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不再变老

战争片英国2018

主演:内详

导演:彼得·杰克逊

播放地址

 剧照

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2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3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4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5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6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3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4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5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6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7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8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9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5 20:21

详细剧情

  《他们已不再变老》是由华纳兄弟影业出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彼得·杰克逊(《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执导的战争纪录片。电影聚焦于1914年—1918年一战士兵的日常生活。片中大部分史料均为首次公开,制作团队应用最顶尖修复、上色及3D 技术,将百年前影像进行全彩修复并重新加入声效,以英国老兵口述史为旁白还原一战士兵遭遇和感受,为观众呈现身临其境、极度真实的沉浸式战争体验。影片将于2019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一百零一周年纪念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长篇影评

 1 ) “那天我莫名其妙被送上战场,觉得像英雄一样”

执导过“指环王”系列和“金刚”系列等巨作的彼得·杰克逊,这回给我们展示了一部全新的史诗——

关于一战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

与以往经常看到的战争纪录片形式不同,这部时长约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中,导演没有做出任何直接的评论;

旁白全部由一战老兵的录音资料剪辑而成,除此之外,杰克逊还做了件更加大胆的事儿:

将所有视频资料的画面上色

这一举动,带来了不少争议。

原始画面和处理后的画面

在今年伦敦电影节上映时,甚至还有3D格式——擅长视觉效果的杰克逊,这次也要给大家带来充分的真实感。

而这份“真实感”却有评论家不买账:对他们来说,一战的纪录片,恐怕黑白画面才是真正的“真实感”,有了色彩仿佛在看科幻。

片子的口碑,倒是不受这些争议的影响:

海内外都是统一的高分

真实的录音,真实的故事,从这些当事人的口中讲述出来,无疑比任何描绘都有力。

政治家、领导人视角,跨国跨洲的战争格局与规模,我们都看过太多太多了;

但对于这些当时只有一二十岁的英国男孩子们来说,战争,只是自己眼前无休止的一次次行动——

他们听从,他们出击,他们从不大声质疑,他们偷偷地想要活命。

在这部纪录片里,杰克逊专门从BBC在1964年做过的节目《第一次世界大战:伟大的战争》那里选取素材;

杰克逊认为那时的受访者们“不再年轻但也没有太老”,对他来说这正是讲述他们经历的合适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伟大的战争》

这些老兵们,记得从出发前到归来后的每一个细节,记得那些陪他们度过难熬战壕时光的每一件小事。

他们已经活过了两次战争,住进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和平的年代——

可要想走出那段苦痛的回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谈何容易。

苍穹下的战鼓,死神伫立在沙场

1914年6月28日的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民族主义者、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普林西普枪杀。

此事导致整整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纪录片里的老兵们,仍旧记得当时的氛围:

一整个夏天我们都听说来自巴尔干、塞尔维亚那事的大麻烦,但我们好像离得挺远,根本不担心——

直到新闻里说,英国和德国可能要开战了。

“我们和一队德国人打完了场英式橄榄球,正聚餐到一半突然有人送来了开战的消息……”

“那一瞬间,我们甚至在想要不要拿起餐刀捅他们……最后决定战争明天才开始呢”

几乎每一个没到岁数的少年都谎报了年龄,所有军官都为他们打着掩护。

每一个报名参军的士兵,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战役,都以为顶多几个月后就能回家。

即使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志愿前来的男孩子们仍然斗志昂扬——尽管每一个母亲都陷入悲恸。

几十年后的他们提到当时的心情,仍会笑着说,谁都希望这一切没发生过,但平安归来之后,不后悔这段经历。

“虽说当时那么可怕,让我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头也不回地上战场。”

当时的他们,全当是普通的出行和服役,完全没意识到这次有多么不寻常:“后来想想,我这辈子都没那样兴奋过。”

“年轻的士兵上战场”

在军官眼里,他们却是瘦弱干瘪、面色蜡黄、满心恐惧的孩子,中学年纪,披上制服去打仗。

有个小伙子说,军官啊,靴子穿着好大。

军官只回他:没有不合适的鞋,只有不合适的脚。

队伍里还配备了许多军用剃须刀,然而这些尚未成年的男孩们哪里用得着呢?只能拿来切切肉,如果还有肉吃的话。

最开始在营地,吃得倒还行,面包黄油培根不会少;训练也能扛,没人觉得受到了欺压。

西线战场有些不一样。士兵们坐火车到多佛,再乘船去海峡对岸的加莱,然后步行前往比利时——眼前的废墟和耳边的枪声,一下子变多了。

短暂的快乐越来越少,无人区随处飞着子弹

死人和老鼠遍地都是,活物见不到几个。躲在壕沟里,就不敢抬头看。一旦睡着,就不清楚能否再醒来。

“你不知道哪天,你从小踢球的伙伴,就躺在你的身边——一具尸体。”

士兵们甚至会捡到两年前法军留下的饼干,吃的时候都能尝到长出的青苔

还有那冲天的死尸味道——牛和马腐烂的皮肉,被咬烂的军装,到处都是蛆和飞虫,也让他们下辈子都忘不了。

“那是死亡的味道。”

每天都是如此,大家的反应都不一样,有位老兵则说:反正下一个就会是你,有什么区别呢。

2005年[圣诞快乐]剧照,一战真实事件改编

[圣诞快乐]里讲述了一次双方停战过节的真事儿——虽然如此著名的彻底停火是个例,但两边的士兵确实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的敌意。

纪录片中很多老兵都提到了,被俘的德国兵,有曾在英国当服务员的,大部分都和他们一样,以前也有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突然被拉来参加了战争。

他们无聊的时候,甚至会在边线立起标语互相调笑;他们一起合影,抢对方帽子玩:“那些巴伐利亚人,大多真是友好正直的好人。普鲁士人倒是挺混蛋的……”

他们不恨对方,他们尊敬彼此,谁也不想打仗——每个人,都只希望战争能快快结束,也祝敌军士兵们都能够活着离开。

“我们甚至不在乎谁赢了战争,我们只想早点回家。”

当政权开始狠磕,受害的永远是人民自己。首相的策略,将帅的指挥,对他们来说都只是猜测、命令和模糊的概念

“他们没有任何恶意和怨气”,直到最惨烈的战争后期也是如此

随着战争的推移,每个人的心态都在变化着——他们目睹过最惨烈的伤亡,也体验过最真挚的友情

血肉横飞和炮弹轰鸣中,他们眼中的战争,不再是出发前那个简单的任务:

“1914年离开家时和1917年回来时,每个人看到的战争都不一样了。”

哀伤中的挽歌,他们与日月同光

正是这些碎片式的个体,构成了这场世界规模的战争——

士兵和战争在互相影响着、改变着;近年,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从个人视角看残酷的史实:

被搅进战争的所有人的生活,都在或有或无的意识中,被残忍的政治军事冲突,彻底改变了。

[敦刻尔克]:从一战到二战,英国兵还是只有草莓果酱……

同样是战争群像,同样是个体视角,同样是充分利用影像力量——

诺兰几乎纪录片式的[敦刻尔克],引起的争议也够大的。

丘吉尔的指令,是将军无线电中听不见的声音;海对岸的家乡,是渔夫们驾船前来的号角。

男孩子们眼里只有帆的一角,头上的轰炸机,还有天际线那边隐约的白崖

谁赢了战争?是盟军政府。谁救了他们?是他们自己和普通的人民

“撤退?逃命?你们回来就好,活着回来了就好。喝杯热茶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热闹,庆祝,都是你们的

现代战争同样如此,关于讨论军人的内心世界李安在这部电影中专注了比利·林恩一个人的经历:

他因为偶然的视频成为了伊拉克归来的英雄,但没人知道,那最大的殊荣记录的是他最痛苦的一天——

他无疑代表了每一个走过战火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已经千疮百孔;但渴望被周围欣喜的人群理解、拥抱,又是多难的事啊。

北美评论家却对这样个人化的表达嗤之以鼻:

国家的威严之下,大众娱乐的消遣中,这样的纠结与复杂,在某些评论家眼里,无疑是多余。

战士摇摇欲坠的内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冷漠中,继续被边缘化着。

HBO神剧[杀戮一代]:每个端着枪的大兵,其实都是穿上军装的邻家男孩啊

关于纪录片中多次被老兵提到的“快乐服役时光”,就正如《杀戮一代》中那样,没有交火的时候,大家都拿出十二分的幽默来打发无聊;

真实的战地是什么样的?士兵们是真实的,愉悦和苦难也是真实的。

正是过了命的兄弟情谊和后来的死伤之惨痛,才使他们与战争产生了深深的羁绊——离不离开战场,心头的那片硝烟,都无法散去。

彼得·杰克逊的祖父曾参加一战

杰克逊将这部纪录片个人化,并将这段“士兵的共同经历”献给了他的祖父,英格兰的战士:

“我和爸爸一起长大,从小就听他讲祖父的故事。我自己也是一战的孩子,我父亲在那之后移民到新西兰,遇见了我母亲。”

花了数年制作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无疑也是学习祖父经历的过程。

有趣的是,BBC首播这部纪录片时,一位观众竟也在电影开场的录像资料里,看到了自己的祖父——

这位来自埃塞克斯的女士,看到屏幕上她的祖父穿着整齐的制服,站在法国乡村的前线,正与一名警官交谈。

又震惊又感动。这无疑也是本片带来的正面效果之一:有多少人会在这段影像中找到回响

片名来自诗人劳伦斯·比尼恩的《For the Fallen》

他们永远不会衰老,不像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一样日渐老去:

他们永远不为高龄所难,永远不为残年所累。

每当太阳落下,每当清晨来临,我们就会想起他们。”

就像未满周岁的加缪,父亲战死于一战战场,而后来站在父亲墓前的四十岁的他,已经比葬在这个石板下的男人还要年长。

——“温情与怜悯突然溢满了他的胸膛。”“而只有疯狂与混乱,那就是儿子比父亲岁数大。”

睡在这片土地下的都是孩子,他们是那些此时已头发花白,自以为懂得生活的人们的父亲。”

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人们戴起罂粟花

比尼恩的诗句,在每年的11月11日上午11时,被作为纪念辞在欧美各地吟诵着;

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大人和孩子手拉着手,默默围着纪念碑而行,缅怀一战阵亡的将士们,纪念着战争的结束今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

人类的历史,被鲜血涂抹着,被炮火环绕着,被坟墓奠基着。

而就像大家一遍一遍说的,活着的人能做的,就是不去忘却

每一个人,每一条命,都是值得的。

他们已经不再变老了——他们沉睡的时候,就好像那个刚穿上军装的少年一样,英气勃勃。

-

文: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2 ) 无论是战争电影还是记录电影,都应该做到像本片一样零吸引力

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主义电影的发展以及一系列的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声的先锋派电影运动,这些“浪潮”对当代记录电影也造成了深远而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当代著名电影理论家琳达.威廉姆斯于1993年发表的《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记录电影》一文,对后现代记录电影做出了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系统阐释。

在电影出现的早期,理论家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去论证电影作为艺术具有强大的创造潜力,而非仅仅还原物质现实的戏法工具,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事实证明电影非但属于主观意识的产物,创作者可以依据自己的表达诉求选择材料、选取角度、设计空间,还可以通过策略性的并置组接使影像产生令人信服的叙事以达到一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包括记录电影)。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相信:并不存在所谓的“真实电影”。到了后现代,对于影像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强,影像可以经过技术的拼贴、断章取义的截取放大、文字语言的引导重构改变其原有的含义,从而扭曲了真实,记录电影的存在价值和话语机制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琳达.威廉姆斯引入了“新记录电影”的概念并且详细分析了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影片正通过放弃对表面真实的追求,通过带有戏谑意味的虚构和历史的残迹,重新发现或构筑出相对的却能够强有力地发挥作用的真实。

《他们已不再变老》显然是可以划入后现代主义记录电影范畴的,彼得.杰克逊无意向人们展示原有素材的历史真实感,他使用了影像修复技术、上色技术、3D技术将一百年前的影像转化为当今观众更惯于接受的格式,在以主观的拼贴组合,使影像和多为一战老兵的旁白叙述形成同步,影像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线性时间逻辑。这种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带来的真实感和体验感是难以从断裂零散的史料中获得的。

彼得.杰克逊对历史影像的使用方式,令影片爆发出和展露出了比剧情电影还要强烈的叙述效力和虚构痕迹(蒙太奇手法、漫画插入、镜头移动的强调)。影像从开始时的黑白在士兵进入战场后过渡为彩色,战争结束后又还原为黑白,表现一种“逝去”,拉动着观众从历史的视角进入现实的视角,或者说一种在场,在从体验退回到历史视角。在信息爆炸、影像极度泛滥的年代,人们的视觉对各类震悚的历史影像早就习以为常,感知早已渐渐麻木,“真实”也就失去其原本所承载的警示价值,“记忆”也不再能称其为记忆。唤起感知、唤起记忆的唯一方式就是通感和共情,重现在场到不在场的过程。威廉姆斯在文章中重点论述的《浩劫》也正是采取了类似的手段,重新介入破碎的历史、用记忆唤起的零星碎片,过去和现在形成互文本结构,使过去的罪行在当下重现。

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任何当事人、调查者或者除影像资料以外其它形式的素材,而这些影像的内容,仅仅是依据口述的内容而刻意选择的,并不一定是叙述者亲身经历的场景,但两种媒介所指的吻合以及时间推进的连续性很好地掩盖了这一点,我们不知道那些老兵叫什么,他们现在的样子,甚至到影片结束也无法分辨清楚他们各自的声音,这恰恰形成了一种个人叙事,多个叙述者实际上聚合成了一个人完整经历,而一个人又浓缩了一战中一百万年轻生命的共同命运,以此消解了宏大历史叙事的虚无和符号化。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解释某段历史的过程中,往往会站在更为宏观的历史角度,为其赋予非同一般的概括性表达和总体性意义(通过教育、文化、传播媒介等途径),以契合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这其间未必会有扭曲篡改的成分,事件轴的起点和重点乃至中间的重要节点都是符合事实的,但点与点之间的连续性是被回避忽视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树立典型人物和浪漫化渲染转折性事件,完成全景式的官方历史修订,无数个体在洪流中的湮灭被默认成了理所当然。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结果、格局变化、重要战役以及协约国胜利对世界新秩序的重建的影响。但这种不连续的叙事让我们忽视了士兵如何被征召、战争个体在战壕中的生存状态,他们如何饮食、如何排泄,他们等待炮弹落下时的心理折磨、面对战友肢体碎裂时的巨大恐惧,以及,如同噩梦一般的战争结束后,个体在正常社会中的边缘化,坠入另外一个更为持久永恒的噩梦。这些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的片段,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被细致地还原了。它们的真实性并不值得被怀疑,因为这些细节一定是真实的,只不过始终没有被人注意,战争过后的他们忍受着麻木和创伤,而一百年后的我们却能够称赞并庆幸着胜利。影片并不致力于论证真实,而着力于唤起人们对真实的正确认识和感知,就像《浩劫》完全抛却既有的证据和史实在现实中再造真实,重新刻写原文已被磨灭的石碑。

纵观整个电影史,从来不乏战争片,大多数都以炮制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满足大众娱乐需求为诉求,或通过考究细致的战争元素对位让军迷们过把瘾,亦或是用戏剧共情手段唤起人们自我沉浸式的虚假人文关怀。但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如何被运作的,能对社会、对个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好像已经越来越暗淡,剩下的只有历史符号构成的伟大篇章,那些一战中的年轻生命、犹太屠杀中的人类同胞,好像只属于过去。影片结尾旁白说到:别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我们。但所幸有这样的作品,能为我们提供理解的方式,帮助我们尽最大可能地去理解。

 3 ) 这种电影你还不打5星?

其实这部电影吧,它值得5星。我不是某些人眼中的传统“豆瓣文青”,遇到看似高深的东西就打高分,对于这部电影为什么值得五星,我的观点如下:

1. 电影里所出现的影像画面都是拥有超过100年历史的真实影像,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真实存在过的,并非捏造也并非表演出来的;

2. 这部电影采用尖端技术将原始黑白影像逐帧上色,为了尽可能接近真实颜色,制作团队使用当时英军和德军的军帽军服在自然光下采样,做到尽最大程度还原颜色。为了让枪炮声音真实,导演找来了电影里出现过的大炮和其他武器进行声音采样。除此以外,原始影像资料并非当今电影稳定的24帧,动作流畅程度会根据摄像师拍摄时手摇的速度而变化,所以同一个摄像师拍摄的内容也会时快时慢,制作团队需要一段段来调整画面的流畅度,画面总内容达到了100小时,录音材料达到了600小时。因时间流逝而造成的人物变形或是画面模糊不清,制作团队需要逐帧修复画面,工作量无比巨大;

3. 导演认为,那个时候父辈们亲历战争并非是黑白的,既然今天的技术能做到添加色彩,我们怎么能继续用黑白画面来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在博物馆里躺了百年的黑白影像变成彩色的那一刻,所有距离感都消失了,电影里的人仿佛从100年前来到了观众的身边,此外电影还采用了3D技术,将这样的感受进一步发挥到极致。

《他们已不在变老》,不论是内容的讲述,还是先进技术的运用,或是它对电影工业未来发展的影响,都应该是满分,这样一部史无前例的作品,它展现的是导演对这段历史的执着和对电影制作毫不妥协的态度。

然而,豆瓣有人给它打了1星。

这部电影在双十一国内正式上映前,豆瓣的分数达到了9.1分,上映一天后分数降到了8.8分。让我不禁联想到昨天看的一期奇葩说,辩论的题目是”博物馆失火了,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样东西,你选择救哪样?” 蔡康永提到了一个观点 “若你是一个会走进博物馆的人,这个时候你怎么可能会去救猫而舍弃一幅承载了一段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名画?”,当然会有人反驳,猫是眼前的生命,出于怜悯之情,一切生命平等,人类应该拯救。那么倘若这时候这只猫变成一只蟑螂你还救么?

纪录片这种题材的电影,一般只有“会走进博物馆”的那些人去看,然而现在这样的纪录片在电影院里上映了,“进博物馆里选择救猫”的一类人也跟风去看,当然看完以后他们还是会选择救猫。

 4 ) BBC再放大招!100年来,只此一部。

带你穿越100年。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二丫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1年,A级制作史诗奇幻电影《指环王》的横空出世,着实引发了电影史上的新一次高潮。

《指环王3:王者归来》共获奥斯卡等重要奖项31次,提名25次。

魔戒远征队

导演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 以下简称PJ)从此跻身世界级大导演行列。

在他的上一部影片《霍比特3》(2014)上映后的四年里,

他淡出了影迷视野,似乎在“鼓捣”一件大事。

今年,PJ果然带着自己的新一部“神作”再度回归。

《他们已不再变老》

They shall not grow old(2018)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场战争历时4年3个月,于1918年11月11日结束。

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这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照片来自网络搜索)

《他们已不再变老》正是PJ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100周年

BBC,14-18 Now及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联合特制的一战题材纪录片

这部影片也是PJ对自己爷爷的致敬。

PJ的爷爷曾是一战的士兵

片中用到的所有素材,全部取自帝国战争博物馆的真实历史影像

其中的大部分史料都是首次公开

PJ及其团队通过尖端的电脑特效技术

将黑白默片转制成了一部彩色3D电影

让当年战场上的情景,从黑白无声中跃然而出,重新“复活”。

一战战场的全彩再现

《他们已不再表老》聚焦一战西线战场

详述了英军从参军,训练,登陆到厮杀,再到战后回国的全过程。

其中的主体内容——欧洲战区战壕的日常,以及索姆河战役——被转制成了彩色影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线主要分为东线,西线和南线。 西线战场是英法对德作战。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他们去参军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太子被塞尔维亚的激进青年刺杀(萨拉热窝导火索)。

本就憋着劲儿的几个帝国,终于找到了借口发起了战争。

英国正是其中一国。

萨拉热窝导火索

战争爆发的消息传至英国各个角落。

举国兴奋异常,所有人对这场战争非常热忱。

大部分英国民众相当自信。

他们都认为不出一年半载,战争就会结束。

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英军扛着胜利的大旗,班师回朝。

字幕大意:战争顶多会持续个一年半载,胜利简直易如反掌

年轻的小伙子们更是争着抢着应征入伍。

成为战争英雄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渴望。

什么你说年龄不够大?

这都不是事,谎报年龄硬上啊。

当年规定的参军年龄是19~35岁之间。 入伍的士兵有的只有15岁。

字幕大意:我当年15岁,再过两年半才满18岁

完成入伍后的各项训练,新兵们准备前往战场。

哪怕前路生死未卜,他们依旧满腔热血,充满斗志。

甚至还在担心自己没抵达前线之前,战争就结束了

字幕大意:我担心得不行。

生怕自己还没上场,战争就结束了

只能说这些小伙子们还是图样图森破。

战争路漫漫,要想获胜,哪有那么容易……

他们上前线

(高能预警:以下部分照片过于真实,会引起不适,请酌情观看!)

徒步行军几十公里后。

这些新兵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报效祖国的地方——

并没有“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气势。

有的只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字幕大意:通过潜望镜,你能看到的除了弹坑弹壳,就是各种铁丝网

漫天的轰炸声和哀嚎声,偶尔还有德军炸矿的超强爆炸声。

触目所见,只有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字幕大意:这些尸体可能已经挂在那里很久了

他们的“新家”就是九转十八弯的战壕,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解决。

这里同时也是作战的重要防卫措施。

战壕:交战方处于对峙时,掘土成壕,可以防止从正面袭击过来的子弹和炮弹。 战壕的大规模使用,正是在一战时期。

字幕大意:在我看见战壕后的第一个想法:我们其实是要在这里生活

那句话怎么说来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真来到了,就不再是尽情挥洒热血青春。

而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的度过每一秒。

没准你正在跟你的战友交流感想,

敌方狙击手一发子弹过来,

“啪”,正在对你侃侃而谈的战友就这么挂了。

字幕大意:他的脑袋像个被打碎的鸡蛋

更不用提枪林弹雨之外,对方时不时还会来个毒气攻击。

字幕大意:我们看见绿色的气体云飘向我们

不过跟索姆河战役一比,前面的那些都是渣渣。

索姆河战役是“世界三大绞肉机”战役之一。

英军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启用坦克图为马克1型坦克

连续的炮火攻击几小时都不曾间断。

等待进攻指令的士兵,一脸铁青的猜测自己的命运。

面对这场旷日持久的血腥战役。

他们早就没了参战前的意气风发。

只剩下一脸的恐惧和茫然。

随着苏格兰风笛的奏响,他们孤注一掷,冲上前线。

很多士兵前一脚刚踏上战场,后一脚就被一枪击毙。

如果进攻期间遇见苟延残喘的战友,还要亲手“送他一程”。

他们原以为,自己很快就可以戴上英雄的光环衣锦还乡。

却不想光是索姆河这场战役,就持续了4个月之久。

仅在战斗第一天,英军就损失了6万兵力。

在这个战场上,敌军不是唯一的敌人。

这些士兵还要抽空处理虱子和老鼠。

虱子算好解决的那一个。

点一盏蜡烛,在火苗上烤一烤衣服。

这些磨人的小妖精也就消灭了一大半。

字幕大意:我最喜欢的方法就是用火烤死它们

但是要解决掉老鼠问题,那就要真枪上阵了。

冬季恶劣的气候也让他们的军旅生活难过到不行。

战壕变成了水沟,水注满了军靴。

第二天一早,脚就跟靴子牢牢的冻在一起。

字幕大意:鞋子跟脚已经冻在一起,我们没办法将鞋脱下来

有些士兵的冻伤极其严重。

还没来得及上战场杀敌,就要马上被送走进行截肢。

不过,他们的日常也不全是打打杀杀。

休战期间,战场上也会呈现一片祥和景象。

大家聚在一起,开个茶话会。

多才多艺的那几个还能顺便助兴。

轮休期间,他们会退到战线后方。

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自己梳洗一番,毕竟是年华正好的大小伙子。

然后聚在一起唱歌,游戏,读读家书。

他们跟德军俘虏相处得非常愉快。

其实大家的年纪相仿,都是十几岁的大男孩。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或许能成为老铁也说不定。

这些俘虏会负担一些诸如挖战壕一类的杂活。

有时候他们还会主动帮忙抬伤员。

闲暇时间,两个阵营的士兵会做到一起说说笑笑。

界面一度非常友好。

他们分享着同一个心愿:迫切希望这场战争早点结束

而想当年的“英雄梦”,早已被战场的残酷消灭的一干二净……

他们回故乡

随着同盟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4年的征战,耗尽了他们为国效力的骄傲和自豪。

在得知终于可以离开这个“无人之境”的那一刻,

简直比获得胜利还要开心。

只是回家之后,问题继续:

战后的英国,出现了大规模的退伍士兵失业的情况。

这场战争让这些士兵跟文明世界严重割离。

他们已经被时代甩在了后面。

有的地方甚至赫然挂上“谢绝退伍士兵”的标示。

他们难以找到工作,无法糊口……

字幕大意:有的地方称“不需要退伍老兵”

这些年的动荡不安也耗尽了普通民众对战争的热情。

平民们不再像是战前一样热情。

也没有把这些伤痕累累的小伙子看作国家英雄。

他们不愿意去理解这些士兵的经历和伤痛。

更无法想象战场上的真实模样……

字幕大意:我们的世界跟平民割裂开来你可以跟你的战友聊,你们之间能互相理解但是平民们永远无法明白

颠覆传统的制作

PJ及其团队从100小时的影像资料和600小时的语音资料

攒成了这部99分钟的纪录片。

对于原始黑白画面的处理,首先是将“坏的黑白画面”转制成“好的黑白画面”。

这就需要在处理掉原始画面中噪点和划痕的基础上,

利用插帧技术,让每秒的影像从十几帧变成当今通用的24帧

如此就能将早期摄影机拍摄所自带的“快进感”消除

让片中的动效更加自然流畅。

帧:一个画面为一帧。 每秒24帧即影片的每一秒由24个画面构成。

原始资料影像

修正后影像

为了使画面色彩在最大程度上还原,PJ团队找了很多参照物进行取色。

他们搜集了许多当年的军需用品。

对于自然景观,则是以拍摄的外景照片为基准。

人脸颜色的填充,他们参考了大量的多人合影(如足球队合照等)。

接下来就是通过电脑软件,进行色彩填充。

最后呈现出我们看到的彩色影像。

影片声音部分的处理同样考究。

不同于以往的一战纪录片,

《他们已不再变老》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叙事视角。

它直接采用了一战幸存者的口述音频资料。

战争参与者的角度重现这场战争。

片中的旁白音频来自于一战幸存者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采访记录。 这段素材来自英国广播公司。

对于片中人物对话的处理,PJ请了唇语专家

让其根据影像资料中士兵说话的口型,了解到他们交流的内容。

再由配音演员给影片进行配音。

片中的其他音效,如火炮换弹药的声音,泥地行军的声音等等,

都是通过现场模拟收声

反战主题的再度升华

《他们已不再变老》是一部极具开创性意义的一战题材纪录片

PJ极其团队的不断努力和尝试

百年前的黑白默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重映思路

在没有公映的情况下,该片就已经在外媒的各大评分网站获得了一水的好评。

IMDb8.8分,烂番茄新鲜度97%,Metacritic88分

在豆瓣也拿到了8.9的高评分。

全片并无刻意煽情

黑白与彩色的交替,细致讲述了一战战场上渺小个体的点点滴滴。

导演让尘封在博物馆的影像资料跃上大荧幕。

以这种全新的真实体验,

让观众更能感受到战争的荒诞和残酷。

本片片名出自英国诗人劳伦斯·比尼恩(Laurence Binyon)的一战名诗《谨献给阵亡将士》(For the fallen)中的第四段。

二丫便以这些诗句作为结尾。

和平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他们已不再变老

as we that are left grow old

岁月没有留下沧桑的痕迹

Age shall not weary them

他们不为耄耋所难

nor the years contemn

永远不为残念所累

At the going down of the sun and in the morning

每当夕阳西下,每当清晨来临

We will remember them

我们就会想起他们

文/二丫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5 ) 感谢彼得·杰克逊,让我们和百年前的古人有个相约

刚刚过去的2018年11月11日,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纪念日。

在这场持续了四年的战争中,共有将近一千万名士兵战死沙场。

11月份的英超赛场上,球员们都佩戴起了寓意着反战的红色罂粟花,来纪念那些逝于战场的年轻灵魂们。

©英超赛场上球迷拼起来的“虞美人”花

以史诗巨作[指环王]系列闻名的导演彼得·杰克逊也赶上了这个纪念日,推出了这部对一战士兵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

他们已不再变老,片名这般忧郁、悲伤,来源于一首诗歌。

英国诗人劳伦斯·比尼恩曾在《谨献给阵亡将士》中写下了这句名句:

They shall grow not old.

他们的确不会再变老,那些年轻的男孩们,将自己永远定格在了那个时代,以及仅留下的寥寥影像。

©[他们已不再变老]海报

所幸导演彼得·杰克逊,在花费的四年时间里以极特殊的耐心和精力,完成了这部特殊的纪录片。

说[他们已不再变老]特殊并不是夸张,而是因为它在纪录片形式上几乎是颠覆性的。

它的画面都来自那些沉睡于博物馆中的百年前的影像,它的旁白声音全出自60年代对一战老兵的采访原声。

在纪录片追求的真实性、在对历史的还原度上,恐怕没有人会比它做到更极致。

©[他们已不再变老]修复前后

20世纪初时,摄影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发生于20年代的一战期间,其实留下了很多纪实性影像资料。

只不过,受限于当时技术,那些100年前的影像资料虽然留下来并不少,但要么是断续不完整,要么是充满着噪点、化学污迹和划痕。

而这次的修复工作,是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主导、和导演彼得·杰克逊的一次合作项目。

©彼得·杰克逊

导演直接拿到了对方交给的超过100个小时的古早影像资料,除此之外,还能使用BBC的所有影音资料库。

要求只有两个:只使用这些档案资料、并且以原创的方式进行。

虽然[他们已不再变老]最后呈现出来只有90多分钟,但实际上,杰克逊做了一个更惊人的工作——

他把拿到的100多个小时影像全部修复了。

几十年间积累的划痕、灰尘和污迹,全部被清理干净,然后这些原始材料又被放回到了帝国战争博物馆。

不仅仅如此,还有其他技术调整,比如对帧数的改变。

要知道,以前的那种老式手摇摄影机,每秒只有10到18帧,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正常影像都是24帧。

所以,古早的默片在而今看来就像是故意放快的卓别林式喜剧一样,为了改变这一点,杰克逊对帧数也做了调整。

当然,还有更直观的,是为电影的核心部分上色。

从纪录片第25分钟20秒开始,跟着年轻士兵们一起走进战壕,老旧的黑白影像被银幕撑开,一个清晰的、彩色的战壕世界出现在人们眼前。

有人形容这是一个“绿野仙踪”式的奇妙时刻——

以彩色进入一个新世界,更得以让观众能以一种更自然、更亲密的方式面对这些百年前的人。

至于声音,电影从始至终贯穿的旁白出自60年代为拍摄纪录片《第一次世界大战:伟大的战争》保留下来的老兵采访。

杰克逊从超过100个士兵、600个小时的采访录里精心挑选出了电影的故事线。

光是挑选影像和录音的这一工作,就花费了超过1年的时间。

而除了旁白之外的音效,鉴于当时并没有完善的收声技术,所以都是后期重做的。

团队找了专门的唇语专家辨认那些对白,再找配音人员配上去。

©其他声效采集

[他们已不再变老]追求的精细,让杰克逊和团队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来完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卫报”的电影评论家说它最终实现的效果是“令人激动的”:

士兵们在我们眼前恢复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超越现实的生活。

“每日电讯报”则评价它是真正“无与伦比的即时性的历史肖像”。

杰克逊把它真正做成了工匠活,纯粹而精细,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

一战期间的西线战场,当英德两边军队陷于僵局、都难以向前推进时,战壕成了两边对战的一个最重要阵地。 花了四年时间的[他们已不再变老],最难能可贵的不仅是它的修复工程,更是它把镜头直接对准了那些生活在战壕里的年轻男孩们。

我们似乎更容易读到或看到的战争史,常常是被某些重要的战役、战事进展,或是军事技术、将军统帅所填满。

至于那些真正的主人公——无数个鲜活的、普通的士兵们,也不过是作为统计数据被记载在史册。

杰克逊的[他们已不再变老]并不一样,他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全为了那一个个年轻的孩子,他关注他们的战壕经历、心理感受,所有的振奋、恐惧、人性和友谊,这才是片子如此动人的原因。

©[他们已不再变老]士兵们

所以,你能听到十几岁的孩子怎么被篡改年龄、强征入伍,你能听到他们从最初带着天真的兴奋参军,到真正经历战壕生活、眼神的丁点光彩被噩梦湮没。

纪录片里,所有的战壕生活被涂上了色彩:绿色的草木、暗青的河、棕色的枯木、暗绿的军装。

自然也会有那黄绿色的毒雾、棕红色的鼠疫、掀起白色尘土的炮弹、黑黄色的壕沟足(坏疽)。

修复后的颜色带来的,更多是腐败和触目惊心。

©黄绿色的毒雾

©黑黄色的壕沟足(坏疽)

战壕是他们战斗、休息、生活的地方,换句话说,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这里解决。

但战壕绝对不是个很好的“家”,这里到处充斥着腐败的味道。

死人和活人共同生活于其中,不断增加的尸体带来的便是腐臭味,一个士兵形容它说:

如果你闻过死老鼠的味道,但那要比之糟糕太多太多,你无法从那个味道中逃脱,它到处都是,无处不在。

随之而来的,便是肚子吃到圆胖的老鼠,它们以尸体为食,一窝窝一群群,在你睡觉时四处流窜。

©士兵们的日常还有抓老鼠

虱子、螨虫、疥疮以及大量的苍蝇,就更是不用提,闲下来时士兵们用火烤虱子竟慢慢变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此外,年轻士兵们不仅死于枪弹、死于毒气,还会死于鼠疫、死于战壕长久积水带来的坏疽。

每到冬天或是暴雨之时,战壕内的积水便成为最艰苦的挑战,有时候会有人被困在深泥里溺水而亡,也有人长久泡在水里生出可怕的坏疽,无奈之时只能截肢。

©被困在积水里

上厕所就更有意思。

他们会在战壕旁挖出一个一米多的深坑,上面架上木板,可以让人们结队来排泄。

没有隐私倒是其次,上厕所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因为对方的炮兵很喜欢专挑这个时候向木板扔上几颗炮弹,有的人可能直接掉在粪坑里窒息而死。

©上厕所

[他们已不再变老]里有太多这样艰苦、但有时也有趣的细节,虽然恐怖和死亡的阴影无处不在,但战壕生活仍然有着一些意外的生活味和笑声。

你能看到他们在里面一起洗脸、刮胡子,一起围坐烤虱子,互相分享着用汽油桶装的水,用连续高速开枪产生的热量煮水泡茶,一个老兵甚至回忆说:

那是与男孩们一起度过的户外野营假期,带着轻微的危险使其变得有趣。

©洗脸刮胡子

一种珍贵而荒诞的绞刑架上的欢乐。

战争是什么样的,那些真正参与的普通士兵是什么样的,[他们已不再变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真正独一无二的史诗巨作。

它不关注战争,它只关注那些“不再变老”的人,是人啊。

从怀有拳拳之心入伍,到历经摧残麻木,再到成为战后和平时代的无用者,没有名字的人,他们值得被书写。

-

作者/卷卷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6 ) 《他们已不再变老》

这是一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的纪录片。通过对一战原始影像资料编辑整理修复而成。影片从英国的角度去看待这场战争,解说全部是采用经历了这场战争的英国老兵的回忆。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精彩之处在于两个地方。

首先是技术上。据影片导演彼得·杰克逊说:他用了四年功夫从600小时的老兵采访和100小时的纪录片当中剪出99分钟的片子。并处理色彩、速度、晃动以及声效和音乐 。在这部电影的海报上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的左右两部分清晰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右面是原始画面,黑白,颗粒很粗糙,稍远的人物和物体很难清晰的分辨。左面是经过处理后的画面,彩色,细腻。每个人物的神态、表情都看得很清楚。在餐桌上的花瓶中插的花朵都是很艳丽的。在一百年前的一战时期,摄影机的拍摄速度是每秒18帧,拍摄出来的场景有明显的晃动和跳跃,现在也改成了每秒24帧的正常图像。画面就流畅了很多。摄制团队还聘请了专门的唇语专家辨认那些对白,再找配音人员配上去。其它所有的声效也都是重新制作的。炮弹在不同距离上爆炸时远近有别的爆炸声,皮靴踩踏泥泞地面的声音、士兵们聊天说笑的声音、武器撞击的声音。所有这些,都把握的非常到位,天衣无缝。

我们不禁要赞叹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更要佩服彼得·杰克逊为首的团队。四年如一日,锲而不舍,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客气的说,在咱们这里暂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电影,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操作这些技术的人太浮躁了。这样的情况我们遇到的太多了。一边给电影上色,一边琢磨着片酬。在细微之处,得过且过。所做的只是工作,而不是艺术,更不是真实。我们所缺乏的是人家的那种态度,那种敬畏和尊重。这是任何技术都无法弥补的。

一直以来,很多纪录片爱好者们都喜欢原始画面,原因在于它真实。可是这部电影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观念。画面和声音的修复,不是使我们更接近当时真实的场景吗?

这部影片另一个精彩之处就是再现了一百年前那场野蛮的战争。一百年,对于人类漫长的历史只是短短的一瞬,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则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即便是二战也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了。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习惯于朝九晚五的工作,习惯于歌舞升平,习惯于养颜养生。谁知道战争是什么?就如同影片开始所描述的,随着战争的爆发,那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争相报名入伍,在他们看来,战争很刺激很浪漫,“所有人都认为这将是一场文明的战争,这是从在家里做无聊工作的解脱“。当然,他们对兵营的严苛纪律和死板的行为还是稍有准备的。这些年轻人开始努力去适应兵营的生活。每天十英里的跑步,难以下咽的食物,靴子不合适的原因是自己的脚,学着自己做饭,自己缝扣子。在熟悉了这些之后,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仅仅是战争前的热身,更加严酷的考验还在后面。

在大战面前,政治家想的是世界格局,军火商想的是炮弹的批发价格,军事家想的是整体战略,而冲锋陷阵不管生死的总是那些士兵。影片所描述的就是那些士兵的战时生活。

影片的资料中,从英军的堑壕一侧拍摄了士兵们一次进攻时的行动。在一人多深的堑壕中做准备,步枪上刺刀,顺梯子爬出,弯腰端枪向敌方走去。伴随着解说:“那是个无人地带,离德国人只有五分钟的时间,摩尔中士站在战壕后面,手里拿着左轮手枪,他说:‘任何人敢掉头,我就开枪。’所以我们无路可走。开火!开火!弹壳散落在你身边,你只能向前走。你周围充满噪音。没有跑,没有喊叫也没有欢呼,每个人都像死一样安静。身边有人中弹,头盖骨裂了。德军的机枪席卷了我们, 子弹像冰雹一样向我们飞来,我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倒下。我在想:‘他们为什么朝我开枪?’接着,我的大腿就中弹了。”每一次攻防的结果都是这样,不是受伤便是死去。“这是生命中最长的也是最短暂的时间,有多少人能活着看到太阳升起?”

然而战争带给这些士兵的并不仅仅是生与死的考验,毕竟从爬出战壕到敌人前沿不过是五分钟的时间。而生与死也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战争就是这样枪林弹雨一冲一杀,死了算倒霉,活着是幸运。而影片中让我们看到了另外的场景,比战斗中的搏杀更加漫长痛苦的滋味,那就是:煎熬。

前方密密的铁丝网上,挂着死人的残肢,无数老鼠在吞噬着余下的尸体,人们的靴子在堑壕里踩着冰冻的泥水,死去多日的战友的水壶中遍布青苔。仅有的肮脏不堪的军服里长满了虱子。这就像是一座人间炼狱。士兵们就这样“被困在了制服中”。艰难的活着,生不如死。此时在这里的所有人已经没有了对于死亡的恐惧,因为死亡比煎熬要容易的多。更令人悲哀的是这种日子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和战场上与敌人厮杀一样,这种煎熬也是战争的一部分,更加折磨着人们的灵魂。战后,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那些善良的人们流露出的真诚的同情,就体现了他们永远都无法理解什么是战争。”如一个老兵所说:“你看,我没有妻子,没有女孩,什么都没有。同样,也没有遗憾,没有恐惧。因为如果你活下来了,无论什么情况你都可以生存下去。”

在这种时候,支持士兵们活下去的只有两个选择:信念或麻木。

与其它军队不同,在咱们的军队中,从一开始就使每一个士兵有了坚定的信念:为崇高的理想为解放自己而战。这信念一旦建立,就如毛泽东所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这敌人当然也包括了那种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环境。这才有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才有了虽九死而未悔的英雄豪杰。才有了抗美援朝中的铺冰卧雪。时至今日,我听到过许多对那些过往事迹的怀疑和嘲讽,在没有经历缺乏信仰的今天,这一点也不奇怪。但崇高毕竟存在,任人去评说吧。

影片中所叙述的是另外一种状态。士兵们普遍选择的是麻木。尽管战前到处都在大肆宣传“保卫祖国”,很少有人把它当回事。初始的激动早已远去,“所有关于战争的浪漫想法都彻底消失了”。他们并不认为开进到法国与德国人作战是“保卫祖国”,更不知道去哪里去寻求正义。他们所面对的是和自己同样的一群年轻人,无论是谁都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互相残杀。那么,他们能够做的,就是下意识的去执行长官的命令,麻木的去接受所面临的所有痛苦,麻木的去杀人,麻木的被杀。“我们甚至不在乎谁赢了战争,我们只想早点回家。”有幸剩下的人直到“背着行囊回家,唯一丢弃的是子弹。”

影片中,一位老兵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想,历史最终会证明,这一切是不值得的。”

这是一百年前的影像,画面中,那一双双清澈透明的眼睛在注视着现在的我们。好像在和我们说:“战争仍未远去,但我们祈愿和平”。只希望那场惨烈无比的杀戮不要再降临到现在的我们身上。

本人评分:8.0。

 7 ) “老头们宣布开战, 但是战斗和死亡的都是年轻人”

《他们已不再变老》是最近上映的片子里,这是我个人最想推荐的一部。

这是一部战争纪录片,但和一般纪录片不一样的是,这部片子把百年前的黑白影像做了全彩修复。

制作团队还听了一战老兵几百个小时的采访录音,并把这些录音按时间顺序梳理出来,和修复过的影像一起播放。

会让你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一战战壕里,那些老兵魂魄归来,和你讲述他们当年战争里的日常生活。

要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打捞那些能击中人心的故事和画面,是一个无比繁琐巨大的工程。但导演彼得·杰克逊,居然带着团队完成了。真的非常了不起。

这和他个人的一战情结也有关系。他祖父威廉‧杰克森参与过一战,五十岁时就早早去世了。他对祖父的一战经历很感兴趣,在还没有制作这个片子之前,他自己也搜集了很多关于一战的材料。

这部片子和一般的战争电影完全不一样。因为它里面每个细节都是真的。它会拉着你以微距镜头去看战争。

片子有无数生动的细节,这些细节本身就构成了对战争最大的控诉,它会打破你所有关于战争那种英雄主义的幻想,会让你看到臭气熏天、尸体散落的真实战场。

比如,战壕里要喝水,往往是从弹坑里舀水喝,但弹坑常有死尸。有士兵就会因为喝的水有问题而痢疾;

比如,战壕没有厕所,只能挖条沟,上面架个横杆,同时会有七八个人坐在上面拉屎。完全没有隐私可言,也没有卫生纸,大家只能用手擦屁股。

这还不算惨的。有时候,你会听到惨叫。那是横杠断了,横档上面的四个人就都掉进粪池里面。上面的人,需要把步枪伸向他们,让可怜的落汤鸡们拉着步枪爬出来。

整个前线都弥漫着一股尸体腐败的臭味。有士兵说“那是死亡的味道,如果你闻过死老鼠,就像那种味道,只是臭上百倍。一切事物都沾上了这种味道,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尝到。”

老鼠靠着吃尸体,变得又大又肥。

战壕里还有毒气,如果你没有及时在毒气来袭时,戴好防毒面罩,你的眼睛可能会瞎掉。

还有寒冷。士兵们知道一个词叫“壕沟脚”指的是因为脚泡在冰冷的污水里,长了坏疽,

只能送出前线,把脚锯掉……

这一切是这么的痛苦,而更可怕的是,造成这种痛苦的战争,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

有英国士兵回忆说,自己最初参与战争,是把这看成一种任务。对于德国军人来说也是如此。

俘虏过德国兵的英国军人说,“德国士兵一般来说是好人,可能是理发师或是店老板之类的。只是和我们一样都穿上了制服。”

“他们是正直的居家男人,是孩子的依靠。”

“他们似乎对我们没有恶意,像我们一样,他们只是奉命行事。我们在聊天时都认为这场战争毫无意义,为何会发生?”

对啊,为何会发生?

你看着看着,心里会被战争带来的巨大荒谬感占据。很多15、16岁的英国小孩子为了参军,谎报年龄,他们很多人死在了自己参加的初次战役中。

他们的一生还没有展开过,就结束了。而在他们的对面,那些德国士兵,也是一样啊,很多也都是未成年的少年。

在战争结束时,那些士兵的反应也很真实“我们觉得好像失业了,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接下来该怎么办?”

而当这些人回到日常生活,他们迎来的不是感激,而是遗忘和忽略。

有士兵说"人们从不谈论战争,多数人完全不感兴趣。没有人会因为我们(由于参战)变得浑身泥泞、缺少良好礼仪,而表现出‘非常感谢’的态度。”他们无法理解和我一起入伍的朋友,却在你身旁死去的感受。那些你曾认识,一起玩球的人,支离破碎、浑身发黑,直至被人埋葬。”

战争让这些士兵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野兽。有英国士兵回忆说,他见到18岁的战友面对已经举手投降的德国军人,依然毫不迟疑地扣下扳机。

而当战争结束,文明社会又不愿意再接纳这些被战争异化的“野兽”。

老兵们回忆这场战争,会说“天哪,千万别再打仗了!”老兵们也有思考为什么会有战争,有个军人说:“我看不出战争的理由,只知道非常可怕。”

这让我想到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说过的那句“Older men declare war. But it is the youth that must fight and die.”(“老头们宣布开战, 但是战斗和死亡的都是年轻人”)

片中老兵说:“最终历史会证明,这一切毫无意义。”希望反战会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8 ) 我决定贡献自己第一篇豆瓣中长评

连着两天看了两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决战中途岛和他们已不再变老。我虽然是个伪军迷,但是战争片却是特别喜欢,从最爱的珍珠港片虎!虎!虎!到敦刻尔克和至暗时刻,再到血战钢锯岭,还有N刷的亮剑哈哈,看的不多,但档期有的话绝对会贡献票房。但是昨天在影院看到的这部电影很不一样,观影的时候眼泪不停的掉,跟以前看到过的战争片不同,因为这部电影(或者纪录片)贡献的画面、声音和场景都太真实,让灰蒙蒙的一战通过彩色有声的3D形式展现给观众。

一、画面真实,电影因为是历史胶片复原(影评中太多大神介绍过,我就不赘述),每一个镜头前的士兵从他们受鼓舞应征入伍,到受训,再到亲临战场之上,直至幸存退伍都那么真实,不同于其他的战争片是演员的表演,镜头前的士兵就是百年前真实的人们,他们的笑脸,他们的动作,他们的无助都是真的。电影开始颜色是黑白,慢慢变成彩色,直至最后又变成黑白。导演像是慢慢展开一幅画卷,最后再合上,或者观众像是看一个西洋镜,慢慢入迷慢慢散场。

二、声音真实,其实电影中的很多音效是模拟的,但是旁白是真实经历过一站老兵的声音,导演将老兵的声音和战场的声音融合,甚至在片中有一个五秒的黑幕,就是想让观众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那种无助慌张害怕残酷。当然也有各种机械的声音和士兵们调笑的声音,这些声音应该是后期配置,有一个镜头一个士兵对着镜头说:hey,mama,每一个镜头前的士兵在看到摄像机这个当时稀罕的物件时都在笑,甚至在战后疲惫不堪的休息中。

三、场景真实,就算我看过多少逼真的欧美恐怖片,道具师们把尸体血液等等布置的多么逼真,我的感受只是恶心或者惊讶,但是当你真真切切看到镜头中遍布战场的尸体和受伤的士兵,那些尸体有的发紫有的僵硬有的已经开始腐败,原来真切看到的时候原来感受不是害怕而是全身发冷和发至内心的悲痛,因为人类的本能让你意识到你的同类、一个生命逝去了,而且结局很不堪,很难看。

观影最奇妙也是最痛心的地方就是,透过镜头,仿佛每个面孔每个眼神都像穿越了百年的时空,与我存在在一个平行时空,就像海报上那个士兵的转头,他的眼神就在看着镜头或者看着你,仿佛在说:live well and do not mess up!这种震撼不是大场景大制作或者优秀的演员可以带给观众的,这也是这部片子不同于其他战争的片的根本,它展现的不是英雄不是个人而是战争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普通战士,没有姓名,没有特殊,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就连德国士兵也是一样的,被俘的德国士兵待遇还算人道,可以跟英军调笑,他们可能都是自己家乡的理发师、报童、屠夫、小店雇员等等。

导演不愧是指环王的导演,在指环王里有很多细节反应他对战争的思考,如乐观的英国人就是哈比屯的居民,还有霍比特人经历战争回到家乡后他们的居民并不关心战争的态度,就是英国普通民众的映射,这些细节让我对导演有一次心存敬意,对制作团队心存敬意。

最后的最后,我总是看到影片中英国土地上有一种红色的小花,在电影单调的色调中很显眼,我在猜想是不是就是英国国殇日民众会佩戴的虞美人呢?NO WAR!PEACE&LOVE!!!

 短评

他们是谁?一群15到19岁不等的年轻人,参加一战的英国新兵蛋子。上战场前跃跃欲试,感觉跟组队吃鸡游戏那样。战役打响,感觉自己变成了无意义的行尸走肉,跳蚤、老鼠、无头尸,炮弹、毒气、坦克。战争过后,他们发现自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6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成为敌军俘虏倒仿佛解脱,宣读胜利公告却无人欢呼。站立睡觉仍能进入梦乡,发霉饼干不会导致腹泻。战争幻想的破灭,不是虱子老鼠坏疽沼泽,不是敌人的坦克和自己的炮弹,也不是对死亡残疾的恐惧。而是焕然一新从兵营里走出,柜台后那个家伙问你去哪了。原来战争的幽默,在于你并非英雄,而它毫无意义。

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你热爱战争的唯一原因,就是没参加过战争。战争永远不会终结自己。战争唯一能终结的只有生命。

14分钟前
  • D.M
  • 力荐

没想到是3D版的纪录片,形式很是新颖。有几点印象深刻:一个是片子从英国士兵的视角来讲述的一战,而茨威格《昨日的世界》写了德奥视角的一战,有个共同心理是那时候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打仗类似于欢乐趴,都觉得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祖国一定胜利;一个是参军大部分只有十来岁,在国内彷徨无出路,反倒是在战争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一个是战争结束后,回到老家,无人关心你在战争中的经历,心中满是失落感和屈辱感。战争,毫无意义。

19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以年轻士兵的角度看这场战争,莫名其妙的开始,老老实实去前线,还有些浪漫的英雄感,然后是折磨人的战壕,血腥的战场,几年后忽然又莫名其妙结束。当年人们都说那是一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但事实上却是现代战争的开端

22分钟前
  • 苗斑
  • 力荐

修复得相当完美,着色部分很有默片感,“他们已不再变老”,摄影机前不无稚气的笑容与战场上的尸横遍野被剪辑得异常有冲击力;另加的旁白采用当年老兵视角,还原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何艰难求生,如何在生理和心理双重煎熬下克服对恐惧本身的恐惧,如何切实地、以血肉之驱感受何谓死亡气息弥漫,甚而拥有剧情片的跌宕与沉浸,开启修复新模式。从开始怀有的拳拳之心,直至麻木完全丧失目标,经历的种种心理摧残,难与未亲历者启口,成为和平时代“多余的人”,另添一份残酷悲壮与寂寞凄凉。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原来真实的战场这么可怕,这就是地狱吧。没想到还能看到这种彩色的一战战场,彼得大帝又给我们展示了电影的魔法,鲜活彩色的影像比任何文字都生动可怕,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没想到彼得·杰克森居然做了这么一部Compilation Film!回到影像本身,坚定不移地相信摄影机对历史的见证功能,用电影为逝者举行的祭礼。一方面用电影展现人们在战争中的疯狂和死亡,一方面用电影展开抵抗,让历史中无名的逝者在胶片中永生。

33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主要依靠技術

37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观影体验非常特别而震撼。不单是战争的残酷呈现,由于使用当年的影片,里面的人物对摄影机很敏感,总是在凝视你,并且他们总是笑着。这尤其令人心碎。那天看维尼熊作者的传记片,也是提到一战归来老兵们发现人们不愿意谈论它,《魔戒》最后佛罗多他们回到夏尔,也是没有人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有兴趣。都是战后伤痕啊。

42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力荐

半小时后,画幕逐渐放大从黑白变彩色,震呆了,就像活生生把你拖进战场,3D版更是加重这种带入感。纪录片对于战争场面的真实感,是任何电影都无法描绘的:恶臭狭小但有生活气息的战壕、短暂休息的苦中作乐、大炮发射时附近房屋震掉的瓦片、进攻前的黄色段子和大段时间的思考、我不怕死但害怕断手或者断脚、只要越过战壕就不害怕了…“前线是世界上最荒凉和恐怖的地方” 炮火结束后英德士兵们互相钦佩和尊重,谈笑风生,从最开始对战争的浪漫幻想,到最后“还有多少人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每个人都不知道战争为何而来。“你们能活过这场战争,你就能活过一切”

4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完全由老兵的口述历史,辅以重新上色配音的影像,Peter Jackson成功还原了一战西线战场的种种细节。而士兵们战役前的合影与战场上的尸体交叉剪辑更是今年最震撼的movie moment之一

52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历史从不是黑白的,黑白的只是我们用以纪录的机器;当黑白被还原出色彩,机器强加的距离感也就消失了。昨天刚好谈到我为什么不喜欢看战争片,尤其是讲一二战的,因为这些影片中的大场面战场戏总是充满模糊面孔,它或者他们离我的经验太遥远,我极少为片中人物或境遇真正打动。但这部极深地打动了我,除开技术性“噱头”,它的反战角度也非常柔软,选取的史料不只是新闻式的,更多时候档案影像们就像是一支支家庭录影,配以口述史中的种种细节,它呈现的内容变得私人而亲密——它好像没有主角、没有姓名,但每张脸却比任何剧情片中的虚构人物更鲜活。画面中,苹果李子果酱、满地的罂粟花和阵亡士兵的血液,都是大红的。

53分钟前
  • 烤芬
  • 力荐

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特别放映。在反战之前,需要知道战争为何物,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对战争事无巨细的还原。虽然有话痨之嫌,但彼得·杰克逊的工匠手法太牛了,感觉纪录片这种体裁都被颠覆了。要是所有百年老胶片都这么修复,等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

5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LFF全球首映,百年前的黑白资料转换成彩色宽幅画面时太震撼了,还是3D的!算非传统纪录片,应该是从语音信息窜成从参军,训练,登陆到厮杀,再归来的过程,之后从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影像资料中寻找匹配画面,进行非传统修复,恢复画质后再把平面转3D,加上颜色,进行配音配乐。导演让资料不再停留在博物馆,以这种方式带来真实沉浸的体验,让更多的人感受战争的荒诞和残酷。how useless is the war?想起今年跟母亲的十位下乡朋友们聚餐的场景,当时充满对往事回忆的对话非常有意思,第二次聚餐时还专门录了音,很遗憾再过几年或几十年,无数类似经历很可能要在历史中消失了。。。不像这些参与一战的孩子,一百年后以这种方式与后代重见,在影像中永久存在。

1小时前
  • 阿哲系
  • 力荐

没到预期中的五星水准,但仍是一部“不去电影院会后悔”的佳作。影像自诞生后,它的历史就与20世纪的历史是捆绑在一起的,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两次战争。二战是被最多言说的,毕竟当时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纪录片运动,有太多的资料;一战则是被遮蔽的,少人提及,如同片中那些归故土后的士兵,其实就是成为“失语者”。于是,和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的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命题、最值得讨论的部分,其实并不在于它对黑白无声影像进行“REMAKE”,造成沉浸感——而是来自“后来的我们”,对历史如何进行呈现,才能把一个个破碎的“游魂”聚拢又离散,在抽象与具象间反复跳跃,最终抵达某种意义上的“间离的真实”。这部纪录片的概念与完成路径,是一次“影像策展”,虽然在效果上有点通俗(本质上是精致),不够决绝与生猛,但也足够优秀了。

1小时前
  • 徐若风
  • 推荐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双十一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不是猫狗的商业游戏,他是一战停战日,纪念那些逝去的和活下来的无辜的人。

1小时前
  • 北西南东
  • 推荐

一战结束百年纪录片界真是下了血本,不过评论里又是不知道胡说霸道的,还“无人问津的博物馆”....一战真心是欧洲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好么,14年一战开始百年各国特展多到炸,告诉你什么叫人头攒动

1小时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那些德国士兵,通常是个很好的人,我想他真的是个理发师或商店老板什么的,和我们一样,被困在军装里”

1小时前
  • 看似有戏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