入战争的年轻人,就是这么几个带着些许叛逆的青年。

与市长对话的特恩(Teuntje Visser 苏珊•雷德尔饰演)

在影片一开始,作为女主角的特恩,与市长的对话中,就向我们展现了她的反抗精神。当市长因怕被清算,急忙处理与德军交往密切的证据时,叫特恩也赶紧回家收拾,因为“你父亲也为德国人工作”,特恩却不卑不亢地纠正道,“是照顾患病的德国人以及泽兰人”。特恩的弟弟德克,叛逆气息则更为明显,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在德军撤离时冲动之下与德军发生冲突,所幸逃离。逃到家中,在姐姐为他处理伤口时,还嘲笑父亲和姐姐是胆小鬼,这熊孩子,殊不知姐姐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刚毅又勇敢的心。比如在面临奥伯斯特·博格霍夫突访时,特恩虽然内心有些许紧张,但是却还算镇定自若;在去博格霍夫办公室为弟弟开脱时,特恩也是全程表现可嘉,反而是作为医生的父亲,虽然有白求恩式的医德,但在勇气方面却不如自己女儿。包括后来为了解救弟弟奔走,与地下抵抗组织接触,将资料和盗取地图为条件,让抵抗组织出面营救弟弟,甚至主动揽下任务,甘冒风险将资料和地图送给盟军,在好友受伤时,果断让好友逃离,自己却被德军抓获,种种都描绘出特恩的美好品质。

在博格霍夫办公室担任秘书的斯塔弗伦(Marinus van Staveren 吉斯•布洛姆饰演)

与特恩有所交集的荷兰青年斯塔弗伦,家境贫寒,与另一位主角——军官之子威廉形成鲜明对比,但作为两大男主,都颇有反抗父权的意识。斯塔弗伦受到纳粹的蛊惑,为了反抗这个不公的世界,为了追求美好未来,不顾父亲的反对,年仅17岁的他怀揣着期待和梦想毅然踏上了从军之路(荷兰与德国,同作为日耳曼人,毗邻而居,人种、语言、宗教信仰都相近,二战时,大约有两万多荷兰青年加入德军,斯塔弗伦即是其中之一)。在影片当中,可以看到,斯塔弗伦在东线战场与苏军的战斗,表现也是颇为英勇的,但是到了后来,在堤坝战场却有些犹犹豫豫、畏畏缩缩、恍恍惚惚,这种转变是因为初参军时的热血逐渐被冰冷而残酷的现实所浇灭。在东线战场,亲眼目睹挚友卢卡斯身死,自己也身受重伤,虽然侥幸捡回一条小命,但生死一遭,斯塔弗伦心境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在医院治疗时,被看透法西斯真面目的费舍尔中尉影响,他已经开始沉思。在博格霍夫办公室做秘书时,给博格霍夫那句翻译也是“她担心你在耍他”,这句话是有所润色的。而且斯塔弗伦又再次目睹特恩弟弟德克遭受酷刑,即使特恩和父亲之前为德克求情也无济于事,办公室的求情更像是一个笑话,因为道貌岸然的博格霍夫依旧决心要处决德克。在这里,斯塔弗伦厌倦战争的思绪不止,当初的狂热已经渐渐退却,于是他转而向特恩通风报信,不料却被发配到前线,甚至去前线之前还被逼亲自处决了德克,这让斯塔弗伦原本追求美好的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对战争的厌恶和抗拒也越来越强,以至于在堤坝战场上的斯塔弗伦和在东线战场上的热血青年判若两人。

独向虎山行的威廉(William Sinclair 杰米•福雷特斯饰演)

威廉是英国空军某部指挥官之子,是一位滑翔机飞行员,非常具有冒险精神,在一次训练时突发奇想展现了一次机身翻滚,却被战友啐了一句“白痴”,被直属长官认为是“想当英雄的幼稚鬼”。在威廉父亲布置完市场花园行动计划后(威廉所在的部队将要前往的荷兰阿纳姆地区,就是阿纳姆战役发生的地点,阿纳姆战役是市场花园行动的一部分。事实上,不管是阿纳姆战役还是市场花园行动,都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市场花园行动中,盟军参战人数达三万五千人,德军为两万人,但盟军折损却超过一半,伤亡人数是德军的好几倍,可谓损失惨重,而且还没有达到战略目的。威廉所在的滑翔机就是在前往阿纳姆的途中被德军防空部队击落,迫降在瓦尔赫伦岛以北的斯豪文-迪弗兰岛一带。斯豪文-迪弗兰岛、瓦尔赫伦岛同属荷兰的泽兰省,泽兰即荷兰裔英军小伙亨克的故乡),威廉因想去前线而向父亲请示,但于公于私,父亲都认为他没有准备好,于公,父亲认为他训练时“越轨”和“剑走偏锋”,于私,当然是老父亲的关爱,并拿出威廉母亲来劝导。即使有父亲的劝说,却阻止不了威廉那颗迫切想去前线参战的心,于是他跟长官说父亲同意了他去前线了,因为他需要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此时的威廉很显然没有见识过前线战争的残酷。而直到长官被紧张的德军士兵杀害,自己也被仇恨和愤怒充满头脑而击毙两位德军士兵时,威廉才终于意识到战争机器的冰冷,战争就是鲜血和死亡的代名词。非常讽刺的是,作为官二代,本应该养尊处优的少爷兵威廉,却表现得远比几位同行的战友更具有责任感和勇气,在长官负伤的情况下,不抛弃不放弃,反而是两位战友做了逃兵,一位战友临行前犹豫并退却,唯剩威廉独向虎山行,之前他人对他的调笑,更像是对他们自己的反向鞭挞。从与两位德军士兵争斗时的慌乱到堤坝战场的英勇,最后威廉和斯塔弗伦彼此放过,威廉在战争中完成了自己的成长。斯塔弗伦也从开始的狂热主义到如今的觉醒,最后甚至为了拯救特恩,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自我救赎。

三人汇集一处,斯塔弗伦逝去

电影中的三条线交集不多,但是最后汇集没有让人觉得突兀,反而显得流畅自然。三位被战争裹挟的年轻人在战争中的选择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不论何时,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从未停止,心中始终有一个角落为真善美而留。影片中不乏断壁残垣、淋漓鲜血,真实而残酷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几位年轻人心中保留的那份美好也让人反思,电影的反战思想确实是传达到位了。最后,不管是战火纷飞还是四海升平,愿人性光辉不堕!

 5 ) 杀还是不杀,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杀还是不杀,取决人性成熟与否。当一个人头脑简单的时候,很容易被告知某些人是坏人,必须杀掉(志愿加入德国军队的年轻人A被告知犹太人都是坏人)。但是,当成长并成熟之后,你就会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不是单纯的好人或坏人(姐姐劝弟弟不要去自首,告诉他不要管人质的死活,当弟弟被德国军队抓起来后,又想用地图换取抵抗组织营救弟弟,当弟弟被枪毙,又决定把地图冒险送到盟军手里。同样,爸爸在战争中作为市长和医生好像也帮助德国人,并想要和德国人讨价还价)。从一开始的服从命令开枪枪毙那个弟弟,到没有开枪杀死盟军空降兵B,反过来,B从地下室击毙德国士兵到没有杀死青年A,而A也终于完成自己的觉醒和救赎,杀死看守,救出姐姐……

这是一部优秀的反战电影,人性的光辉是从动摇到反思,从反思到挣扎,从挣扎到觉醒,从觉醒到反抗和自我救赎的过程中迸发出独特的光彩的……杀或不杀,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痛苦的反思和勇气的抉择……

 6 ) 被遗忘的战役·短评写不下了

本来觉得实在是没啥可说的,就开始复述起了剧情,结果越说越多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就发长评吧。

时间发生在市场花园行动初期。

多线叙事,几个来自不同阵营的小人物的故事,荷兰,英美加联盟,德国。。几条不相干的线在不同的时刻有了一点交集,我蛮喜欢这个设计的。

荷兰女的父亲是医生(还救治德国兵),弟弟拍照被夺下相机,一怒之下砸碎了德军的车窗,结果被抓去虐待,交代了地下组织的人,之后全部被枪毙,她和她的朋友接下任务把重要的资料跨河送去给盟军,在路上朋友中枪,她把船推走,资料成功送到了,自己被抓,朋友死了。

英国兵(我还以为这家伙是美国人,这口音太美国了吧)军官老爹不让他开飞机去战场,结果他骗别人他爹说可以,开飞机去的时候机翼砸没了,几个人摔在了岛子另一边,小队里俩美国人还他妈连夜带着东西跑了太恶臭了吧,出屋又回来小队leader被俩德国兵发现了,一番互相吆喝leader还是被打死了,只剩他和另一个人了,另一个人让他跟自己划皮划艇走,但是他没走,于是就剩他一个了。

德国兵(这家伙居然还是荷兰人?!)战场上大难不死,肠子都出来了居然活下来了,好了之后又给派去战场上送死,但他在医院里遇见了一个特别好的中尉,这家伙腿都没了🥺还跟他扯皮,打了一通电话让他去做了文职,不至于会死了,然后中尉在一天夜晚开枪自杀了。。诶。

荷兰女和他们的交集就是,弟弟被抓被虐待供出所有人的时候,被正在干文职的德国兵看见并偷偷跑去告诉了她。最后她被另一个德国兵差点处决的时候他跑进来砸死了那个人,自己也中枪了,流泪,然后死去了😭画面美的跟摆拍的一样,这地狱般的人间连明天都看不到。

英国兵和他们的交集就是,在医院跟荷兰女将死的朋友对视,她送来了重要资料,用命换的。战场芦苇荡里跟德国兵相遇,被德国兵拿枪指着但还是没杀他,俩人最后还是各自走开了。最后把德军赶出这个港口的时候遇见了刚死的德国兵和荷兰女,对视。。

德国兵跟他们的交集都在上面了。

非常喜欢英国兵他们的小队在河边找到的主人早就逃走了的房子,周围的水,还有桥和芦苇荡,半塌支棱在水里的木栅栏,美丽宁静又因为正在战争而显得格外有魅力(让我想起地铁离去)特别喜欢这种景色。

网飞出品的作品,不管拍的啥,总是莫名有着熟悉的网飞的感觉。

挺好看的,但满分不了。

 7 ) 边缘

与其说是战役,倒不如说是“战斗”水平,并没有涉及到宏观整体战役描写,而是从微观上战役肌理的组成部分“小队战斗冲突”出发,更方便对故事中不知名角色的描写,你会发现看到最后你可能记不得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没有在台本里出现过多少次,而恰好也是这些平平无奇的大多数,组成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细节,成为了波澜壮阔的宏大战役的分子。

两条线的交汇较为正常,一些角色和情节有更好的发挥可能,反而是男主澄澈的眼神和最后自杀式和救赎式的发泄成了点睛之笔,他看着挚友的癫狂,中尉的释然,同胞的处决……被战争的绞肉机无情碾过之后,他原本狂热理想主义者的深深执念被彻底粉碎,陷入彻底的虚无,而这也是本片最优秀的一点,它借助无数个普通的/平常的人的眼睛,展现了战争对人的无情的摧残与改变,那些被摧毁的信念成功成为了二战后虚无/荒诞/存在主义生长的肥料,也让我们不禁一再追问战争之意义究竟为何……(想到了「现代启示录) 除此之外,为了贴近真实战斗的表现,大量的特写/近景,手持镜头/第一人称被使用,让战斗场面的真实感得到了大幅增强。同时,绚丽的晚霞和初生的太阳,那些自然风景的出现也像「自然光线」一样成功的烘托了战斗的氛围,也是对战争意义的有力追问。本片或许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并没有到强有力的地步,但是正是为了追问「意义」,借助主角们的眼睛,大量的「普通人」片段的出现和转变让主题更加深刻。 最后,作为一部关注「边缘」的作品,本作的视角投向了「加拿大营」与「荷籍德军」,近年来这些小众国家关于二战题材佳作频出,「我们的1944」也是一样,不过后者兼关注民族解放话题

 8 ) 小中见大,那场难以磨灭的眼神交织,以及结尾的小遗憾

三人主导三视角,这些分线故事各自都清晰丰满而流畅,不仅有德军军官的伪善邪恶,也呈现了一些盟军士兵的怯懦,人性的挖掘与战争中的困境与意外也很符合逻辑。特别要赞的是,这种基于缩小的点视野的战争背景剧情,其战争场面拍的也很棒,特别是对平民介入战争残酷的描写——送情报女子渐死中看着士兵和士兵不敢看又不得不看的眼神交织,神来之笔,难以忘却,不可磨灭。

但是,女主与另一男主的不断相遇,而且,最后女主还被其舍身相救,就太过于戏剧化了,导演应该让女主在战争结尾时沾满更多的血腥与污秽,这才能更能展示战争中个体面临的终极残酷,即战争中人的存在绝不可能有侥幸与圆满,人的精神与肉身时刻会被黑暗与恶吞噬。

 短评

虽然战争场面略有失真,但整体基调冷峻写实,视角超然而中立。在微观层面里,捕捉到了一丝超越阵营的残酷和混沌。

8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拍这样也只能被遗忘了!

13分钟前
  • Hanson
  • 较差

斯海尔德战役,荷兰解放第一枪也是荷兰历史最贵的电影,可以看得出来花了钱。三条线叙事当交汇时颇有力量。当然无法苛求荷兰弹丸小国拍出战争大片,但依然可圈可点,几位年轻演员也表现不错。

1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一看导演拍过《怪形前传》?

17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色调很对味

18分钟前
  • 我不是江湖骗子
  • 还行

荷兰拍的二战战役片,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突出的是残酷战争中的人性与善良,而不是仇恨和所谓的“英雄主义”。

1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个人特别喜欢这种战争片,不宣扬高大上,不宣扬钢铁意志,不避讳谈人性。//喜欢的片段有:A 被击中的滑翔机上几个幸存的英国士兵,有偷了同伴装备逃命的,有死活不肯重回战场的。B 第一次单独遇敌根本没有神勇无敌,而是紧张到哆嗦,拿枪都抖。C 没有坚持到底死活不开口的地下党员,纳粹上猛刑,小伙子就把同伴招了。 D 好心送口信的司令部秘书,在街头给姐姐带口信,叫她别回头,听着就行。姐姐干脆来了个大转身:我弟弟怎样了!让一街的德军都看到。 虽然很蠢,一点也不像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一边假装不认识一边走着说话,但就是很真实。

21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这样式的反战过犹不及,矫情了。不是不允许45年临解放才回头是岸,就是各种说服力都不那么充分。不如英国那条线。多一星给战争场面。

22分钟前
  • 水水
  • 还行

战争片突出的是人性,而不应该拉仇恨。

26分钟前
  • 平静海滩
  • 力荐

三条线编织推进汇合,相当工整,前头有些散乱,俄罗斯前史和伞兵训练铺得太开,中段后就非常出色,人物抉择的压力真实到位,最出彩的是对荷兰海滨湿地浅滩环境的刻画。

30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情报很重要啊。

33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实在没想到荷兰人自制电影的水平已经这么高了。

35分钟前
  • 沧边的树
  • 力荐

m21260:人性之光,最后在解放前夕如雕塑般仰坐,解脱!

38分钟前
  • Timing
  • 还行

美化战争是耍流氓,鼓吹圣战是耍流氓、怂恿神风特工和万岁冲锋、总玉碎更是耍流氓

41分钟前
  • 托腮
  • 还行

明明不是市场花园行动,豆瓣文青人均英语都是英美教授级别的,是怎么看片头片尾战史介绍,然后又洋洋洒洒写下影评的?此片背景来自市场花园行动失败后,盟军依靠加拿大部队为主力,组织的斯海尔德河战役。最后战斗背景来自此次战役中很出名的一场战斗,第二阶段活力行动中的瓦尔赫伦岛长堤战斗。实际战斗持续三天,加拿大部队前期损失惨重,尤其是加拿大皇家高地团C连和卡尔加里高地人团B连损失过半,大部分人都是被德军打死在堤坝上。此役是突袭瓦丁赫伦岛,解放荷兰的第一仗。

46分钟前
  • NeptuneSpear
  • 推荐

本片并不是要拍出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讲述战争中每个普通的个体的无奈与人性的复杂。

48分钟前
  • 靓坤
  • 推荐

整体感觉有点平,但奇妙的是,总能让我有代入感。一场战争,以前会分阵营敌对,但当你代入的时候,只会看到被战争裹挟的一个个年轻人。他们恐惧的眼神里又满是对即将到来的自由与和平的渴望。没有人想在战争中永垂不朽,没有人愿意直视垂死的眼神……

51分钟前
  • 郡子
  • 推荐

战争的残酷不分阵营,人性的复杂难分善恶。

54分钟前
  • 阿基米德
  • 推荐

观影时看到汤姆·费尔顿出演是个意外小惊喜(《猩球崛起》后他接演的影视作品口碑和热度大多都不太给力)。电影拍得挺不错,但还是略有不满之处、有些不够精彩。→ 日积月累、机缘巧合地看完了豆瓣电影一周口碑榜十部作品:1.《摩加迪沙》,2.《浊水漂流》,3.《浊水漂流》,4.《疯神》,5.《风信子之恋》,6.《被遗忘的战役》,7.《在糟糕的日子里》,8.《粘在一起的隔离》,9.《五个扑水的少年》,10.《兰心大剧院》。—— 以为21世纪了,人类应该越渐了解战争带来的危害,然后努力团结地将战争写入历史,但还是免不了看到有些战火的苗头因为各种复杂的原由有重燃之势……那个我心中渴望的「充满爱与和平的世界」难道终究只能是我的妄想吗?

5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如果让海报引导想把该片作为硬核战争片来爽,请绕路,最巧妙的其实是人设。荷兰籍德军士兵无奈恪守军令对地下抵抗军同袍执行枪决、毫无战场经验的滑翔运输机年轻英伦机师迫降逃亡后加入堤坝正面惨烈进攻、与世无争的荷兰女孩因抵抗军弟弟被诱导自首被枪决后扭转价值观决意参与输送关键情报予盟军,等等。把战争穹顶笼罩下的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在框架上做了顺畅的绑定,个性鲜活。

1小时前
  • 老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