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风赤子心

综艺大陆2023

主演:左立,宁桓宇,于湉,张阳阳,饶威,居来提

导演:未知

 剧照

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1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2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3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4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5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6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13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14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15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16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17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18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19浔风赤子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9 00:18

详细剧情

《浔风赤子心》是一档音乐挑战真人秀,阔别十年的“2013快乐男声”——左立、宁桓宇、于湉、张阳阳、饶威、居来提6人齐聚浙江南浔,他们将通过四场主题音乐试演的挑战,解锁一场不设限的音乐节,完成一次阔别十年的热血逐梦,重拾赤子之心。

 长篇影评

 1 ) 真的无人知晓---折射的是人性的黑暗面

我不相信没有人知道这四个孩子的生活;
孩子的母亲知道,她抛弃了他们,没有母亲没有经济来源的生活如何她不可能不知道;
孩子的母亲的那些前男友(或许是他们的父亲)知道,但他们之前可以不负责,现在又怎么可能去负责;
便利店老板知道,哥哥去店里卖东西的次数与多少,他完全可以判决出他们现在的生活;最后还将店里的过期食品给他们,更暗示了他知道孩子的情况;
便利店店员更是清楚,但他无能为力;
房东也知道,但她也没有采取措施.
其实这么多人知道,也许还有更多人知道,但那又怎样,没有人去管,他们只能自生自灭。
生活就是这样,自顾不暇,谁还会去负责这群被抛弃有孩子,这就是人性黑暗的一面,谁都有谁都不可否。.

 2 ) 西巢鸭弃婴事件

西巢鸭弃婴事件 (来自网上)
  
   一个女人跟一个男人生了一个儿子,三口子住在一起。男人跟女人说,已经去帮他们的婚姻和孩子做过登记,所以一切都合法没问题。当孩子六岁却还没有收到叫孩子去上小学的通知单时,女人跑去有关单位询问,才知道男人骗了她.. 不管是婚姻还是孩子的出生,都没有登记,他们根本不算有结婚,孩子也没有入籍。这时男人也为了另一个女人离家出走,没有再回来过。於是女人的生命出现了剧烈转变。
  
    她在后来的八年裏,持续跟不同男人生下了另一个男孩 (年龄不详) 和三个女孩 (当时分别是七岁、三岁、两岁),五个孩子都没有报户口;当她去百货公司上班时,就由大儿子在家照顾弟妹们。1988年的某一天,她把孩子们留给当时14 岁的大儿子照顾,自己跑去跟别的男人同居。孩子照顾孩子的六个月之间,女人偶尔会打电话回家,叫大儿子出来见面,除了问问家裏情形之外,也顺便拿为数不多的钱给孩子。大概是六个月之后,房东发现家中没有大人,於是向警察报案,这事件因此曝光。
  
   警察在孩子家的衣柜裏发现一具小男孩的尸体,应该是以前生病死去,做妈妈的却没有处理,只是把死去的小孩塞到衣柜裏去 (可想而知这个家曾经有多臭)。警察同时又发现最小的妹妹不见了,结果在某处山裏面挖出两岁小女孩的尸体。事情究竟是怎麼发生的,细节并不是很清楚,不过多数的说法是说:小女孩因为肚子饿,所以把大儿子的朋友 A 留在他们家的泡面给偷吃了,朋友 A 很生气,决定要处罚小女孩;A 当场把小女孩像球一样地给踢死了 (大儿子当时也有在家,有的说法是他也有参与打妹妹,只是打了一会儿就跑去看电视了),於是大儿子和朋友 B 就把小女孩帯到山裏给埋起来。
  
   最后做母亲的好像是在电视上看到整起事件,认为可能是她的孩子们,因此才出面。她被判刑要关三年 (但缓刑四年),14岁的大儿子因伤害致死和弃尸被判有罪,被送到少年管训机构,朋友 A 和 B 也都被送去不同间的管训机构。另外两个小女孩被警方找到时,已经极度虚弱且发育及营养都不良,事后被妈妈带回去了。
  
   1988年,在东京西巢鸭的一个房子里,人们发现了一具腐烂的儿童尸体和三个浑身脏兮兮已饿了很多天的儿童 , 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被称为西巢鸭弃婴事件。
  
  
    当年刚刚从早稻田大学毕业的是枝欲和也看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开始以这个事件为原型编写剧本,当年就完成了。然而事隔十五年之后才开始开拍这部电影。这中间是枝欲和曾在电视台里拍纪录片,曾拍过三部电影,生活几度变迁,但西巢鸭事件一直没能从他的记忆中抹去。
  
    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这部《谁知赤子心》。
  
  尽管影像的风格如此优美,4个孩子的笑脸如此可爱,但故事带来的无望深深浸透了每分每秒,再加上主角是孩子,一段“风中的塑料袋”式的何处是我家,我的未来在哪里的苦闷,我花了3段时间,才慢慢将这片消化完。
  
  日本电影向来喜欢向光拍面部,脸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所带来的朦胧加美感,用在这部电影里,似乎尽力书写其中美好的一面。但无人知晓是为了社会的冷漠,这种冷漠不需要风格的助力,光看故事的一步步发展,就足够让人感同身受。而美好的风格,反而带来一些欺骗性,“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看完后,不经这样问,于是找到原来的事件,就有了前面的那段转载。
  
  不仅仅是在就事说事,影片进行到一半加入的年纪大一些,约是中学生的女孩,一方面家里似乎不错,却整日逃课坐在公园无所事事,另一方面为了帮几个孩子的忙,自己去赚钱“我只是陪着唱了卡拉OK”,与这些孩子的母亲成为比较,这其中道出的日本年轻社会的种种问题,如山谷深潭,无法见底。
  
  结尾,是希望也是无望,重新想起的轻快音符,重新组成的4个人的家庭,将面对怎样的社会,都是让人难以轻易忘记的事。

 3 ) 黑色的河流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2004年的电影《无人知晓》取材于一则真实的社会新闻:1988年一月,日本东京西巢鸭地区一名母亲为了与新男友同居,抛弃了四名子女。14岁的长子独自抚养分别7岁、3岁及2岁的妹妹,公寓凌乱,小孩白天亦不上学,四处游荡。3岁的妹妹因偷吃了长子朋友的泡面,被毒打致死。众人将妹妹的尸体置入皮箱,拖到埼玉县秩父市公园埋葬。同年七月,邻居发现房屋长期只有小孩居住而报警,事情才终曝光。

在是枝裕和的改编电影中,箱子,从一开始就是个重要道具。单身母亲福岛惠子带12岁的大儿子明去拜访新居邻居,说孩子父亲在国外工作,明小学快将毕业,成绩良好。可回到家,榻榻米上几口皮箱打开,竟有两个小孩儿蜷在里面!5岁的茂和3岁的小雪咯咯笑着从箱子里爬出来,一家人欢欢喜喜布置新居。天色渐暗,哥哥明到火车站找到11岁的大妹妹京子,兄妹俩趁天黑潜回公寓,阖家团圆,在桌边围吃泡面。橘黄温暖的灯光,妈妈慈爱的微笑,孩子们兴奋明亮的眼睛——这是多么奇特的一个家庭啊。

这样一个开场强烈地调动了我的好奇心:这些孩子难道是捡来的孤儿?妈妈靠孩子们的政府福利过活?虐待、幽禁儿童案件?

事件的发展却不像我猜想得那么单纯。You饰演的母亲惠子虽然不乏私心,但她爱子之切也很真实。她会在下班后给孩子们带好吃的寿司回家,她给小女儿梳头,孩子们也有很多玩具打发不能出门的日子。惠子的第一次出走是暂时的,虽未能如期返家,但她终是回去了;而她与孩子们的畸形关系也正是在这里通过前男友的口述第一次初现端倪。但是枝裕和并未把叙事的重点放在解释前因后果之上,他的视角很远,生物学报告一样冷静细致地观察一家人的生活小节;可电影的情绪并不冰冷,大规模的画面全留给四个孩子相处的日常情趣:阳台上养在泡面碗里的绿色植物,弟弟茂偷偷越界拣玩具玩的小得意,妹妹小雪吱吱响的小红皮鞋,京子漂亮的红钢琴,还有阳光,无处不在透明而温暖的阳光。

哪怕情况急转直下,他也绝不煽情,似乎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似乎发生的一切都自然而然,没什么可大惊小怪。长子明所面对的压力和无措全通过一种极其收敛的不经意暴露法来展示,他会因朋友们不愿来凌乱的家里玩而沮丧,他也怀疑母亲对他们的抛弃,但在表现生存艰辛的时候,镜头的重点,依然是他跟弟弟从便利店拿到过期寿司后的兴奋开心,依然是和弟妹们在公园汲水相互玩闹的无忧无虑,Gontiti乐队伴奏的古典吉他琴音还是那么干净清新,仿佛在孩子的纯真世界里,现实怎么都会退缩,怎么都可被暂时遗忘一样。

片中唯一一次直白的情感宣泄还是离不开箱子。明和朋友Saki拖着箱子里的小小尸体偷偷去机场安葬,两个十几岁的孩子,白衣服上沾了泥巴,迎着微曦的曙光,在空旷的早晨一语不发的从黑暗走向黎明,耳边响起的是《珍宝》的歌声:“姗姗来迟的春光,让人深吸一口气……我逐渐成长,没有人可以亲近……”

这是整部片子唯一让我流泪的地方,但哪怕眼泪,也终是收敛的。因为是枝裕和通过《无人知晓》想表述的绝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同情,或是对失职母亲惠子的控诉,他用明媚温馨的镜头语言和那些琐碎微小的生活细节对整个社会提出了最为尖锐,甚至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弥补社会福利干预和家庭权益之间的裂痕?如何处理这种兄妹不愿分开的特别案例?如何及早甄别家庭遗弃现象并避免悲剧的发生?

这样的收敛态度固然源自理性,但更重要的却是是枝裕和深谙的“平静之火”的艺术——表层越是波澜不惊,内里情绪的起伏就越汹涌,最终发泄的端口才越动人。这样的感伤就像一条狭长的黑色暗流,它裹挟了生活的疲惫与艰辛,浸透了人世的不公和悲苦,它承载了太多无法回答的疑惑,太多难于解决的忧伤,它在繁荣的表层下静默地流向远方,将哀凄的夜色染得更黑。
 



【少年犯罪系列】

《伊甸湖》:暴力的源起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22024116893/

《哈里·布朗》:以暴制暴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2210544740/

《白丝带》:暴力的养成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2242429780/

《无人知晓》:黑色的河流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3294019829/

《被遗忘的人》:被遗忘的阶层
http://aixiaoke.blog.163.com/blog/static/11555354420103691734721/

 4 ) Nobody Knows

有溶溶日光的初秋一天。 运行李的车来了,明冲下楼。 工人走后,粉红色的行李箱动了,一个小孩的声音。 - 还不快点。 茂在粉红色的箱子,小雪在LV的箱子。 两个小孩都喊热。 妈妈跟房东说她和明两人住。其它孩子成了秘密。 明去接京子,街上灯火通明,他一路飞快跑着。 她还是等了一段时间,坐在车站入口,单手在腿上弹琴。 - 房子大吗? - 三间屋子,挺大的。 - 洗衣机呢? - 在阳台。 - 阳台啊…… 明先上楼,见没人,轻声叫京子,她才轻轻跑上楼。 餐桌上,妈妈跟他们约法三章。 不许大声吵闹。不许外出。阳台也不行。 京子问,那京子洗衣服怎么办? - 只能是洗衣服时候悄悄地出去。 孩子们都答应,房子里满是幸福的笑声。 睡觉时,京子跟妈妈说榻榻米有股树叶的香气。 -树叶的香味的确很好闻啊,因为还是新的呢,颜色都是绿的。心情好应该能睡个好觉吧。 清晨,明一边刷牙一边看妈妈化妆。 - 回来吃晚饭吗? - 吃晚饭?晚饭……今天晚饭吃什么? - 可能是咖喱饭。 - 咖喱饭?咖喱饭我吃,帮我留一份。拜托了。 她讲完出门。 京子醒来听说妈妈刚走,到窗前看目送妈妈上班。 只剩四个孩子的家。 茂看电视。小雪把打包的玩具拿出来。明收拾餐具。京子把书摆到小书架,还有,给她心爱的给钢琴找个位置。 天色渐暗。明外出购物,12岁的他,在超市里,一切娴熟。 回去路上,他边走边念:游戏厅,稻下屋五金店,眼镜店…… 另一家便利店帮小雪买了阿波罗巧克力。 厨房的料理盆漏水,明单足立着洗土豆。切洋葱时,眨眨眼,笑着说,没关系。 小雪坐在餐桌旁,认真地吃阿波罗巧克力,盒子盖好。 - 留着慢慢吃。 孩子的笑让人怜爱。 京子帮明放洗澡水。 妈妈口中调皮的茂,很安静,坐着看明煮饭。他只要求明不要在咖喱饭里放胡罗卜。 饭后,明和京子洗碗,茂和小雪刷牙。然后,京子晒衣服,明学习,茂和小雪睡觉。 家里一切安然有序,条理得让人心疼。 京子看见楼下妈妈来了,急急跑去守在门后,准备帮妈妈开门。 京子总是温柔地笑,对妈妈无限依恋。即是是守在炉边帮妈妈热晚饭也是非常幸福的事。 清晨,明看见一滴泪从妈妈的眼角流下。 他们五个人一起身就围圈做游戏,孩子们嘻嘻哈哈地笑。 只要跟妈妈一起,孩子们都很快乐。 - 我想上学。 京子在妈妈帮她梳头的时候说。 -上学?上学可没什么好玩的。而且,没有父亲,上学会受欺负的哦。算了吧,上什么学啊。 阳台上晒着被子,明与妈妈趴在上面嗅着太阳的味道。 - 妈妈……现在喜欢上一个人。 - 又…… -才不是“又”呢……这次这个人啊……温柔体贴,又认真,我觉得他很为妈妈着想,所以呢,如果他真的跟妈妈定下婚约的话,大家就能住上大房间了,你也能上学了,京子也能弹钢琴。所以,你们再稍微等一等。这回恐怕是真的…… 明只是靠近被子,轻轻地嗅着。 这天晚上,妈妈还是很迟回来。 明看见她与送她回来的男人在道别。 也许就是他。 他真的能给妈妈幸福吗? 明是担心的。妈妈每一次都遇人不淑。 妈妈带了寿司回来,把孩子们叫醒。 妈妈看着他拿出杯子泡茶,跟京子讲。 -明,最近越来越像他爸爸了,眼睛,简直一模一样,明哥哥的爸爸,是在羽田工作的,羽田,知道吗?飞机,很多很多飞机起飞的地方。是吧?茂在那工作的……对了,明,还记得去看你爸爸的事吗? - 不记得。 - 不是坐单轨电车去羽田机场的吗?忘了? - 嗯。 -京子的爸爸……音乐制作人,对了,我来给京子漂亮的手上,涂上指甲油吧。妈妈呢,其实……曾经还想当个歌手,成功了一半……同京子的爸爸一起……都快出唱片了……就差那么一点点的时候……结果黄了……妈妈,那时真的非常非常想 当歌手…… 妈妈只给京子的左手涂了指甲油。 明,妈妈要离开些日子,京子,茂,小雪就拜托了。 妈妈一早离开,留下钱和便条给明。 早晨,京子在阳台的玻璃门前踮着脚尖,等着楼下的邻居离开再到阳台洗衣服。 明跟她说,妈妈会有一段时间不在。 妈妈离开,留下京子指甲上一手鲜红的落寞。 明在购物回来的路上依旧念念有词。 -房租,电费,电话费,燃气费,还有……餐巾纸…… 到便利店看漫画,有小孩把玩具放到他的袋子里,被误会偷窃,幸好有店员知道真像,因祸得福,他得到一袋热馒头。 京子手上的颜色,只剩小指上斑驳的一小处。 妈妈没有回来。 明把每天的购物小票都整齐粘贴,合计金额。 9824元,小雪跟着明重复念着。稚气的声音,她并没有概念。 明却烦恼得睡不着。 明找妈妈以前的男友借钱。 第一个,开始当他透明。然后冷淡地问你妈妈好吗?你多大了?小雪呢?像我吗? 借钱的事不了了之。 第二个竟然在饮料的时候向明借10元,还好,给了明一点钱,并且澄清小雪不是他的孩子。 超市购物,花674元,钱包里还剩650元,最初钱包里放进多少钱? 12岁的小孩要照顾3个小孩,料理三餐,为开支烦恼。 茂一个人玩橡皮泥,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一小块掉到阳台,调皮的小孩还是很听话。他没有出阳台,趴下身子,拿着拖鞋还是够不着。 这时妈妈回来了,带来了礼物。 小雪和茂手舞足蹈,明和京子却有点难过。 京子一个失手,妈妈的指甲油落地。 妈妈边擦地板边责怪的时候,京子问,妈妈,你到底是去哪里了? - 不是说工作吗? - 要一个月? -去了一趟大阪,路远嘛。真讨厌,不要乱碰妈妈的东西哦。 妈妈要又走了。说圣诞节会回来。 清晨,明帮她提行李,她和她上次提起的男人一起,他清楚。 两人去吃早餐,明很沉默。 - 我什么时候才能上学? -整天学校、学校的,不去不也挺好的嘛。没上过学却很有出息的人也很多啊。 - 谁? - 我虽然不知道,但肯定有很多。 - 妈妈总是很自私。 -你这是什么意思?说我自私?到底谁最自私啊?你爸爸才是最自私的,一声不吭说走就走了。什么嘛?我就不能得到幸福吗? 临别妈妈说钱很快会寄过来,圣诞节会回来。 为了幸福,她走了。 孩子们乖巧地过着没有妈妈的日子。 京子常常无言地谈着红色迷你钢琴,抚摸着木地板上指甲油的残留痕迹。 那是妈妈的痕迹。 圣诞节来了,妈妈没有回来。 明为了买到最低价的蛋糕,在寒冷的夜里站了很久。 回家的路上遇见纱希,她把自己手袋里的东西一件件扔掉。 见明在看她,匆匆离开。 明每天购物做饭洗碗,没有朋友,坐在公园看别人玩耍,看缓缓河流。打电话到妈妈工作的地方,她上个月已经辞职了。 新年,妈妈还是没有回来,明拜托便利店的店员帮他写利是封,跟弟弟妹妹说是从妈妈那里拿到了压岁钱。 灰色的下雨天。小雪生日。 小雪:讨厌,我要去车站接妈妈。 京子:今天也不会回来了。 小雪:一定会回来的。 明:下周就会回来了。 茂:真的下周会回来吗? 明:会回来的。 茂:你怎么知道的。 明:我什么都知道。 晚上明悄悄带她外出。遇上房东,明说是亲戚的孩子。 小雪穿着心爱的红色拖鞋,走起来吱吱响。一路四处张望,所见一一念出来,带着新奇心情。 他们去车站。小雪相信妈妈会回来的。 回去的路上有电车开过,小雪没见过。 明承诺要带她坐上单轨电车去看飞机。 京子发现利是封上的字迹和以往不同。 茂趁大家不注意,跑到阳台玩。 明结识了两个不良少年,一段短暂的快乐时光。一起踩单车,玩电玩,一起到便利店偷窃,但明怎么也没有这种勇气。 开学的时候他们的不良友谊便结束了。 对朋友及读书的渴望,明常常在学校附近徘徊。 明再遇纱希,正逢一群同学欺负她。 家已经凌乱破旧。 茂还是很快乐,嘻嘻笑着自己和自己玩纸牌,一个人玩电玩/玩具,看卡通片。 小雪玩着布料公仔。她自己就像一只布娃娃。 京子每天忧伤静坐。 明在外游荡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学校外面,在公园,玩被人遗弃的红色橡皮球,玩一只蚂蚁,用两根树枝。 钱用完了,他想到便利店打工,但年纪太小。 联系一下警察或福利委员会不是更好吗? 熟识的店员建议他。 明直摇头,那样的话就不能4个人在一起生活了。 京子拿出了准备钢琴的储蓄。 她说不买了。 明决定带弟弟妹妹到外面去。 把他们的鞋子一双双拿出来,被藏着的孩子,一排站着,都是期待的笑容。 明也笑了。这个决定很不错啊。 樱花开得正好,树下孩子们一路跑得飞快。 他们去便利店购物,然后去公园玩。 路旁的野花,孩子们感叹,谁扔在这里啊,好可怜。 他们采了种子又捡了泥块。 回到家,速食面的杯上各自己写上名字,种上花。 家里被停水停电,孩子们只能到附近的公园用厕所,洗衣服,装水回家喝。 重遇纱希,茂问她,在做什么,不上学吗,我也不上学。 纱希有一张清淡的脸,总是漠然,像是铅笔勾出来的几跟线条。 - 知道这里有个蝉窝吗? - 不知道。 她终于笑了。 她跟他们一起玩,一起回家。 家里的杂乱让她进门的时候停了一下,没走几步便踩到小雪的蜡笔。 小雪帮纱希画像,她的蜡笔只剩一点点。 京子的琴也只剩几个键可以发出声音。 阳台的植物越来越多。 夏天来了。 明在等便利店过期食品。 茂在等明,提着要装水的空饮料瓶,一个塑料扣在头顶。 在他对面,几个小孩在吃雪条,问他,不热吗? 茂回答心静自然凉。 房东要房租来了。 京子说妈妈去大阪工作。 纱希见明很烦恼,陪中年男人唱K赚钱然后给明,明不要,拍掉她手里的钱,转身跑掉。 清早起身,明发现茂嚼着纸,于是买了两碗面回来。却不见茂。 茂也出去,他在每台自动贩卖机寻找别人遗失的钱。 闷热夏天大概如同明的内心。 茂帮阳台的植物浇水,忙碌着,无忧无虑。 小雪一直问着纱希还会不会来玩。 明烦躁地嚷嚷,茂用光了水,纱希不会再来了。 他把妈妈的衣服从衣柜里拿出来。 京子听到声音,问,在做什么。 - 拿去卖,这东西留着也没有用。 京子不肯,把衣服连同自己关进衣柜。 明在外面说,她不会回来了。 京子不答,把露在外面的衣服一角咻一声拖进去。 明看了茂一眼,又看了小雪一眼。气气地从家里出去。 他又去学校,坐在铁丝网外面,看学生练棒球。 他被叫去代替一个去补习缺席的学生。 作为第一次,他打得不错。他非常投入,暂时忘了家庭的重负。 本是他这年龄的正常活动,对他来说却是奢望。 同一时间,小雪站在阳台玻璃门口的凳子上,还踮起脚,她在等明。 等到明打完球跑回家,小雪已经从凳子上摔下来,起不来了。 明打电话给妈妈,在她来接电话之前钱已经用光了。 无可奈何,他去了便利店,没有钱,只能偷了。连手背也在淌汗,拳头紧握,他痛苦地挣扎。 他偷了止血贴和退热贴。 明坐了一夜,天亮的时候他轻碰了一下小雪的手。 太大的刺激,反而镇静。 他没有声响,轻轻地摸着自己那只碰过小雪的手。 街上人来人往,明耳边响着:超级本垒打,让那天国的爷爷,奶奶……大吃一惊,超级本垒打…… 他是很自责的。 明找纱希借钱,他想带小雪去看飞机。 纱希和明一起买了19盒小雪最喜欢的阿波罗巧克力。 便利店的老板说,买这么多是要去旅游吧?很开心呢。 回到家里,明看到妈妈寄来的钱,及一张便条:明,好好照顾大家,妈妈可是很信任你哦。 和小雪过完最后一天,天黑的时候,点着蜡烛,把她放进来时躲藏的LV箱子,不行,她长高了,改用茂的粉红色箱子。 京子把小雪常常带在身边的公仔放进去,明帮她穿上红色的拖鞋。 一屋子肃静。 明缓缓合上箱子,扣好。 纱希,明,京子,茂,围着小雪。 纱希与明把箱子搬下楼,京子和茂在阳台目送。 真的要和小雪永别了。 京子拉住茂的手。 夜里空空的单轨电车,明反复抚摸着箱子一角。 在看得见飞机的草地上,装着小雪的箱子在中间,明和纱希坐在两边。 一架架夜机飞过。 他们把小雪葬了。 洒上土,明的手不停擅抖。 他跟纱希说,今天早上当我摸着小雪的时候,那冰冷的感觉让我很害怕。不知为什么就是很……就是很…… 纱希轻轻地握住他擅抖的手。 他们离开的时候,天蒙蒙亮。 还是四个人。小雪离开,但纱希来了。 照旧是吃便利店的过期食品,在公园洗衣汲水。 等红灯的时候,有飞机飞过,明仰望。也许他在想小雪。忘了过马路。 茂扯了扯他的衣袖。 茂又到自动贩卖机和公用电话找硬币,这次他找到了。

 5 ) 真实事件完整版

1988年夏天,东京巢鸭署的署员接到辖区内一个房东投诉,有套外租公寓缺欠租金多月,而且找不到大人,只有小孩。上门查访发现,只有一个14岁大的男孩、两个分别7岁与3岁的女孩,共三个孩子,在这个没有瓦斯没有电、垃圾场一般、散发恶臭的公寓里相依为命。

进一步搜索,又在公寓的壁橱里发现一具已经化为白骨的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尸体。再度调查,还有一个最小的2岁女孩失踪,并最终证实,是被长子与其朋友暴力虐待致死,被抛尸山野。

而这一切悲剧的源头,是他们的妈妈,为了和情人同居,隐瞒了他们的存在,并最终撂下了养育子女的责任,抛弃了孩子,独自一人离开。

▲根据此次事件改编的电影《无人知晓》剧照

具体的事情是这样的:

1968年,一个在服饰专门学校进修过、梦想当歌手的年轻女孩A子和男友同居,那时候,她大约才20岁,还录过几首歌的样带。A子想要和这个男人结婚,但遭家里强烈反对。然而很快A子跟男友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孩子1)。由于非婚生子,他们直接把这个孩子送人领养。

1973年,A子和男友的第二个孩子在足立区的医院出生(孩子2)。A子以为,男友已经寄出结婚申请书,孩子是婚内生子,男人也有帮孩子去开出生证明。这孩子他们自己抚养了,算长子吧。然而,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入学通知却一直没来,A子去役所一问,发现这个男人根本没有递交结婚申请书,更没有去办孩子的出生证明。这孩子是个彻头彻尾的黑户。随即男人拿着A子从自己父母那借来的20W日元人间蒸发,A子开始和不同的男人交往。这时,A子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已经基本上断绝联系。

1981年,A子女儿(孩子3)出生。这个女儿算家里的长女吧。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个女儿开始,A子都是自己在家生产,连医院都不去。自然孩子也不会有出生证明,完全黑户。

1984年9月,A子又生了个儿子(孩子4)。然而来年2月的一天,A子下班回家,发现这个才几个月的次子,含着奶瓶死在家中,尸体都凉了。A子把孩子的尸体装进塑料袋,又塞了大把除臭剂,密封后藏起来。对于长子“弟弟去哪了”的疑问,A子用“委托亲戚的叔叔抚养”打发了。但实际上,这一切长子都看在眼里。

1985年,次女(孩子5)出生。

1986年7月,三女(孩子6)出生。

(注:几个孩子出生年月不确定,看到另外一份资料里,除了长子外,各大一岁。不过根据事件细节算了下年龄,上面我列出来的可能性更高点。另外,这六个孩子,除了送出去的养子和长子,其他孩子,似乎都是不同的父亲。)

1987年9月左右,A子用“和长子两个人生活”、“长子在立教中学读书”、“丈夫前几年去世了”的说法,获取房东和邻居的信任,得以入住西巢鸭的公寓。大家完全不知道她还有其他的孩子。实际上,她是带着4个孩子和次子的尸骨入住的。

然而,A子并没有和孩子们在巢鸭共同生活很久。大约10月开始,她就骗长子说去大阪出差,离开家里,到千叶,和当时情人,一个56岁的冷冻食品贩卖业者同居。这时,A子还会时不时地给孩子们汇个两三万日元,偶尔,也会回家露个面。然而慢慢的,A子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1988年一月,A子一次回家后,将麻烦的孩子们留在巢鸭的公寓,再留下20万,就彻底搬去了千叶情人的公寓。她只告诉了长子千叶公寓的地址。之后她再也没有回过巢鸭孩子们的家,只是偶尔和长子在外面见一面,给个两三万。

母亲走后,长子承担起母亲的工作:准备食物、换尿布,全部承担起来。然而毕竟是没什么钱的孩子,通常只能在楼下便利店买些垃圾食品与冷冻食品,以及冰淇淋。便利店的人其实也觉得奇怪:这几个孩子有时夜里2、3点还来,有时学校上课的时候还来。

说到上课,A子是这么和孩子们说的:因为一些状况不能去学校,目前正在办手续。她有给孩子们买教材教些简单的知识。长子会用汉字写自己的姓氏,但名字只会用假名写。

据长子说,有时会有一个男人来公寓问问他们过得怎样。但这男人是谁,是妈妈的情人还是长子的父亲还是哪个孩子的父亲,他们并不知道。

母亲离家越来越久,事情早已超出了孩子们的处理范围。

1988年3月,由于欠费,家里的煤气和电都被掐断。

母亲离家期间,长子在外闲晃时认识了两个差不多同龄的、经常翘课的初中小混混。由于长子家里没有大人,是个翘校的好去处。两个小混混开始经常出入这个家里。

4月21日,长子的这两个混混朋友又来玩。其中一人突然发现,前一天自己来时买了放着的方便面不见了。长子在年仅2岁的小妹妹(三女)嘴边发现海苔,猜想是三女偷吃了方便面。于是,一说是混混开始用木棒痛殴责怪妹妹们,另一说是长男也有参与殴打。妹妹们一直道歉,才姑且停止。过了一会因为尿尿,三女被放到壁橱里的叠起的布团上。小女孩在布团上呆不稳,滑落摔到地上的样子让混混们觉得很好玩。

他们就一再故意把女孩放上去看她摔下来。长子想要阻止,说“差不多停手吧”,混混朋友却说“明明很有趣啊,你也一起来呗”。不知道这样摔了多少次,女孩的身体已经变得瘫软。见状不好的长子帮妹妹心脏按摩、人工呼吸。但这前前后后持续了4-5小时的暴行,两岁的孩子哪里承受的住。三女的体温已经变凉,长子最后只得拿来热水,想要帮三女保持体温。主要行恶的混混就这么走了,留下长子和另一个混混在家过夜。然后次日早上8点半左右,他们发现三女彻底冰冷,就这么死在家中。

长子本来想学妈妈将尸体放在塑料袋里塞上除臭剂。但由于除臭剂不够,很快尸体开始散发味道。大约一周后,长子伙同两个朋友,将开始腐烂的妹妹的尸体装入行李包中,连夜坐电车到秩父市大宫的羊山公园的杂木林里弃尸。

关于到底谁打的女孩。长子的混混朋友一开始说“长男有阻止”,但随后又供诉:“最开始的时候,长男也有殴打。”长子自己也承认,是三个人一起欺负了妹妹。但长子的辩护师认为,三女的致命伤不是一开始的殴打,而是由于长子的混混友人反复让其从壁橱里摔落造成的。

7月17日至18日,巢鸭署员接到房东投诉,说一个租出去的公寓租金被欠费4个月了,找不到大人,都变成了不良少年聚居地了。署员上门调查,和房东一起打开这所公寓大门,一股汗水、垃圾、粪便夹杂在一起的恶臭就扑面而来。长女(6岁)和次女(3岁)就裹着毯子躺在乱七八糟全是垃圾的地上,看上去很虚弱。

尤其次女,皮包骨头,连站都站不起来。两个女孩说想吃东西,署员和房东买了些牛奶啊面包啊,她们狼吞虎咽着吃完。随后穿着睡衣的长子(14岁)出现,说“这两个女孩是夜班商人委托我们家照顾的孩子,我在照顾,没关系的”,“妈妈是大阪的服装公司的职工,目前在百货公司工作。但因为最近住院了,所以联系不上。”署员劝说长子到儿童福利中心求助,但长子依然强调“我的话没关系的”。没办法,只能先帮两个妹妹预约第二天新宿区儿童福利中心收容。

21日早晨,长子在朋友父亲的陪同下,参观了福利中心,但由于东京的福利机构没有空位,最终被收容到八王子市的儿童福利中心。在儿童福利中心,长子终于承认“那两个被委托照顾的妹妹,其实是自己的妹妹”,不过他们三个,父亲都不同。关于长子的健康状况,一说长子也非常虚弱,但较之两个妹妹,至少还能站着走路;另外一说长男的健康状况和脸色和普通人无异。

22日,根据孩子们的说法,应该是四个孩子共同生活。然而搜查人员在公寓里,只找到已经化为白骨的幼儿尸体。

23日,在千叶县和情人同居的母亲“从电视的新闻里知道了这件事,想要自首来着,但又害怕让大家发现自己做了让初中年龄的孩子照顾幼儿这种坏事”。母亲A子因为保护者遗弃的嫌疑,被紧急逮捕。据说并没有看见她的眼泪。根据母亲的供诉,发现应该还有一个小女孩,却下落不明。

25日,长子招供三女死亡的事情,并因伤害致死与尸体遗弃的嫌疑被捕。讲出妹妹的死讯后,长子一直不安的眼神终于安定下来。福利中心的所长说:“当这孩子把所有隐藏的事情说出来后平静很多。勘察人员去秩父的弃尸现场勘察回来后,他露出了卸下重担的表情。”中心的职员也说:“本来是个好孩子。完全没有被社会污染过,母亲对他来说是绝对的存在。然而,和坏朋友的相遇后,他就变得觉得照顾幼儿是种重担。”

已经死亡的次男与三女,因为没有户籍,没有办法拿到火葬许可。母亲A子在8月9日,向丰岛区役所提交了5个孩子的出生证明,与2个孩子的死亡证明。

8月10日,长子因伤害致死与尸体遗弃罪,被东京地检交至东京家裁。“整个事故缘起于母亲,长子有接受教育的必要”。因此特例,没有送去少管所,而是送去儿童福利机构的教护院,接受教育。两个妹妹,也被送到别的保护机构。

另外两个少年犯被送上少年法庭,但由于不到刑事责任年龄,交由巢鸭署辅导。一说其中的主犯被保护管束。

10月26日,母亲A子因“逃避养育自己子女的麻烦,不负责任,任性自私、毫无自觉地犯罪。将其认定为三女之死的远因也不为过”,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缓刑判决,是由于母亲A子发誓要和浦安市的同居情人结婚,然后好好照顾孩子,法官出于再给一次自力更生的机会考虑,给出的温情判决。

事件最终最终的结局是,母亲领回了长女和次女,与自己一起生活。而长子,消息不明。

 6 ) 阴翳里的明亮调子

看了十分钟《无人知晓》,就知道是枝裕和是我爱喝的那杯茶,和小津和阿孝咕他们是一国的,虽然风格上有轻微的差异。

家庭生活,简单的人物关系,极简的对话,平平静静地把创痛剧深的故事讲出来。本来以为会很压抑的片子,却始终有一种阴翳里的明亮调子,不时响起的淡淡明快吉他声,画面里也多是自然光,总有晴天好太阳。

松散的情节,很多漫不经心的镜头随便扫,却一点点在细微处把力量积聚起来。但最后又不会爆发出来,而是把伤恸慢慢消解掉,恢复常态,但是蕴藏在影像里张力,观者绝对已经接收到了。这种说故事的方式非常厉害,和我昨天抄的那段话里“川流的姿态”有异曲同工的意思。有太多太好的细节,平滑顺畅地戳在心上,没办法一一描述,看过的人自然会懂得。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反正我这种细节主义者很吃这一套。

电影里的孩子,先是被藏匿继而被抛弃,简直比八点档剧情还悲惨,但你看见的却是大多数时候他们坦然自得地接受着一切,出门逛一次便利店就可以快乐无比。只是偶尔的惶恐、偶尔的思念,就算山穷水尽饥饿难耐时也保有一份尊严。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四个孩子哭泣过,甚至最小的孩子意外死去时,哥哥只是默默地给她买了最爱吃的巧克力,“带”她去机场看飞机掠过天际。整个片子唯一出现的眼泪,是在刚搬到新家的某天清晨,母亲在睡梦中眼角垂下的一滴泪。被最大的阿明看到了,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原谅。在这个奇异的家庭中,他早就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以一个少年的方式做了所有他能够做到的努力。柳乐优弥把这个早熟的男孩子演得根本不像在演戏,所以他打败梁朝伟拿嘎纳影帝是应该的。从等待到无望,孩子们最终都知道母亲不会再回来了,但还是要好好活下去,像阳台上种在泡面碗里的绿色植物一样,活下去。前路如何,no body knows.

日本文化里对于阴霾的东西似乎特别有包容性甚至上升到审美的高度上,暴力或者变态,很多小说和电影里都有表现。但无论怎样悲惨不堪,却还是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这又是他们的艺术作品最能够打动人的地方。因为阴影是绝对的,任何人都无法回避都可能经历,但是使生命温暖起来的方式却有很多种,比如电影里的老大始终不肯报警求助,坚持四个人要在一起,不能分离。靠在一起便是弱小的他们获取温暖和力量的唯一方式。等待温暖的过程也可以是充满希望的,现实世界再冷酷,却还是会给人维持生命的梦和营养。就像我热爱的吉本芭娜娜,她的小说里永远诉说着同一个主题:生命的过程是疗伤。

其实,有时候看电影的过程是对照,从别人的伤痛对比出我的幸运抑或映照出你的影子.

 短评

为什么一部如此沉重哀伤的电影,要用如此平淡甚至轻快的笔调来描述?无法上学、无人疼爱、停水断电、缺衣少食,甚至最后面临死亡。但是不是日复一日的生活会让我们变得麻木?亦或者是变得坚强。一人でも生きている。

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家中早已经没有了妈妈,生活早已经很拮据,水电早已经停了,今天吃过的泡面汤要留作明天拌饭,喜爱画画就画在水电停用通知单上,从公园偷水饮用,把摔死的妹妹埋掉......这一切,都没有人知道

4分钟前
  • 海獭
  • 力荐

对于成人世界的不信任在电影中几乎无处不在——妈妈,爸爸们,房东以及房东太太,便利店的店长,援助交易时的男人……

9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艾小柯写的:两个十几岁的孩子,白衣服上沾了泥巴,迎着微曦的曙光,在空旷的早晨一语不发的从黑暗走向黎明,耳边响起的是《珍宝》的歌声:“姗姗来迟的春光,让人深吸一口气……我逐渐成长,没有人可以亲近……”——这段情节最美了

12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真是可爱的孩子啊。从《距离》之后,是枝裕和的电影就越来越生活化,有些纪实的风格,琐碎的生活细节,两个小孩甚至算不上表演,即兴发挥的表演也让这部电影充满了生活气息。更难得的是,面对这种狗血的题材,是枝裕和却并没有煽情和大喊大叫,只是让所有角色一起忍耐、承受着,连同观众一起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意识到yuki已经死掉的那一刻,我一连说了十几个shit。难过却哭不出,像是被谁狠狠打懵了,完全不知该如何反应。

16分钟前
  • Mia
  • 力荐

初工作时认识一位同事,有次一起出差时他忽然对我说起,他从小是被遗弃的孤儿,曾在垃圾堆捡废品为生,那是个夏天,他说话时常走在我前面,白衬衫上有星点的汗印。昨夜看此片,明在午夜霓虹中奔跑的身影,又让我想起他那件刺眼的白衬衫,一瞬间心酸莫名。这些,都是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真实的人生啊。

19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埋葬妹妹时,黑暗中特写哥哥微微颤抖的手,那是一双12岁男孩的小手,它将土慢慢撒到箱子上。死亡的主题再次让人动容。真正理解的生命的人不会在死亡面前别过头去,真正勇敢的人即使在不断的失去中也能找到安顿自己生命的力量,但当这种坚韧出现在这些无人知晓的孩子身上的时候,却只让人感到生之残酷

22分钟前
  • susiehan
  • 力荐

身为人母居然能无耻到这个地步也算奇观一件

26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我的平常生活就是他人的幸福

27分钟前
  • 暗中清醒
  • 力荐

还是喜欢早期的是枝裕和,不带煽情的写实就像扎进心脏的一根针,让人刺痛到无解。少年柳乐优弥的眼睛太传神了,像是有很多话、又像什么也没说,担当得起戛纳最年轻影帝。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明明有光,光裡卻有無盡的暗。無語卻哀傷,是結束那一刻最真實的感覺。

37分钟前
  • 愛永
  • 力荐

男孩一次也没有掉过泪,你看见了吗。

38分钟前
  • It's OK
  • 推荐

两个多小时一直是非常压抑,却找不到释放情绪的出口——就像里面的孩子一样,从黑暗到黎明的机场,生死的告别也未有一滴眼泪。(当然那首歌的歌词太残酷了)无人知晓,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属于每个人的最平常的生活也是他们不敢奢望的宝物。细节好美啊,是枝裕和真是。。。唉。。。

4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寂寞放入时间,死生藏进四季。你怎么不来玩了?问出的都是寂寞离散;这就算告别吗?道尽的皆是生死喜悲。泡面桶种下了盛与衰,行李箱藏匿着生与死。头发长了蜡笔短了,寂寞随季节更迭;灯泡暗了蜡烛亮了,生命与时光流转。日复一日无所事事,只好承载思念。最好的一次是枝裕和,最残忍的一场成长悼念。

44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可能是我看过最压抑的电影了吧 在明亮的空气中绝望却找不到出口

45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看完以后,也还是沉默,没有煽情的眼泪,没有明显的愤怒,就和这部电影一样,平静的说一个难过的故事,但没有一个人流泪,甚至连埋怨都没有。被抛弃真的很可怕。

47分钟前
  • 半袖
  • 推荐

为什么可以把抛弃和压抑拍得这么美,这么安静。小小的生命被装在箱子里,带进这个家,最后又被拖了出去,连同箱子一起埋葬,无人知晓。“单亲妈妈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吗?” 希望世上不要再有问出这样残酷问题的母亲,既然将无辜的生命带来世上,请守护他们到底吧!

50分钟前
  • 37°2
  • 力荐

难受死了。用这种小清新风格表现如此悲凉的故事,心在流血,欲哭无泪。片中仅仅出现了一滴眼泪,还是狠心的妈妈的。最可怕是“真实故事改编”几个字。

54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力荐

四个孩子的求生记录,讽刺地展示了在文明社会中,文明就在身边崩溃却无人知晓的一面。很流畅,一点都没有炫技的意思,所有手段都是为了故事服务。服装和道具的变化营造出了一户人家生活崩裂的过程,让人心悸。柳乐优弥后来长裂了。娃娃音的江原由希子扮演遗弃孩子的自私妈妈,很是贴切。

58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