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6

主演:许知远,罗振宇,姚晨,董志凌,冯小刚,叶准,李安,张楚,蔡澜,俞飞鸿,陈嘉映,贾樟柯,金承志,白先勇,李伦,吴琦,于威,未末,驰骋,杨雪,孔雯

导演:内详

 剧照

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2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3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4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5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6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3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4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5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6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7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8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9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5:18

详细剧情

  节目寻找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个人,向他们发出邀请。请求观察他们的行为,请求他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中国发展的切片。这个节目,是许知远对时代做的思考。

 长篇影评

 1 ) 俞飞鸿:美并不能定义她

许知远采访俞飞鸿的十三邀这几期,四个多小时能差不多一口气看下来,也源自正常人对俞飞鸿都有着的着迷与好奇产生的动力驱使。许知远之前在有方的时候有做过他的一期讲座,大概知道是个文化人知识分子,但看来在俞老师面前也不能免俗地展现出那快压抑不住的一个普通男人对理想中的完美女人的探索欲和不自如。从一开头情不自禁地发出你真的很好看的评价,再到中途不断追问俞对她的美是否有感知都可以感觉出,许知远对俞飞鸿的判断与她的美貌一定是分不开干系的,而且也造成了他对她先入为主的可以说不太公平的见解。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是许的责任,只能说他也与常人无异,看到俞飞鸿就想到仙女,而仙女自然有很多人为定义上的可为和不可为。人们看到高级的美时总是会不自觉地选择从一定距离去观察,也会默认这种美是不能落地的。就像许知远最后谈他做的与俞有关的两个梦一样,他的潜意识里就是不能接受俞和庸俗与不美搭上关系的,这就已经是一种出于对美的向往而形成的偏见了。所以,从许的诸多发问可以看出他一直预设了很多性格和喜好,并希望俞飞鸿能往里套。许对俞飞鸿的作品,其中《喜福会》和《千年敬祈》的执着和喜好以及对《小丈夫》的鄙夷这强烈的对比,都反映出许知远也许是由衷地希望俞能一直阳春白雪下去,或者执拗地认为一个高雅的她不应该做出自降身份的决定,不过这种视角难免也与许知远知识分子的那点清高分不开。

反观俞飞鸿的回答,才是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聪明得体,坚定又不失风度和温柔。她平静如水又缓缓而行的语调,面对许对她先入为主又略自以为是的预判,不刻意回避也不急于解释,不愠不恼,而是坦诚的,坦然的,带着一颗无比包容和宽容的心,温柔地向这个对她有着太多好奇和不自觉要求的世界展示真正的她自己。所有人都迫切地想了解她,想知道她美丽永固的秘密,想知道与这副如此华美的皮囊匹配的是不是同样也是一颗传奇而不凡的灵魂。我想聪明如俞,应该心里很清楚世人对她的期待,但是如今的她应该早就已经看透了这一切,只是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享受生活。尽管俞飞鸿一直表达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但许知远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个回答,一直想挖掘俞内心深层的激情和理想,也就是他所谓的“波涛汹涌”和另几面,但一方面是俞也没有义务向他展示那么多,所以基本可以感觉出这是出于许的私心了,另一方面还是许不肯放过他心里对于俞的预判或希冀,他迷恋的还是那个他想象中的俞飞鸿。

我对俞飞鸿了解的并不深,也是被她的气质和美貌吸引,带着和许知远一样的好奇,通过这个节目来了解俞飞鸿这个人。不可否认的是,我也会自然而然的认为俞拥有一个高于常人的灵魂,大概也是因为既然芸芸众生都无法免俗,总是希望有一个美的化身能脱离尘世,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的渴望。俞飞鸿对自身经历的娓娓道来,其实慢慢的就打破了这种对她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增加了她的亲切感和地气。俞飞鸿是一个很向内发展的人,关注自我,关注精神世界的充实,向往独立和自由。这点我能感同身受也是因为我大致上也是如此性格,所以对于俞的很多想法和观点也都能明白缘由。能理解她描述的在美国生活期间学会表达愤怒的那一刻感觉到自我成长的喜悦,也能明白她会只是因为喜欢就愿意克服重重阻碍选择去执导一部作品却在那之后并没有如预期中的继续产出,更能明白为什么她会欣然去接大众都无法理解的生活闹剧。因为这一切看起来很费解的行为归根究底就是随心,喜欢,觉得有趣就足够了,不需要其他更冠冕堂皇的理由。有的人不甘于平淡,而有的人在经历了一切后仍喜爱和追求平淡,自能从这平淡中品出生活的奇妙。许知远一直想要弄明白背后真正的缘由,他也许为俞飞鸿找了若干个解释的原因,但不明白其实这就是一个人把生活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大众想看见的样子。

生活,活成波澜壮阔也是活,平淡如水也是活,假如能不带价值体系的去看待,又怎么能分雅俗呢,能活的如俞飞鸿这般自我和通透,也许也是多少人望尘莫及的。取悦自己,往往比取悦别人要重要的多。仙女也有一颗向往平凡的凡心,看完这个节目再看俞飞鸿,身上相比之前那种不可亵渎的美之外,更是多了一层朴素之美,但是对于俞而言,美从来都不是她追求的最重要的东西,却成为了她向外界自然散发出来的光芒。在我看来,俞飞鸿并不一定需要高级的追求和人生理想加持,她的人格和内心的丰富与包容,与她的外表早已是相辅相成的合适。

 2 ) 一个油腻中年男人的尴尬

《十三邀》是网络上见到过的似乎是最任性的一档节目。

说他任性,是因为经常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见节目的更新,而就当你忘记这个茬的时候,他又突然不知道卷着哪一股风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角落冒了出来。

节目任性,节目的主人公似乎更任性。一头蓬乱的中分卷曲长发,一张北京周口店始祖的容貌,一副纤细瘦高的身段,一身不修边幅的穿着,偶尔手里还捏着一瓶啤酒。镜头中,他似乎从不刻意要求摄制组整理一下他的仪表。镜头上的他俨然一副油腻中年大叔的模样。

这样一个油腻大叔,带着几许尴尬,碰撞着社会上十三不靠的一帮人,乱炖出了一锅《十三邀》。而这锅《十三邀》,似乎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偏见,这是《十三邀》的主体。带着偏见看世界,是节目组给这个节目下的一个论调。

不过,许知远本人似乎不太同意。他再一次沙龙中很急切地表示:“我哪里是什么带着偏见看世界,我分明是那么温柔的看着她。”

但,这就是一种尴尬。当一个中年男子,诚恳的质问着这个世界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公众似乎只会揪住他的几个细节,质问其为何如此的刻薄。

面对质问,许知远在视频中表现出的唯有那突然不知所措的停顿。

尴尬,这个词是我在看《十三邀》过程中频频感受到的词汇。而这个词汇并不是指我自己的不适,而是指,许知远在对话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以及他提出的问题着实让嘉宾们有些不知所措。

比如,对话马东的时候

许知远:你喜欢这个新时代吗?

马东(笃定地):喜欢。

许知远:一点排斥都没有吗?

马东:没有 (连说三遍) 。

许知远:为什么呢?

马东:我没那么自恋。

比如,许知远面对汪健的时候,许知远所有的艺术和美学的认知在面前这位科学狂人面前显得那么的可怜,那一刻许知远被科技的自信摧残蹂躏的体无完肤。

在采访罗振宇的时候,罗胖很直接的捅破了窗户纸:“我知道你想勾引我说理想主义,但真的没有。”

还被蔡澜教育一番:“你要重点出击,不能够牢骚几句,有什么用呢?”

当许知远提问蔡澜先生“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时,却被蔡澜用吃回避:“吃吃吃,尤其是你。(对服务员)有没有大包啊?”

……

这是求知却不可得的一种尴尬。

在采访白先勇先生过后,许知远有以下的不解:

“我会觉得白先勇背叛了自己的天赋。在经历了《台北人》到《孽子》的创造高潮之后,他似乎停滞下来,将精力与时间用于舞台剧、电影,接着又花在了昆曲的推广上。”

采访姚晨的时候,他觉得“她在演艺界的实际成就与她的名声似乎并不匹配。”

……

这是一种不理解所带来的尴尬。

更多的尴尬其实是在节目播出之后公众的反应。

采访过俞飞鸿之后,一些“女权号”们集体声讨他采访俞飞鸿透露出直男癌的傲慢。

和马东对话过程中,许知远用“粗鄙化”形容当下的泛娱乐节目。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我们只是喜欢一些综艺娱乐节目而已,怎么就粗鄙化了呢?

在姚晨那一节目里,公开的视频中保留了合伙人于威对许知远批评的片段,“你不够尊重你的采访对象”,“你的生活经验太少了”。

……

这是一种价值观冲撞所带来的尴尬。

但,也许节目最大的价值就来自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尴尬。

这种尴尬是一种不和谐,是一种意料之外的事件。但这种尴尬并不是一种坏事。相反,我们其实很需要这样的尴尬来反思这背后的原因。

许知远也坦诚:“我是容易概念化地理解一个人”。许知远也节目中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去“冒犯”那些所谓的名流。正是这样一个单纯、愤怒、饱含偏见的传统知识分子的人设,才形成了《十三邀》和其他访谈节目的差异化。

但许知远并非一个食古不化的人,正如他在节目的导语中所说:

“我是一个不套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延误时代的流星情绪。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我还开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世界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的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在某个时候,他也会从偏见到达理解。比如在采访了二次元群体之后他说:“我也逐渐感到自己的偏见被一点点打破。我以为他们是一群拒绝成长的孩子、社会逃避者,对于更高级的思想与情感缺乏热情。但他们努力说服我,这是一种新语言的形成,他们将在这些漫画、表演中,寻找到人类普遍的情感。或许,他们也将在这个世界中,创造出自己的海明威、金庸与王家卫。”

这个节目的特殊性,在于节目的内容,这种极力去掉综艺show的元素,贴近真实的状态,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他反应了公众人物的并不真的浅薄的那一面,反应了大众媒介平常根本不关怀的那一面,这种反差,在娱乐圈的人物身上体现的更激烈。

许知远试图对话一些公众人物,言语中之途唤起他们对于自己文化精英分子的那种意识,而不要随波逐流。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认为这是精英应该做到的。

对话中会看到许知远这个矛盾的知识分子个体对于这个世界的反思,以及反思后跟那些人对谈碰撞出来的火花。在这种意义上,到底是谁采访谁,节目在凸显什么价值观,都是富有争议和看点的。

而这种节目本身的结果其实是鼓励大众开始思考。

就像他与马东聊的,奇葩说的主题,虽然都是些陈词滥调的变种,虽然五四运动把很多东西都曾剖析过了,但马东却反问一句:“那有如何?民智开了么?”那种冲击和无奈,在文化断层的背景下,在普罗大众的底层需求由于自媒体的出现可以被照顾和关怀的现状下,凸显的尤为明显。

但正是由于节目中的这些对比,让许知远式的坦然暴露他自己局限性的同时,也映射出了很多观者的局限,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浅薄和无知,看到了世界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了认知边界、打破了思维惯性。

那一次又一次的尴尬,也正是十三邀的价值,虽然许知远显得这样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但作为个体思考者存在和发声的珍贵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经常满腔情怀地在朋友圈里发“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是,真的当许知远这样一个,出走半生,归来依然保持着他年轻时的傲气、愤怒、不屑和质疑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浑身没有任何谄媚和对公众的奉迎的人,大家反而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这么令人尴尬呢?

而面对围绕着这个中年男人的尴尬,我们满是质疑和不理解,这也许是我们的尴尬吧。

因为,一个社会里,如果连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也显得那么恭恭敬敬和令人愉悦,也显得那么热情懂事和长袖善舞,难道不是一个很糟糕的社会吗?

a

 3 ) 听着罗振宇,读着许知远

我没有持续关注《晓松奇谈》,也没有好好看过一期《一千零一夜》。高晓松、梁文道,以至于马未都、马世芳,这两年,一大批文化人出现在各大视频网站上,争先恐后的在这方看似更自由的网络天地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品味。那些节目的制作都相对简单,仿佛在宣告对自己文化积淀的自信:我说,你听,就足够精彩。

我喜欢他们中的每一个。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周我都会安排一个下午,到那家你们都知道的有咖啡的书店里,用掉整个下午的时间,读上一本书。仿佛这样的仪式感可以让我确认自己还是个爱读书的上进的孩子。在那些下午,以上提到的这些人,都足以填满我并不丰盛的求知欲。

但我无法说服自己在他们对着镜头的干瘪述说中安之若素。就像是最愚蠢的那类直男癌,在开朗的女孩儿面前谈笑风生,一见到女神却立即局促起来;我尊重那些文化人,所以更偏爱在他们的纸质书面前正襟危坐,然后用那些喧哗的综艺节目佐餐。

相对有内容的节目中,腾讯视频可以拿来看《锵锵三人行》和冯唐的《搜神记》。《锵锵三人行》身为传统电视节目,精彩在于观点的碰撞;《搜神记》则让我有可以学到采访技巧的错觉。虽然后来发现,它既非采访,也非记录,只是个还算有趣的尴尬的节目。

同样是文人,同样是打着采访的名号。冯唐更多展示的是自己的交友品位,许知远却选择了和陌生群体的碰撞。许知远出现在这样的节目中,本身就是让人始料未及的。毕竟早在这个世纪初,年轻的他就曾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对网络时代那般不认可,那般恐慌。

按照节目的宣传语,《十三邀》的目的单纯而美好:

“寻找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个人,向他们发出邀请。请求观察他们的行为,请求他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中国发展的切片。”

所以主角并非受访者,而是碰撞。是知识分子许知远一次明目张胆的取样调查,是单向街的“锵锵二人行”。

在剪辑版中,两人对谈开始前,铺垫了很多情节。那些情节让不了解许知远的人以最迅速的方式对他有了个大致的了解:知识分子,执拗保守,拒绝肤浅,崇拜真正的知识和文化,对娱乐化时代的流行趋势避之唯恐不及,甚至有些悲天悯人的味道。

他找来三位年轻人,号称要了解他们的状态。可是那张瘦削的脸上很快就写满了意兴阑珊,他打断兴致勃勃推荐《奇葩说》的女孩儿,放起《夜莺之歌》,问:“你们听到这个什么感觉?”他当然不知道,即将和他对谈的罗振宇,也曾是这个网络节目的嘉宾之一。

我盲目的崇拜那些不合时宜的文人。他们博览群书,恃才傲物,被文化驯化了的温和面容上,经常会闪现出类似绝望的锋利光芒。

这不是许知远和罗振宇的初次见面。初见时,罗振宇还是《对话》节目的制作人,许知远是他高价请来的专家。按照罗振宇所说的“公款”论,这一次,教、学双方互调了位置,许知远不再是斜躺在沙发上的老师,而成为了兴致勃勃探索未知的那个。

我猜想,他误以为博览群书的自己见过太多荒诞离奇的理论,具有极高的接受度;却被罗振宇的振振有词打得节节败退,手中的咖啡变成红酒,每当冷场便只能喝上两口。接近三个小时的采访中,脸色渐渐发烧般变得通红。眼前的人和他成长于同样的时代,被同样的书籍浸染过,完全听得懂他的每一个问题,却不屑于与唱着挽歌的他们为伍,反而迫不及待的加入这个已显得太过崭新的世界。

他因此尴尬、不解,虽已做过心理建设,却仍无力面对。他几乎绝望的追问一些“老家伙的问题”。在他还是个青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把衰老感写在文章里,并公然惋惜晚生了几十年。几年后伍迪艾伦拍了《午夜巴黎》,将这种情绪变为全世界知识分子的通病,并好好治疗了一番。
 
我迫不及待的给朋友推荐这个节目,正如之前迫不及待的推荐《奇葩说》。朋友看过后问我:你喜欢罗振宇这个人吗?我说:喜欢。

第一次听说“罗辑思维”,是在一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我的采访对象说,罗辑思维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过《十三邀》,我终于有动力找了音频来听。在敲下这篇文章的开头时,我右手边摆着的是许知远的书,左前方ipad里播放着的却是“罗辑思维”。这真的是适合当背景的节目,就像郭德纲。当罗振宇的声音汩汩流淌时,没有人会因浪费而感到心疼;偶尔哪个词撩拨到自己的兴趣,便竖起耳朵听上两句。任何两句都很可能是非常有用的。

我喜欢罗振宇的那个比喻:人们都在大厅中,选择一扇门排队。只有他,不加入任何队伍,而只是用上一分钟的时间,打开任意一扇门给大家看。任何愿意看过来的,都能有所收获。

节目播出后,李子旸立即写了篇文章,被发布在“罗辑思维”的公众号上。他论证了号称“不做理想主义者”的罗振宇,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罗振宇给出的回应颇为耐人寻味:“在一个可以用‘理想主义’绑架人的环境中,最简洁有效的公共话语策略,就是干脆否定这个词汇。”

我毫不怀疑罗振宇在这场对话中的诚恳态度。他的振振有词,他的自成体系必定是被无数次的琢磨与思考夯实了的。然而我忍不住要怀疑,在一个人能如此娴熟的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应对任何质疑之前,他经历了怎样的自我建设?

我注意到两人的一段短兵相接。

许知远:罗辑思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罗振宇:没有问题啊。一只兔子有什么问题啊。一个生物体只要健康,能够做爱和觅食,不感觉到明显的病痛,它就是健康的。
许知远:那健康人也会很焦虑嘛。
罗振宇:那是正常的。
许知远:对,那是什么呢?
罗振宇:实际上人其实都是在一个非舒适区的……

罗振宇开始讲自己如何把自己逼离舒适区,怎样逼迫自己全年无休的提供语音云云。

在这段对话中,我看到罗振宇的若无其事和许知远那已经泛红的脸上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笑意。

他们的对话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段位相当。段位相当便有默契,有默契便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对方穷追不舍的是什么,轻描淡写的是什么,欲盖弥彰的又是什么。

这让我更欣赏罗振宇。当许知远说他的背景板是农民企业家,当许知远诘问他知识分子的高远情操,罗振宇至少都是一脸真诚。他不是那种不屑于应对执拗的知识分子的商人,虽然他显然也并非不屑于过多介入商业的知识分子。相较许知远的清高,他展现出更多的耐心和尊重。

他很清楚的知道,他无法像说服自己一样说服许知远——他也从未有这般期待;但他不厌其烦,将自己袒露人前,已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有几个人能做到如他这般,有知识、入世,却不狼狈呢?

波涛已然汹涌而来,风卷残云般覆盖这世上的每一个人,没谁能做到独善其身。在这浪潮中,有人潜入海底,寻找曾经的沙滩;也有人抱起冲浪板,冲到浪最高处。两者都水性极佳,只是选择不同。海底的没必要嘲笑浪上的诡谲,浪上的也没资格慨叹海底的抱残守缺。

作为一个不挑食的观众、听众和读者,我衷心感谢网络时代提供的多元化选择。哦我说错了,网络时代之所以值得感谢,是因为它多元化,而且不需要“选择”。

对谈的最后,二人都堂皇的看向对方,坦率的,理直气壮的,甚至有些剑拔弩张。正如之前的每一次对视,许知远先笑了,但笑得蛮难看。他转头对工作人员说,差不多了吧。

 4 ) 许知远对话李安--很生活的一个人

看李安的访谈,有种静看村落里小桥流水的感觉。
听他说话,听他讲电影,感觉这是一个很生活的人。对每一个问题,都是很真诚地去在脑子里思考然后尽力地去表达出来。
如果李安不是一个有名大导演,这样的说话风格,也许会被认为是有些笨拙的。
但仔细听他的那些停顿,细细一想那些他说自己也说不明的事情,其实是非常真实的回答。因为确实,不是每个问题都是有答案的。而那些我们不知道答案的事情,也不是每个名人都能给出正确解答的。就像李安说的,他相信不可知论,相信很多东西都是摸不透的。也许是这样的谦卑,让他对世界充满更大的好奇,也让他更诚心地去探索、去琢磨那些摸不透的东西,而且,永无止尽。

这段访谈,印象很深的有几个点,一个是讲《色戒》。用假装去触摸真实。如果所讲的不是你也不是我的事情,我们反而能够真实地去讨论。也许这就是艺术存在的很大一个价值,或许也是艺术长存的一个原因吧。
因为人都是有人性弱点的,很多问题我们无法真实面对。但我们又无法控制内心困惑的缠绕,也无法阻止思考和探索的渴求。所以,艺术,成为生活观察的镜像,让我们能够借力使力地思考很多东西。

另一个是李安提到,梁朝伟说,做一个演员很难。为了进入一个角色,努力说服自己要相信这一套东西,下一个角色,又要努力说服自己不要相信这些,要努力相信另外一些东西。
这是对感情的蹂躏。我觉得这话说的一点也不过。
李安说身体和感情都是上天给我们的,都是有限的。而做艺术,却要如此蹂躏自己的身体和感情。这些都是艺术人的代价吧。

第三个是李安说,做电影,力气不是全由自己出,有一半是观众来出的。如果怀着对一个崇高艺术家的期待和向往去看这些,也许会失望。做艺术的,考虑观众的感受。不俗气么。应该全心追求自己内心的艺术世界啊。
但是李安是一个很真实很真诚的人。才回如此诚恳地说出这些话。他说他也是不习惯受打击的,电影出来没人看,他也是很难受的。所以做电影,一定要有观众看。这也是一种破除执念,对纯艺术追求者的执念。

最后分享一个让我觉得难以忘怀的话,李安说,他做电影,希望能够搅动到一些人性的东西,同时也希望能够有一个平衡人心的作用。
这句话看起来有些冠冕,但仔细一想,真的道出了说不尽的心声。

 5 ) 虚伪下的真实:谈谈陈嘉映的哲学智慧

陈嘉映在《十三邀》和许知远对谈时说了一段话:“当代人吧,你说我不喜欢自己的样子,有时候你得问你真的不喜欢吗?我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说我不喜欢或喜欢的时候,我在意或不在意的时候,都有可能不够真实。一个办法当然就是我们不去看这些问题,就往下过着就完了。另一个办法就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尽可能面对它。当时鲁迅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还是挺对的。他说就是要拷问出真是下面的虚伪,但是他下面那句话说得好,接着要拷问出虚伪下面的真实。其实认识到我们自己有点虚伪吧,我觉得还不是特别难,这虚伪下面的真实,就是你真的想要的是什么,你在意的是什么,还真是挺难的。”

当然陈嘉映引用的并不是鲁迅的原话,鲁迅的原话出自他评论日本三笠书房《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普及本的文章,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所以陈嘉映引用鲁迅的这段话是活用了,鲁迅原意是指把那些人都当作犯人一般来拷问,要首先挖出他的罪恶,然后才是挖出他的洁白来。这时候的拷问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他者。而陈嘉映却并不把人当作犯人,毕竟虚伪并不等于罪恶,而且拷问官也不是他者,而是被拷问者本人,所以这就有了区别。这种活用,是陈嘉映惯用的手法,他说自己习惯反过来思考问题,人们习惯思考“哲学家能为雅典做些什么”,他却说“雅典能为哲学家做些什么”,前者仿佛预设了哲学家必须有所为,为雅典而为,可是哲学家本身的存在就已经足够了。

另一位读哲学的人梁文道也曾被质问是不是“披着读书人外衣的商人”,就预设了他一定是个商人的意思,与读书人相比,这就是贬义。只是梁文道大概没有陈嘉映开阔,他不会反过来想,只能说“我既是读书人,又是商人”。所以陈嘉映的“反过来想”实在是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带着预设,带着有色眼镜,自然很难看到真相。习惯了真实下一定是虚伪,就看不到虚伪下的真实。“反过来想”,就是陈嘉映的独特智慧。

当然这虚伪下的真实的问题其实也不好解。拷问犯人,权力掌握在执行者手中,拷问自己,权力却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究竟该如何拷问自己,是严刑伺候还是避而不谈都是可行的。现代人,除了心智不成熟的儿童,少有始终认为自己全然不虚伪的人,或为名利,或为亲友,或为心安,所做的事情都不能称为完全为了自己。为自己本身也是一件虚妄的事,因为“自己”也是一个矛盾的词。

如果多少学过一些佛法,或者了解一些生物学的话,这问题或许不会那么纠结。《心经》中有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谓“空”者,并非虚无,而是变化。生物体的一切都在变化,细胞在生长,血液在流动,“我”在每时每刻都不是同样的“我”,世间万物的“色”也是如此,总在摩擦碰撞,诞生消失。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寻求“自我”的真实是否还有意义呢?自我是空的,那么真实也便是空的。所以无论是真实下的虚伪,还是虚伪下的真实,都是不可照见的。

但哲学就在于抽丝剥茧,盘根问底。自我是“空”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自我”的,但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就有了德里克·帕菲特的“心理联系性”。忒修斯之船拆了后重新组装还能叫忒修斯之船吗?帕菲特说只要它的连接关系不变,它就还可以叫忒修斯之船。那么“自我”的意义就在于你和曾经的自己有多大的心理联系性。我们和昨天的自己也许有99%是相似的,但是和三岁时的自己也许只有3%的相似,那么昨天的自己和三岁时的自己到底还是不是自己呢?如果把“自我”看做是零和一,非此即彼的关系,除了此时此刻的一刹那的自己,任何时候的自己都不能真正称为自己,但帕菲特的理论却不是的,“自我”并不是零和一的关系,它是一点一点地变化的,昨天的自己和三岁时的自己既是自己也不是自己。

陈嘉映抛给大家“虚伪下的真实”这样一个问题,可他却早已经深挖到不知哪里去了。在我们都还在纠结“自我”是怎样的时候,他却已经“反过来想”,已经不把“自我”当回事了。这才是陈嘉映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真正的智慧。

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公众号【杰瑞书悟】。

 6 ) 读圣贤书 所为何事

看了蔡澜这期《十三邀》突然对许知远产生了一种理解的怜悯,因为理解,所以怜悯。 许知远是一个喜欢于探索和研究的人,但不是钻牛角尖;他的思想是过于怀旧、过于向往崇高、太过理想化;也对世界有足够多了解之后,会很敏感的对这个世界担忧和焦虑,更可以说是他自己的迷惘。就想他说的“这是一个让我非常兴奋又疲倦的时代,兴奋和疲倦的来源都是相似的,这么多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全球的各种信息碎片,不同时代/空间,都同时向你涌过来,然后你不知道如何消化所有的这一切。” 很多人都在说许知远很偏激,喜欢用自己的视角来强迫他人服从自己,我觉得说这些的人不过也太主观了,许知远在每一段谈话中,会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他又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罗振宇所说“在许知远的对面,你会觉得自己有说话的欲望,因为你知道,不管他同意还是不同意,他听得懂。”我看来,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访谈类节目,这是一个关于许知远的谈话类节目,像是在听两个相似/不同灵魂之间日常的谈话,如果有人真是想了解被访谈者背后的故事,直接去看他传记或者是访谈节目就好了。 不用我去强调,许知远是相当聪明的,但他确实陷入很深的思维沼泽当中,用蔡老先生的话,思想包袱过于沉重了。 更多的是很羡慕他的敏感,但有时候又同情他的执着。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Los 2018/8/26

 7 ) 贾樟柯

(有些人对家乡还是有逆反)有啊,不然为什么离开,家乡需要一个理解的过程

(创作上哪方面衰弱了)独裁吧,以前有更多民主性的讨论,现在更加独裁了,某种程度上的无情,人需要某种无情,人的智慧某种情况受到局限,都是情困,所以当你在一个无情的状态里面实际上可能更好地处理事情.

(会担心自我封闭吗)没有担心过,我越来越对形成共识不感兴趣

社会的固化,其实社会没有那么多的流动,大家就是从一个艰难的生活流动到另一个艰难的生活,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变革的幻觉里面

刚拍电影的时候特别有激情,觉得电影可以改变世界,但是现在觉得世界改变得太慢了

精英的衰减与精英的反思

如果精英没有了反思能力,没有了自我弱点的揭示能力,那精英跟一般的民众有区别吗,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他们不是精英,因为他没有一个自我否定能力或者说更新能力

拍电影19年了,我非常得益于对自己作品的忘却,我不希望我是建立在作品的积累上面的.有一种导演非常注重作品的连接,作品产生的社会效能,和文化价值的一种叠加

每一种极端的观点都有一种暴力性在里面,包括形成共识中的暴力色彩,比如说有一个人说电影是你的生命,这种人我基本不跟他来往,动不动就要命

艺术创作不是一个智利较量,一定要保持纯真

vr

没有新发现就不愿意参与到无穷无止地阐释自己的观念,维护自己观念,维护自己盟友的观念的过程中,我觉得我的天命不是干这个的,有的人已经了解了,有的人还在被启蒙,有的人还在懵懂阶段,我们不为这个过程耗费太多精力,我觉得他有很多情伤在里面.

共识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疲惫的过程,非常消耗创造力的过程,应该自己达成自己的认识,在自己的认识里面突飞猛进,如果停滞在共识的讨论之中,那是某种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是艺术家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提供某种观念和感想,我们无法做共识形成的服务,否则我们会停在一个横面,不前进,会自我消耗,我们要往前走

电影行业整个世界大的潮流还是观众的低龄化,年轻观众在全世界都是主体,看到一个什么玩偶,什么公仔会兴奋,这是他们的成长带给他们的一个精神世界,视觉世界,这个世界直接决定了主体的电影工业的改变,然后适应他们去转变,这是全球性的.(回应的方法?)我自己是觉得应该留住固定的观影人群,中国没有固定的品牌效应的艺术电影院,欧洲的产业政策支持,有固定观影人群的聚集,有充足的片源,中国不允许私人公司进口电影,进口电影有配额,所以进口电影公司的权利都在国营公司那,这个配额都批片批进来,都是同一种好莱坞电影,就像京剧没落一样,梅兰芳挡不住,贾樟柯也挡不住,最终是一个个人的命运,我喜欢的电影还会继续拍,但是它在终端的存在已经没有了,这是个现实.

商业就是人类社会仅有的几个连接之一,是一个非常中性的东西,我觉得我对他无情,无好感也不排斥,排斥它没用,你不办事你可以排斥,以柯首映为例,短片能让几十万人看到,新媒体和商业可以做到,是最有效的一个方法.

最近几年科学的走势我觉得是在研究整个人的系统性的研究,情感是怎么产生的这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这是最后一个破解它的密码.

我在重新拉开我和城市,我和世界的一个距离,回到我出发的地方,寻找一个重新建构我的新的角度去理解生活,理解我自己,过去我离开故乡,是我需要一个经验,去看世界,现在回到故乡,是我需要我需要的角度,我们对实体生活的感受是越来越弱的

神性的消失

 8 ) 我希望罗胖和许知远结婚,哈哈!

昨天看了40多分精华版的罗胖和许知远的访谈今天我看了全版的将近3个小时的访谈。感觉不是两个人在对话,而是两大社会现象在对话,简直可以当这个时代的一部分注解。两人的人生观虽然相反却不相斥,也正因为观点的相聚甚远,所以碰撞最激烈,所以太多的模糊不清会得到更清晰的梳理,反省也最深刻,这种悖论在和谐里得到证实太吊胃口和有趣了。他俩的对话像一个商人与一个诗人对话,却颇有那种“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的权利”的意味,这种种平等,接纳,包容的场面我总觉得有种美感。每个人都有偏见,偏见无法摆脱,但可以被正视,这种资态给我的感觉像世纪性对话一样让人激动。 没谁对谁错,这就是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印象,特别多元且隔阂巨大,人迅速的以群分,就像看韩剧的不理解二次元,美剧的不理解看韩剧的等等,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与坏不是我们这个维度能去判断的。而且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最让我感动的是双方都很坦诚,光明磊落。罗胖真是太厉害,逻辑清楚,反应又快,我的本记了好几篇,浓缩&精炼。听过一句话“当一个虚无主义者遇到一个野心家就可以改变世界了”,感觉不是把世界毁了,就是把世界建成乌托邦了。特别希望他俩能结婚,太有戏剧性了。大晚上室友都睡觉了,我却像喝高了一样兴奋(虽然是一个严肃深刻的访谈)。可惜的是许知远是防谈者出于礼貌他只能尝试着去解刨而不能去解构罗胖,否则两个段位相当的人你来我往的过招,那应该就是刀光剑影的感觉吧。最后罗胖说:他有很多地方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他只能忍着,但我们都互相能懂对方,互相有所保留但又互相欣赏,他很适合做一个朋友。当两个大男人光明磊落的探讨深刻的问题,一个人穷追不舍,一个见招拆招,期间穿插着那种酣畅的笑声,这就应该是君子之交了吧。作为一个腐女,当许知远仰头笑了,当罗胖嗨到两只手一直在晃悠。你会不会也觉得他俩在一起会不会很美好。哈哈!

 短评

Word 天,罗振宇对话许知远。当许知远低头害羞的笑,罗振宇双手挥起来讲嗨了,突然想他俩在一起。听过一句话“当一个虚无主义者遇到一个野心家就可以改变世界了”,感觉不是把世界毁了,就是把世界建成乌托邦了。特别希望他俩能结婚太有戏剧性了。虽然完全两种人,但都是坦诚的人,欣赏。

7分钟前
  • 西班
  • 力荐

许知远想和商业靠近,又有点装。不纯粹。罗振宇和李安的采访给我印象太深。

8分钟前
  • 你好德先生
  • 推荐

这个许知远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系列,恰恰被他自己毁了。一个迂腐清高、没有气场,一点都不落落大方的人,完全糟蹋13位嘉宾。很讽刺。

13分钟前
  • Henry Gu
  • 较差

许知远总想挖掘他人身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并总用无时不在的偏见与批判做他以为是洞见的嫁衣,他身上的拧巴和纠结,难道不正是他想寻找的个人认知与时代趋势的内核矛盾吗…他采访的所有对象都比他想得清楚,尤其是罗振宇和张楚,但他有一句话我是赞同的,崇拜并欣赏复杂性.

17分钟前
  • Being槟
  • 推荐

许知远的视角挺好的。可以粗略视为豆瓣视角,而对手们表现也不错。很值得豆瓣的朋友们看一看。

21分钟前
  • 比多
  • 推荐

被访者很诚恳,也是极有深度的对话,但许知远太喜欢用自己的语境去套别人的话了,而且什么“时代”啊“情绪”啊,简直就是他的口头禅,听着累

25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记忆最深刻的是采访罗振宇那一期。通过许知远与罗振宇这场对话,很明显能看出他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许知远至今仍是是迷惘青年,质疑着这世界的一切,质疑生活的意义。而罗振宇,更像是一个不要脸的无赖,他自己多年经历竟让他就这样笃定了自己的思想毫无差池,自己的行为不可左右,自己就是真理啊

30分钟前
  • 招招
  • 力荐

我觉得对话李安还是挺好的

31分钟前
  • llw
  • 力荐

高端名人访谈节目,虽然许知远不是专业的采访人,对话的衔接与问题的抛出略微尴尬,但他和嘉宾的水平已经足够支撑这档节目了,各种思想的交汇与观点的碰撞,许知远与嘉宾的个性尽显无疑。访谈将嘉宾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变革结合,从个体映射时代的同时探讨时代对人的影响,格局很大,比鲁豫有约强多了。

33分钟前
  • 1只醉鹅
  • 力荐

李安谦逊外圆内方,俞飞鸿淡然外柔内刚,都是欢喜的。倒是许知远,人不如文耐心好看。

36分钟前
  • EEingxyz
  • 推荐

1、罗胖的这期可以确认我是个开放、拥抱改变的现实主义者。心里模糊的意识都被他表达出来了。嗨森啊!我爱矿泉水胜于红酒。2、许知远那句【你不觉得挽歌很美吗】着实惊了我一把。再美也是挽歌。3、给自己的认知系统升维。时间在咬人。4、【我知道你想勾引我说理想主义】哈哈哈笑滚。

38分钟前
  • HeyMe
  • 力荐

“跟许知远交流很有趣,你会觉得自己有说话的欲望。因为你知道不管他同意还是不同意,他听得懂。"罗振宇的感悟很打动我。 带着偏见的许知远和带着偏见的时代人的对话,不加设计,彼此尊重,最可贵的是彼此通达,看得很痛快。

39分钟前
  • 大青山
  • 力荐

有点意思,但是许老师有点太喜欢把别人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来思考了。

41分钟前
  • 澡澡娃娃🌈
  • 推荐

看许知远这个人就不舒服,不喜欢,在做这种节目之前,先去学学采访吧,你带着所谓自己的“偏见”去采访别人,没问题,但是你的偏见并不深刻准确有意思

45分钟前
  • 叉个手
  • 较差

内地独一无二的深度访谈

49分钟前
  • 马扎罗
  • 力荐

看了贾樟柯这一期,你会发现,他真的是双子座,敏感,多变,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颓得不行,一会儿说要放弃,一会儿又坚强如故,总之适应性太强了,适合生长在这个时代。

5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其实反倒是看完《十三邀》,对许知远改观很多。他或许带着些知识分子式的俯视,不自觉地用“精英理念”去悲悯众人,但他在节目里的坦诚极为动人。我们这个时代,罗振宇跟马东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有一个许知远挺难得。我大概永远都不会是那种两眼一翻,嘲讽理想主义的人。

56分钟前
  • 走走
  • 推荐

虽然很多人表示对许知远的反感,但我倒觉得这种精英悲叹的知识分子有他本真的东西在,挺有趣的。我们这种人生存在世,心里的悲哀撇到一边,只追求现实上的手段,他也不过是我们内心深藏一面的放大化,看到他四处碰壁,怎么能不觉得有趣又可悲。真挚和敞开就是这么回事,不感情用事了,就明白了。

59分钟前
  • 纯Jun
  • 推荐

俞飞鸿是真美啊,所谓顾盼生辉,人生根本毫无意义,就活得乐呵点,她比很多人都通透

1小时前
  • Kojote
  • 还行

第一季一集不落地看完了,很喜欢看许知远的清高、愤怒、困惑、痛苦,被一个个对谈嘉宾搅浑、打破。节目尴尬得让人捧腹,但也很欣赏这种质询的态度。就算没有答案,至少也去追问一下,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1小时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