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往事

喜剧片美国2019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玛格特·罗比,埃米尔·赫斯基,玛格丽特·库里,蒂莫西·奥利芬特,茱莉亚·巴特斯,奥斯汀·巴特勒,达科塔·范宁,布鲁斯·邓恩,麦克·莫,卢克·贝里,戴米恩·路易斯,库尔特·拉塞尔,阿尔·帕西诺,玛雅·霍克,西德妮·斯威尼,哈莉·奎恩·史密斯,达蒙·海瑞曼,凯特·贝兰特,洛伦扎·伊佐,迈克尔·马德森,拉莫·威利斯,斯科特·麦克纳里,小克利夫顿·克林斯,维多利亚·佩德雷蒂,吕蓓卡·盖哈特,佐伊·贝尔,莱斯利·贝加,瑞贝卡·瑞滕豪斯,萨曼莎·罗宾森,莉娜·邓纳姆,德瑞玛·沃克,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剧照

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2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3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4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5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6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3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4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5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6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7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8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9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1 20:19

详细剧情

  故事在1969年瞬息万变的洛杉矶展开,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嬉皮文化盛行,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瓦解,新的好莱坞明星纷纷崛起。电视明星里克·道尔顿(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饰)与他长期合作替身搭档克里夫·布斯(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如何在逐渐陌生的娱乐圈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正力图扬名电影圈,却发现这个行业早已不是他们想象的样子了…… 这是昆汀自编自导第9部影片,汇集星光闪闪的卡司与交错的情节,纪念好莱坞不再复返的黄金年代。

 长篇影评

 1 ) (伪)认真严肃地讨论下对李小龙的描绘有没有问题?

10/19更新:

众所周知,本片原定于10月25号在国内公映,结果突然取消了... 外媒The Hollywood Reporter发布所谓独家新闻声称,某不能透露身份、但和负责本片大中华区发行的博纳影业及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关系密切的信息源表示此举是因为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直接向广电总局“上诉”,要求广电总局修改片中对其父亲的描绘。原话如下:

According to sources close to Bona and China's Film Bureau, Bruce Lee’s daughter, Shannon Lee, made a direct appeal to China’s National Film Administration, asking that it demand changes to her father's portrayal. //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china-cancels-release-tarantinos-once-a-time-hollywood-1248652

昆汀的描绘固然有问题但利用审查制度来要求公权力修改这个描述则是另一回事(如果我们假定此报道的言论属实)。对于此事,我有看到一些不同的观点,比如有人认为,这个“上诉”行为本身真的有些讽刺。如果我们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应该相信我们的观众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有人认为,李香凝运用现有的制度维护自己父亲的名誉和形象无可厚非。外媒的后续报道说博纳影业四处斡旋(毕竟要少赚多少¥¥¥啊),希望昆汀做出让步进行修改,预料之中,昆汀拒绝了。

(注:越来越觉得此事值得讨论的点太多了,比如导演本人的言论自由..)

10/17更新:

已删除人身攻击的评论,拜托大家文明讨论

8/18更新:

说昆汀只是在戏谑的人可以看下这个新闻://m.huffpost.com/us/entry/us_5d55a322e4b0d8840ff01357?test_ad=readmo_test

(感谢豆友@心猿意马的告知)

文中提到,昆汀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争议做了一些回复,说了如下原话:

“Bruce Lee was kind of an arrogant guy.” “The way he was talking, I didn’t just make a lot of that up. I heard him say things like that, to that effect. If people are saying, ‘Well he never said he could beat up Muhammad Ali.’ Well, yeah, he did,” he said before misattributing a quote to the legend’s wife. “Not only did he say that, but his wife, Linda Lee, said that in her first biography I ever read. She absolutely said that.”

也就是说,昆汀声称李小龙绝对说过自己可以击败拳王阿里,并且他是个傲慢自大的人,且说自己读过的第一本传记就是李小龙妻子所写的李小龙传记,其中也提到了此事。然而昆汀要么记错了要么是在撒谎,因为传记中引用了一位评论人说的话,内容是“those who watched [Bruce] Lee would bet on Lee to render Cassius Clay senseless”,意即评论人说观众看了李小龙的表演,可能会打赌他能把拳王阿里打到失去知觉。这根本是两码事。

(以下为8月初写的原文)

----------------------------------------------

几天前在Mountain View的一家影院看完这部期待已久的作品,看完后和朋友关于片中对李小龙的描绘产生了意见分歧。显然,昆汀(和所有其他人一样)有表达自由,他想怎么表现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是他的自由,这里也没有上升到侮辱、侵犯名誉权的程度,同时,戏谑历史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比如《无耻混蛋》里让第三帝国的领导者们在电影院里灰飞烟灭。那么这有什么问题呢?

Q: 你是不是昆汀黑?

A: 不是昆汀黑,已经看过他的所有长片,比较喜欢《低俗小说》和《无耻混蛋》,但也不是他的脑残粉。

Q: 戏谑历史不行吗?

A: 行,然而希特勒的恶行人所共知罄竹难书,戏谑的版本里让他在电影院灰飞烟灭岂不大快人心?但是将一个一直遭受种族歧视、一直避免挑衅别人但一直被challenge的华裔英雄,戏谑成一个狂妄自大而后被白人主角轻松打得满地找牙并且伴以一种诡异的喊声就有问题了。(注:真的很难描述这种声音,想象一下用绵羊音发出大多数武打片里主角挥拳之前会喊的hey ho ha。有外网亚裔作者表示这种声音是ta小时候走在街上时,种族主义者会朝ta发出的声音)

Q: 这段是不是白人主角(Brad Pitt饰演的替身演员Cliff)一边在给老板修天线时的白日梦?“我在梦里打得李小龙满地找牙”有什么不行?

A: 这段应该不是梦,而是一段回忆。Cliff之前曾惹恼了一个选角导演Randy,而且Randy的妻子一直坚信Cliff杀了自己老婆并且还逃脱惩罚(不知真伪),在片场,Mike Moh饰演的李小龙正夸夸其谈着自己可以把拳王阿里打瘸,Cliff听到后笑了,之后李小龙说你笑什么笑,之后几番挑衅两人打了起来,第二轮Cliff把李小龙摔在Randy妻子的车上。之后画面回到屋顶,这段应该是Cliff的回忆。

Q: 你看影评最后Cliff确实很能打啊,如果这么一个人真的存在,他和李小龙打起来确实可能打得他满地找牙。

A: 嗯,这个论断有些道理,但我觉得将李小龙刻画成一个狂妄自大随意挑衅别人的人依然是有问题的,更别提那绵羊音hey ho ha,贡献了全场90%的笑声,真的心酸

Q: 话这么讲,但昆汀应该没有恶意吧?毕竟你看他在《杀死比尔》里都让乌玛瑟曼穿李小龙标志性的黄色套装了,而且他应该很崇拜中国功夫吧

A: 他应该确实是很崇拜中国功夫,但正如李小龙的女儿Shannon Lee所说,(which I totally agree with):

“I have always suspected that [Tarantino] is a fan of the Kung Fu genre and a fan of things that kick ass in cool and stylish ways, which my father certainly did,” she told Variety. “But whether he really knows anything about Bruce Lee as a human being, whether he’s interested in who Bruce Lee was as a human being, whether he admires who Bruce Lee was as a human being, I’m not really sure that I have any evidence to support that that would be true.”

退一步说,如果昆汀确实没有恶意,但在事实上造成了矮化李小龙的效果,那么这依然是有问题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是亚裔的歪果仁对李小龙的了解其实很少,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是人所共知的。举个例子,我的亚裔朋友在万圣节时穿着李小龙标志性黄色套装,带着双截棍去同学举办的派对,派对上大约有100个平均年龄30岁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美国人,除他之外没有亚裔,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在扮李小龙,只有一些人问你是不是在扮《杀死比尔》里的乌玛瑟曼。

Q: 那又怎样?昆汀又没有义务向所有人展示一个接近真实的李小龙!

A: 你说的都对:) 他是没有义务,但我们作为观众,总有权利批评。

Q: 现实中波兰斯基曾经怀疑过是不是李小龙杀害了自己妻子等众人,这可能是昆汀用戏谑方式告诉人们这肯定不是真的呀

A: I think I've had my fair share of the word "戏谑' today. 现在早已没人这么怀疑了

Q: 人们把李小龙神话了,好像他无坚不摧战无不胜,这个场景正是想展现他作为人的一面。(还真有人这么认为,或者是PR团队写的稿吧...)

A:(友好地)不是很能理解这个逻辑,麻烦您再说一遍:)

Q: 你为什么这么玻璃心?能让亚裔出现在银幕上,已经是一种进步了,你管这么多干嘛?

A: I can't believe I'm hearing this. 都9012年了。一味地忍让是没有用的。

好的,现在轮到我发问了。

Q: 昆汀是不是敢用类似手法描述一个非裔美国人英雄?为什么片中其他人(那帮hippie除外)都被温柔以待,只有李小龙被描绘成这样?为什么Sharon Tate去电影院看自己演的电影时,给我们看的唯一片段又刚好是她轻松击倒Nancy Kwan饰演的一个角色的片段?(Nancy Kwan/关南施是又一个早年在好莱坞闯荡的亚裔(混血))

A: Er, er, I don't know... Maybe there's an explanation for all of these...

让我们友好地意见相左。

参考资料:

//www.inverse.com/article/58066-once-upon-a-time-in-hollywood-bruce-lee-scene-explained

//www.vulture.com/2019/08/on-bruce-lees-character-in-once-upon-a-time-in-hollywood.html

//nypost.com/2019/07/20/heres-why-roman-polanski-thought-bruce-lee-killed-sharon-tate/

//www.scmp.com/sport/martial-arts/kung-fu/article/3020578/bruce-lees-legacy-flushed-down-toilet-quentin-tarantino

//www.yahoo.com/entertainment/once-upon-a-time-in-hollywood-inside-the-controversial-bruce-lee-scene-215848391.html

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8212/36645/36728/2734893.html

//www.huffpost.com/entry/bruce-lees-daughter-quentin-tarantino-could-shut-up-about-his-depiction-of-her-dad_n_5d55a322e4b0d8840ff01357?test_ad=readmo_test

//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china-cancels-release-tarantinos-once-a-time-hollywood-1248652

//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quentin-tarantino-wont-recut-once-a-time-china-1248720

 2 ) 科普:《好莱坞往事》致敬的电视电影,现实事件和有趣的小细节

在电影开头,莱昂纳多饰演的Rick Dalton所主演的《Bounty Law》一部虚构的50年代末西部电视剧。这个虚构剧的灵感来源于50年代和60年代的一系列西部电视剧,包括根据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 拍摄于1958年至1961年间的西部电视剧《Wanted: Dead or Alive》和拍摄于1957年至1962年间的《Maverick》。后者的主演詹姆斯·加纳(James Garner)在这个系列前三季拍摄结束后也转战大银幕,和史蒂夫麦奎因共同出演了1963年家喻户晓的二战电影《胜利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Rick的故事很多都借鉴了这一时期诸如麦奎因和加纳的各个影星的人生经历。

《Wanted: Dead or Alive》海报

史蒂夫·麦奎因

《Maverick》海报

詹姆斯·加纳

《胜利大逃亡》

两人在电影中出镜

《胜利大逃亡》也在电影之后的剧情中出现,而Rick在昆汀宇宙中还曾为该片试镜。Bounty Law中还有一个小彩蛋,那就是昆汀的御用配角迈克尔.马德森(Michael Madsen)短暂的出现在了剧中。

电影中Rick试镜就是这一段剧情

迈克尔马德森

之后当Rick在餐馆里和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制片人Marvin Schwarz交谈时,几个闪回片段交代了之前Rick拍摄过的一些电影电视内容,其中那部大肆虐杀纳粹的虚构电影《14 Guns of McClusky》的灵感来源很大程度上是基于1961年的《纳瓦隆大炮》(The Guns of Navarone)和1968年的《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两部片子都是60年代家喻户晓的二战电影,也都讲述了深入敌后大杀特杀纳粹的故事。

《纳瓦隆大炮》海报

《血染雪山堡》海报

其中《血染雪山堡》的主演便是大名鼎鼎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而Rick的故事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伊斯特伍德现实中的职业发展启发。东木老爷子当年也是因为发展前景被电视剧所束缚,而自己也已经过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期,1959-1965年他一直在拍摄一部名为《Rawhide》的西部电视剧,戏路没有拓宽,而且继续在电视界发展的空间已经很少了。

那时候尚属小鲜肉的东木脸上还略带稚气

因此东木选择了在1964年前往意大利与赛尔乔·莱翁内(Sergio Leone)共同拍摄了垂名青史的《镖客三部曲》(《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黄金三镖客》)。这个系列不光开创了“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的里程碑,东木所塑造的冷面硬汉形象也成功地为他打开了电影生涯的大门,成为了好莱坞的一段佳话。片中不光能听到Rick对意粉西部片的调侃,影片中Rick之后的职业发展(也跑去意大利拍西部片)也多多少少映射了东木的影子。

赛尔乔·莱翁内

《镖客三部曲》海报

意粉西部片也在这一时期成型,与之前美国西部片那样将牛仔塑造成高大上的完美形象不同,意粉西部片中人物不再是善恶分明,而是游走于道德边缘的灰色地带,没有传统上的正面角色。故事也大多发生在美墨边境。反英雄、反主流、反乌托邦是意粉西部片的最大特点,剧情上也更加暴力黑暗。

至于片中Rick戴着眼罩火烤纳粹的情节,不光有昆汀对自己《无耻混蛋》最后一幕火烧剧院的致敬,这个眼罩也是对卡朋特1981年的经典作品《纽约大逃亡》(Escape from New York)中主角Snake的致敬,毕竟《纽约大逃亡》的主演库尔特·拉塞尔(Kurt Russell)也出现在了本片当中。

《无耻混蛋》火烧剧院一幕

《纽约大逃亡》海报

片中的主角Snake,电影史上最著名的独眼龙之一,他的形象也直接启发了小岛秀夫和游戏《合金装备》

库尔特·拉塞尔

此外,Rick在电视上又扭又跳的节目片段也是有现实原型的,这是65-66年期间播出的一档名为《Hullabaloo》的音乐综艺节目,播出期间曾经邀请了不少诸如滚石那样的大咖登台演出。

Rick在片中参加节目的片段,演唱的歌曲是Jim Lowe (1956) 的"The Green Door"

滚石乐队参加节目的截图

之后开车回家的戏码也是暗藏不少惊喜。首先Rick开的车很有讲究的,是一辆1966年的凯迪拉克轿跑Coupe DeVille,和《落水狗》中金先生(由迈克尔马德森饰演)的车不光型号一致甚至颜色都是一模一样。

1966 Coupe DeVille

影片中Rick的Coupe DeVille

《落水狗》中的Coupe DeVille

金先生,迈克尔马德森饰演

布拉德皮特饰演的Cliff在路上遇到曼森家族的女孩pussycat的时候,背景音乐是1967年的电影《毕业生》中的一首名为Mrs. Robinson的插曲。《毕业生》的剧情本身就是讲述了年轻人和长辈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关系,结合到之后剧情中Cliff和pussycat之间暗暗的化学反应,放到影片中这部分作为背景音乐可谓是神来之笔

歌曲链接: //music.163.com/#/song?id=5057901

《毕业生》

Mrs. Robinson

在看到邻居是波兰斯基之后,Rick感叹道:“这是拍了《罗斯玛丽的婴儿》(Rosemary's Baby)的那个波兰斯基!”在这简单讲一讲罗曼波兰斯基。出生于波兰的波兰斯基正是靠着1968年的《罗斯玛丽的婴儿》一炮而红,跻身好莱坞当红商业片导演的名列。而在这3年之前,在他指导拍摄《天师捉妖》(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期间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莎朗泰特 (Sharon Tate),此时泰特还正在与她自己的造型师杰伊塞布林(Jay Sebring)处于热恋中,无奈波兰斯基横刀夺爱,泰特便甩了杰伊(分手后杰伊依然是泰特的密友和化妆师)与波兰斯基迅速坠入爱河。这段狗血三角恋也在之后的花花公子派对上借影片中的史蒂夫麦奎因之口介绍给了观众(当然要吐槽一下昆汀犯了一个史实错误,花花公子别墅是1971年才被买下的,影片中1968年就开了派对)。

《罗斯玛丽的婴儿》,讲述了女主怀上魔鬼的孩子的故事,60年代恐怖片的巅峰代表
《天师捉妖》海报,挺搞笑的电影,值得一看
片中的波兰斯基和泰特
没有分手前杰伊赛布林和泰特的合影
1968年尚未买下Playboy Mansion的休·赫夫纳只有一档叫做《Playboy After Dark》的综艺节目
1971年才正式买下的Playboy Mansion

两人1968年结婚并于当年怀孕,波兰斯基也为怀有身孕的老婆购置了位于好莱坞茨埃罗大道10050号的豪宅(之后曼森杀人案的地点)。影片中二人还没来到好莱坞多久,但凭借着《罗斯玛丽的婴儿》已经是好莱坞炽手可热的红人了。而之后二人出席的花花公子派对上,还有一幕泰特牵着闺蜜跳舞的情节,其中一个和阿黛尔一样胖的女人是当时的美国流行乐手“Mama Cass” 卡丝·埃利奥特(Cass Elliot),坊间有传闻正是此人在一个派对上将泰特引荐给了查尔斯曼森,从而导致了之后的血案。

电影拍摄结束后二人成婚,片中波兰斯基穿的礼服正是照片中波兰斯基现实中穿的衣服
现实中的茨埃罗大道10050号,也是曼森惨案的发生地
片中的Mama Cass
现实中Mama Cass的形象,1974年死于肥胖引发的心脏衰竭
Mama Cass曾经组成的乐队, The Mamas & The Papas,著名的California Dreamin'就是他们演唱的

之后那一段Cliff与李小龙颇有争议的打斗闪回戏,从服装和道具上来看该片段的背景应该是基于在66-67年李小龙拍摄《青蜂侠》期间,那时候初来乍到的李小龙也刚刚开始在好莱坞一展拳脚,最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动作巨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的细节那就是在之前Rick和制片人Marvin交谈时,Marvin提到过Rick曾参演过《蝙蝠侠》的电视剧,在1967年青蜂侠被砍之前,两部剧曾经有过联动剧集,也就是说,片中不光Cliff,就连Rick都可能已经与李小龙打过照面了,或许这场打戏背后暗藏的设定或许就是两部戏联动拍摄的期间!可以说这些种种细节实在太值得玩味了。

《青蜂侠》
青蜂侠和蝙蝠侠的联动剧集

当然,在这个片段里昆汀也玩起了自己以前电影中的梗,片段中出场的特技负责人Randy正是由库尔特·拉塞尔饰演的,这也和他之前在昆汀的另外一部2007年的电影《死亡证据》(Death Proof)中饰演的特技车手杀人狂麦克的职业不谋而合,而饰演他妻子的佐伊·贝尔(Zoe Bell),现实中不光自己就是个女特技演员,在《死亡证据》的结局中更是本色出演自己并最后杀死了麦克,昆汀的角色安排是相当有意思了。

库尔特·拉塞尔饰演的Randy
佐伊·贝尔饰演的Randy的妻子
《死亡证据》海报
库尔特片中饰演的特技车手杀人狂
片中饰演自己的佐伊贝尔
结局佐伊贝尔在车顶的戏

关于Cliff被怀疑杀妻的人物设定也是有现实原型的。1981年美国影星罗伯特·瓦格纳(Robert Wagner)曾被指控在游船上谋杀了自己的妻子娜塔莉伍德(Natalie Wood),但因为证据不足最后调查以意外溺水为结论草草收场。之所以认为昆汀是受该事件启发的主要原因是片中Cliff的老婆也叫娜塔莉,而且昆汀也亲口承认瓦格纳出演过的1969年的电影《两对鸳鸯一张床》(Bob & Carol & Ted & Alice)对他本人的摄影风格影响深远。此外,红泳衣加鱼叉的镜头也总让我想到1965年的《007之霹雳弹》(Thunderball),或许这也算是昆汀的小致敬吧。

瓦格纳和老婆娜塔莉
《两对鸳鸯一张床》海报
《霹雳弹》海报

Rick在片中接拍了另一部西部电视剧《Lancer》,这个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电视剧,于68-70年之间播出。Rick饰演的角色是根据原版电视剧中乔唐贝克(Joe Don Baker,这个老哥也是西部片的常客,曾出演1972年的《豪勇七蛟龙》,也在《007》系列中当过配角)饰演的反派 Day Pardee改编而来。

《Lancer》海报
乔唐贝克饰演的Day Pardee
片中Rick饰演的Caleb DeCoteau,和现实原版造型极其接近
乔唐贝克在《豪勇七蛟龙》的形象
乔唐贝克在《007黄金眼》中的形象

之后Cliff第三次撞见pussycat并被她带到曼森家族的据点-- Spahn 农场的这场戏也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内容。首先片中关于这个农场曾经用于拍摄西部片的各种介绍都是真实的,49-56年红遍美国的西部英雄剧《独行侠》(Lone Ranger)就是在此取景。农场的主人George Spahn 1953年买下这个农场,但是随着自己失明丧失了活动能力,为了能继续打理农场,Spahn允许曼森家族入住农场,以劳动和提供性服务作为免除租金的条件。而电影中描述的骑马游业务也是现实中农场的主要经济来源。

《独行侠》剧照,此剧还有一版德普主演的电影版,极其垃圾
现实中农场的照片
曼森家族进入农场后的照片
农场主George Spahn

在这段戏中可能会有人奇怪达科塔范宁怎么是一个没几场戏的龙套,但她饰演的“Squeaky” 丽奈特·弗洛姆(Lynette Fromm)这个角色现实中则大有来头。现实中“Squeaky”作为女孩们的领头人一直是曼森家族的左膀右臂,曼森被逮捕后她因为没有直接参与对泰特一家的谋杀案因此躲过一劫,但还是在70年代因为试图谋杀美国总统福特被捕入狱(失败的原因是忘记上弹了,笑死),直到2009年才刑满出狱。至于她的外号是农场主Spahn取的,因为在她和Spahn啪啪啪的时候腿间总会发出吱吱的声音。。。。。

年轻的时候还长得挺水灵的,经过岁月的摧残也是人老珠黄了

泰特逛街的剧情中,当她进入了一家图书店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1941年《马耳他之鹰》古董的复制品。

马耳他之鹰电影中的形象

她来到电影院(这家电影院貌似也很有历史,但我只在GTA5里驻足过,有详细的介绍以后补充)观看自己1968年出演的《风流特务勇破迷魂阵》(The Wrecking Crew)。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放映的《迷魂阵》原片片段里昆汀并没有使用特效将泰特的脸换为电影中饰演泰特的玛格特罗比的脸,所呈现的剧情便是如同梦幻一般奇妙:一位女演员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扮演着另外一位女演员,穿越回半个世纪前的好莱坞,在银幕前观看着自己出演的角色在现实的银幕中扮演的角色绽放光彩,可以说这是昆汀向电影业的老前辈致敬的最有意思的方式了。

游戏中电影院的形象

《迷魂阵》海报

原片中泰特的形象,昆汀并没有在电影中用数字手段替代她的脸

而一个隐藏更深的彩蛋则是电影里所放映的《迷魂阵》的那场打戏也是李小龙亲自指导的。这里的一个闪回片段也展现了李小龙作为武指与泰特互动的桥段。现实中泰特和她的前男友杰伊都是好朋友,正是杰伊在1964年的空手道锦标赛上与李小龙相见以后才将李小龙引荐给好莱坞,并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青蜂侠》的拍摄,让李小龙的事业在好莱坞开始腾飞。虽然一开始昆汀对于李小龙的塑造有些过火,但这些小细节还是能体现出昆汀作为李小龙骨灰粉过硬的知识储备。

Rick和Cliff回到家中看电视,Rick客串的剧集《The FBI》现实中也是真实存在的,这是一部在65-74年间播出的犯罪剧,Rick出演的剧集"All The Streets Are Silent"也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情节,拍摄角度,一切都完美还原了原版内容。Rick在剧中客串的角色Murtaugh现实中由伯特·雷诺兹(Burt Reynolds,曾经出演过成龙1981年的电影《炮弹飞车》)扮演。

《The FBI》海报
伯特·雷诺兹在真实剧集中的形象
Rick在昆汀宇宙中的形象
伯特·雷诺兹
《炮弹飞车》海报

之后Rick来到意大利的剧情,便是一波对意粉西部片和意大利山寨谍战片的致敬和戏谑了。Rick参演的第一部虚构的意粉西部片《Nebraska Jim》名字应该是致敬史蒂夫麦奎因1966年的西部片《万里歼仇》(Nevada Smith),海报的设计也很明显参考了意粉西部片元老赛尔乔·莱翁内那经典的镜头运用(从背后拍摄腰间枪袋)。

《万里歼仇》海报
意粉西部片决斗时的经典镜头角度

而且这部虚构的电影制作人是另外一位传奇意粉西部片导演塞尔吉.奥科布奇(Sergio Corbucci),他曾在1966年制作了《奇侠荡寇志》(Navajo Joe,这部电影的主演也是上面提到的伯特·雷诺兹,可以说昆汀换着花样在致敬他所喜爱的演员们)被誉为当时最血腥的西部片,在西方影坛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印第安人在部落被匪帮屠杀后复仇的故事。“Nebraska”则来源于1966年的另一部意粉片《Ringo del Nebraska》。

塞尔吉奥科布奇,意粉西部片的万年老二,著名的西部片《姜戈》(Django)也是他拍的
《姜戈》海报,昆汀的《解放的姜戈》也是深受此片启发
伯特·雷诺兹片中的印第安人形象
《Ringo del Nebraska》海报

Rick也出演了同样由柯布奇指导的意大利山寨谍战片《Operazione Dyn-o-Mite!》。这部虚构电影很显然是受同样由塞尔吉现实中拍摄于1967年的《Death on the Run》启发,这部片子也算那个时代意大利电影业借着007掀起的谍战风潮出品的山寨电影的典型代表。海报中Rick的穿着和现实中电影主角Jason的穿着一模一样(亮色鸭舌帽+黑色夹克)。甚至连那场追车戏都是昆汀直接从电影中搬出来,只不过用数字技术将主演的脸换成了小李子。该片的意大利名字灵感有可能来源自1966年同样是意大利拍摄的恶搞谍战片《Kiss the Girls and Make Them Die》,这部电影拍摄期间的代号是“Operazione Paradiso”。

《Death on the Run》海报
片中主角形象,同样的鸭舌帽,黑色夹克
片中驾驶汽车飞过桥的片段,昆汀原封不动把这段追车戏摘了出来二次创作

《Kiss the Girls and Make Them Die》海报

片中Rick的第二部意粉西部片《Uccidimi Subito Ringo, Disse il Gringo》(英文Kill Me Now Ringo, Said the Gringo)灵感来源自另外一个意粉西部片系列:1965年的《瑞格之枪》(A Pistol for Ringo)和《金枪客再闯鬼门关》(The Return of Ringo)。而Rick最后一部《Red Blood, Red Skin》屠杀印第安人的内容则是受到于1970年拍摄的《Land Raiders》剧情的启发。

《瑞格之枪》海报

《金枪客再闯鬼门关》海报

《Land Raiders》海报,这是一部极其受争议的电影,片中印第安人以反派的形象示人,美国社会对原住民根深蒂固的歧视在这一期间依然明显。至于昆汀的虚构电影《Red Blood, Red Skin》的海报因为涉及种族要素目前在网上找不到

 3 ) 对电影爱的越深,你会哭的越痛

在看完电影的24小时内,我一直在反复思考,我为什么被感动。

首先要声明,我并不是觉得这部电影让我哭了,从而觉得是部好电影 (你肯定听出我的讽刺了),而是真的觉得这部电影太好了,所以真的感动了。引用桃桃的话说,是给影迷的礼物!而且是一想起来,就很感动,就想哭的那种……

让我冷静一下,说说为什么,跟大家一起找找共情

(不含最后30分钟的剧透,个人也不觉得这部电影只有最后30分钟精彩)

这部《好莱坞往事》,在真实事件时隔50年后,作为昆汀的第九部,也是他最半自传性质的作品。就像是他对于好莱坞那些过往的惊鸿一瞥,也是他最谦逊,最温柔的一部作品。

作为建立了独特风格的电影大师,也作为有着全球影迷基础的导演。昆汀不需要用力过猛,也不需要讨好观众,他只需要把自己想说的,放在一个人温柔的故事里,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那个曾经的功夫小子,早已成为了一代宗师。在好莱坞电影这个行当里,弹指一挥间,昆汀用三分力到,就可以带着观众,穿梭在好莱坞风情,经典类型片,时代画卷,欲望与金钱里,深陷不能自拔。一切都那么的熟悉,一切又充满了自嘲,一切又那么悲伤。

1969年的好莱坞山,全世界的名人,有钱人,艺术家都来到这里淘(定)金(居),注意一定要是定居!莱昂纳多饰演的 Rick 在影片的一开头,就指出了租Condo和买房子的区别。也就是房子买在好莱坞山,才算“好莱坞人”!

之后就可以像做梦一样,跟波兰斯基做邻居了!这场来自昆汀的电影梦,正因为其不可改写的过去,而更加令人悲痛。这片子最昆汀的地方,也是故事的内核,他创作出了一个在好莱坞奋斗的代表人物,让他代替自己,也代替所有影迷,在电影里拯救了心中最仰慕的大英雄!也许是波兰斯基,也是更多不应该受到伤害的艺术家。

电影的时间跨度不到一年,将所有的符号元素都混杂在一起:电影,电视,明星,派对,大佬,嬉皮士……甚至在影片结尾彩蛋,还恶搞了一把广告!当电视剧统治了大众,电视广告的时代就不远了!

戏里戏外的拆解,镜头背后你的发现了吗?

前一小时里的,如果你觉得冗长想睡,大段台词不知道该看什么。那你可以关注下电影的镜头设置。除了日常的好莱坞山,驶进驶出,上山下山。那些镜头的小设计,跟随演员在车上第一人称视角,感受着好莱坞山的微风徐来。或者在片场,跟随电视剧拍摄的轨道,用特写的视角,观看李奥纳多饰演的Rick和老友的对手戏。

导演怕大家太投入,他还特意让Rick忘记台词,把观众的观看意识拉回拍摄现场,之后再跟随镜头,重来一次。不断的重复戏里戏外的人物状态,不断的把观众带入戏中戏,再让观众清醒过来,去体会那种好莱坞的造梦瞬间,给你展示电影这个魔术的秘密和魅力。

影片中,只占一小部分戏份的“小丑女”饰演的波兰斯基的太太Sharon。她的主要剧情,也是跟观众一起观影的同时,昆汀故意告诉你,一个演员看代电影的方式是怎样的,当时她是怎么练习拳脚的。总之昆汀这次就是要给观众们展示,好莱坞的电影人,是如何为观众们炮制大餐的!

李奥纳多的角色设置和人物光环

影片中还有大量的戏中戏的剧情,借助着一个接一个西部片、战争片的经典高潮剧情大串烧,在小李饰演的Rick一个接一个直男输出,观众拍手叫好之外,反衬的是 Rick 在现实中的焦虑。

昆汀将现实中的Rick,一早就放在观众眼前,他苦于身陷西部片的衰落,以及小荧幕的局限,非常想尝试大银幕的电影作品,但是大银幕是意大利人的天下,他只能去约意大利佬喝咖啡。

影片一上来的那场对话戏,那种沟通的失效,以及小李出来的暴怒。只要经历过那种对话的人,都可以理解,我跟你谈艺术和做事情,你跟我谈赚钱和利益,那种没由来的错位,真的是能把人给气疯!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想踹车踢墙!

每个人物都在致敬和慰问好莱坞前辈!

奥纳多饰演的Rick,让这个电影充满了情感的复杂性。观众前一秒还在享受他的火焰喷射器输出,后一秒就要跳戏他的幕后滑稽桥段。而且剧情的走向,随着Rick的演艺生涯瓶颈期到来,也越来越走向低谷。

一个电视剧演员的电影梦,最终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电影。这可能即代表,又解构了昆汀想表达的一种好莱坞人生。

Rick的口吃,让电影的基调一下子就谦卑了。在被小姑娘戏谑之后,Rick与小女孩合作的最佳表演,让观众彻底与Rick共情。

你可以深深的感受到,那一滴泪水的重量和Rick被夸奖后心中的窃喜。那种悲喜交加,痛苦与荣耀并存,那是一个人在欲望和自我实现的挣扎中,流下的血和汗。谁说西部片类型片不需要演技?!

Rick说话的障碍和银幕形象的建立,突出的也是好莱坞人最擅长的,就是利用镜头取(欺)悦(骗)观众!镜头背后的状态是什么,你永远都不知道,那些真正拍电影的人才知道。

非常喜欢影片这场戏拍摄后,众人下班的桥段,那么秩序,那么普通的收工和上车回家。仿佛刚才被摄影机拍下的精彩一幕,从未真实发生过,这些如常下班的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创造了什么样的影史奇迹!

故事里为了实现拍电影梦,Rick联姻意大利电影人,甚至是将自己“嫁”给了意大利人。Rick 拍了四部电影,娶了意大利老婆,未来就掌握在他手里吗?

那种无处不在的焦虑和前途未卜,Rick夫妇下飞机后在走廊里的慢镜头,同样的视角和画面剪辑,唤起观众对重复影像的记忆。你怎么知道当波兰斯基夫妇在电影一开始,来到美国走进机场的时候,心理正在想什么?他们对好莱坞的期待又是什么?

又有多少人,来到好莱坞人,不管怀揣着怎么样的心情,都曾这样走在这条通向好莱坞的路上。

两个角色,扮演身体和灵魂

再来说说布拉德·皮特饰演的Cliff,昆汀用这两角色,简直是脱化了好莱坞人的肉体和灵魂。一个是身在行业中的自己,那种痛苦与努力,那种遇强则强的意志,与小女孩对手戏,其实也反衬了Rick的厉害之处。

而他的替身演员,Cliff就像是一个昆汀脑子里的精神游侠。

他是Rick的朋友,司机兼保镖。是开着凯迪拉克的现代牛仔,是1969年的好莱坞独行侠。背着杀妻的传奇过往,他喜欢养狗,喜欢姑娘,但是不喜欢自己的朋友被人欺负,更不喜欢听人吹牛逼。(下图为布拉德·皮特和他的替身演员)

他总是要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ok。慰问根本不记得自己的好莱坞退休人员,那种关怀和温情,透过导演的镜头,直抵观众的心理,Cliff 就连和搭车少女“交易”也要询问对方年龄,真的是人品好到爆炸!

Cliff 作为好莱坞外围,又与好莱坞有着密切关系的人,他的日常围绕着好莱坞山,但又是山外的人。他的自由和狭义让他充满了魅力,如果Rick是电影里的英雄,那Cliff就是现实中的英雄。

所以在最后的高潮中,重头戏还是Cliff的,而Rick最后也是解决了半个坏蛋(已被Cliff重伤)的方式,还是用电影里的道具,用电影里的方式!完美的编排!昆汀真的很牛逼!

时隔50年来自好莱坞人的社会反思

回到主线剧情中,关于嬉皮士的呈现,必然也带着昆汀的个人色彩,也就是个人喜恶吧。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改编的剧情中,提到他们计划去把电影里教他们做坏事的角色都杀掉。

这是美国社会舆论也一直存在和讨论的问题,昆汀把这个叩问,不失戏剧性又合理的人替换在这里。网上是可以看到波兰斯基一家人被杀的三个推测原因的。而昆汀选择了这样的改编,通过电影,也对当下和过往的好莱坞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一些追求血腥和R级暴力的电影,是不是也有负面的影响?

而更多的潜台词,仿佛是美国人应该自己去处理好自己的文化问题,无论是反战情绪,嬉皮士群体,还是暴力影视剧对一代人的影响。

而美国的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昆汀的改编也似乎给出了答案,需要好莱坞内外的人一起解决!因为从来电影人和观众都是最好的朋友,相互依赖,相互扶持。

电影产业才能一直向前进。也就是Rick和Cliff,其实也是电影人和观众的关系,他们在面临意外之前,两人在家中看FBI系列剧,正是由Rick出演,Cliff也是他的剧迷。

昆汀的迷影梦,也是他脑海中最美好的好莱坞童话

昆汀一直在电影里表达的,就是他的个人喜好,讨厌什么样的人,他就会在电影里,把他们杀一百遍。还会让白人“服务”黑人,要说黑人超英电影,那起源应该是昆汀的电影吧!

这部新片也是昆汀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仿佛一个影迷,自己做梦,有一天我成为了拯救我最仰慕的电影偶像的人。这个梦你是不是也做过,昆汀就把这个梦拍出来了,这个梦就像一个童话,名叫《好莱坞往事》。

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有着焦虑,自谦,可爱又不失努力的电影工作者们,还有着一直陪伴在电影人身边,不离不弃的观众和影迷。

昆汀花了一整个小时的时间,讲述这个两个人的虚构故事,就是为了最后让你相信,这一切也可能是真实的。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好莱坞,如果更多这样的人,那该多好。

而过去的悲哀就是历史没有假设。假如那天晚上故事是英雄救美,如果那天晚上没有意外……

当那句 Is everybody ok?Are you ok? 轻柔地从真实的受害者口中问出时,多少嘘唏和惋惜……电影在那一刻开始抽离……像是穿越时空,跨越现实与梦境的对话。

非常喜欢李奥纳多的那几次靠近对讲机的表演处理,那种小心翼翼和羞涩与礼貌的靠近。

这是一场从美国到好莱坞人自我的审视,迟来的安慰和道歉。当一曲挽歌在一个并不存在夜晚想起,在波兰斯基家大门打开的那一霎那,观众跟随Rick一起,走入了这场梦境。

进入波兰斯基家,镜头也转为了上帝的视角,在那个假设的温柔的良夜,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借着娄烨的那句:“是否认清历史不会影响过去,只会影响未来。”,这一段好莱坞往事,是给到一代好莱坞电影人的祭奠,也是无限美好的遐想,也是最无奈的悲歌。

电影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如果好莱坞人当年有“好好地“招待来自世界的电影人们,如果美国人处理好自己的社会问题,而不是让来客遭到劫难……如果每个为电影付出的艺术家,都有机会成为朋友……这个世界该多美好…… 昆汀的这部电影,就像是给到影迷们的一个大大的拥抱!你感受到了么?

2019年,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2个观看角度+32部相关影片|《法兰西特派》超前测评

《沙丘》严肃影评:剧情、人物关系和未来十年的沙丘宇宙

蓝光碟收藏|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 讲述的快乐与僭越的体验

蓝光碟收藏|双峰剧集+电影套装|大卫·林奇的影像世界

蓝光碟收藏|雅克·塔蒂 TATI|景观社会里的小人物

蓝光碟收藏|希区柯克15部电影|终极版蓝光套装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4 ) 过度营销的昆汀新片《好莱坞往事》

自从今年5月戛纳电影节传来消息,美国鬼才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新拍的电影《好莱坞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获得高分炸裂好评,美国电影专业网站IMDB评分9.8分,看到这个消息,所有昆汀影迷与美国电影爱好者感到兴奋,7月美国公映,这两个月美国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都是这部电影的片花,男主莱昂纳多,布拉德·皮特的访谈,花边新闻,各种新闻旧事,加上主要社媒滚动播放片花,好像你不去看这两位大明星的演出,你就OUT了。

对这部电影的软硬营销,弄得不厌其烦。好作品应该像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不是招人注目。

在大批影迷的期待中,《好莱坞往事》携带着明星的光芒终于在7月25号公映,我是26号也就是昨天去看的,去看之前上网看场次,看到同页面IMDB评分已经降到9.1分,晚上再看已经降到8.9分,这是公映第二天,随着影片高开低走,相信评分会继续下降到合理的范围。

看完这部电影,我是失望的,早知昆汀以拍暴力片出名,1994年他拍的《低俗小说》在电影美学上造成深远影响,这部花费850万美元拍摄的杰作超过他任何一部大片包括如今花费1亿美元制作的《好莱坞往事》。是《低俗小说》为他迎来粉丝,奠定鬼才导演的地位,所谓鬼才必然是不按套路出来的东西,而又有永恒价值。

从《杀死比尔》到如今的《好莱坞往事》,昆汀的暴力幻想不管如何包装,最后还是要露出尾巴,以暴还暴,骨子里的白人骄傲,厌女态度。

昆汀心目中的女神,乌玛·瑟曼曾经在《纽约时报》揭露好莱坞制片人韦恩斯坦性侵的一篇文章中,对昆汀的厌女暴力电影,感到不满与厌恶。昆汀的电影大部分是韦恩斯坦的公司出品,这位好莱坞制片人如今已经因为性侵多名女性而入狱,公司倒闭。

被杀害的明星莎伦泰特

早在2017年好莱坞听说昆汀写了根据邪教组织曼森家族,杀害好莱坞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明星妻子故事的剧本,很多公司感兴趣,一件发生在好莱坞的恶梦事件,还没有人拍成过电影。据报道多家公司竞标,这部高达1亿美元的文艺片,最终由善于营销的索尼公司取得发行权。

电影主线讲述过气明星和替身在西部片走向没落时代的挣扎,副线谈及曼森家族案件,但是轻描淡写,可能是涉及对被害人的尊重,刻画了被害明星莎伦泰特的美丽,对嬉皮曼森的仇恨用极端暴力去体现。

架空历史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真实历史案件,带来以暴还暴的结果,没有揭开产生案件的原因,相当于在死马身上猛抽了几鞭,抽断鞭子,也没展示马为何死的。

电影所表现的魅力,包括女性美好与布拉德·皮特的肌肉秀,莱昂纳多极端的激情表达。但是魅力与感官毕竟是表象的东西,不能带给观众思考。

电影固然有众多大咖加盟,不难看出昆汀作为编剧导演的政治态度与偏见,这部电影可以算得上纯白人电影,既然表现西部电影,怎能没有印第安人?也没有黑人。

唯一出现的有色人种是李小龙,作为亚洲著名武师,在电影里被描绘为大嘴巴(话太多),李小龙确实在练习武术的时候会传递文化哲理。

电影中的李小龙的扮相举止是滑稽可笑的,因为炫耀武功,被一个时常秀肌肉的替身布拉德·皮特扮演,轻易拎小鸡一样摔到汽车上,还给汽车摔出坑。

(李小龙女儿接受媒体采访,对昆汀塑造的李小龙形象感到悲伤沮丧)

选用老片也是女主在片里一脚踢飞当时亚裔明星关家倩,她演过著名的《苏丝黄的世界》。我仿佛看到了《杀死比尔》的影子,白人武功最好。

关于对李小龙的嘲讽,我还是相信李小龙之女的解释,对于亚裔功夫文化进入好莱坞的恐惧。

昆汀的暴力基因,决定了他的电影市场,暴力电影爱好者,杀戮的折磨与痛快,用原始暴力去解决问题,最终胜利者必然是体貌美丽健壮的白人,一堆直男打满分,我毫不怀疑。

花1亿美元拍出来的文艺片,制作水平没得挑剔。传递的人文与社会价值观,存在明显缺陷。

另外这种很私人感受的文艺电影,值得投资者去投一亿美元吗?

昆汀忽视美国时代变化,利用自己过去积攒的名气,去美化自我狭隘认知的暴力梦,有一天他的作品会被淘汰。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给好莱坞的情书,不如说是给受害者家属的电影祭礼,受害者的美好与加害者被暴力折磨,会让人从中得到慰藉吗?

这部针对昆汀粉丝定向营销的亿元私作,无论卖的是什么粉丝都会买单。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西西弗斯花园。

 5 ) 关于两个主要主要问题的个人看法(包括对李小龙的看法)

我的影评从开始的第三篇,到现在要下滑2分钟才能看到,好吧你们赢了👏👏👏

感谢一票小号让我见识到了零成本喷人的威力

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没精力也没义务去看评论区了

== == == == == == == == == == ==

二刷归来更新李小龙的部分:因为讨厌和别人打无意义的嘴炮,今天干脆去二刷。二刷归来我发现了一个新的角度。那就是皮特的角色和李小龙对打这场戏,实际是皮特饰演角色的一个记忆闪回,也就是说这是从皮特角色的视角展开的回忆,那么他有高于李小龙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在塔特这个角色的回忆中,包括另一幕导演的闪回,李小龙指导他人时都是微笑有礼貌的,这也就很值得玩味了。所以我想说,QT真的是一个“混蛋”,他从来不去避讳什么,怎么解读全靠自己,至于他本身应该在大家打嘴炮的时候正默默偷笑吧。

7/30更新: 说了几句个人对李小龙的理解,炸出一堆用小号的爱国龙迷,我文章里说的一句不理,居然还有骂我是白皮狗的,也罢,你们开心就好,但我这人吧小心眼儿,嘴脏的拉黑删评论,不谢

原答案:

上午刚刚看过电影,趁着热乎劲过来想就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本文无剧透请放心食用

1. 影片的背景会影响观影效果

如同我短评里说的,这部影片我绝对不会推荐给周围的朋友,即便其中有QT的影迷。这是一部QT对于上世纪60-70年代好莱坞的致敬或者说对那个年代的极大还原。作为一个影痴(对比小说里的武痴,个人感觉痴这个字太适合他了),导演自己出生并成长于那个年代,63年生人,71年搬往好莱坞,而震惊全美的莎朗塔特案发生在69年,QT自小便浸淫在电影世界中,如果说谁有资格来呈现那个年代的好莱坞,非QT莫属。

在明白这个大前提后,再让我们仔细想想,作为中国观众,对于60/70年代的好莱坞又有多少了解呢?现在国内观影或者说豆瓣的中坚用户应该还是80-00年中间这批人,而我相信大部分国人开始接触好莱坞是在90年代,97年的泰坦尼克,98年的黑客帝国,99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应该是很多人好莱坞的启蒙电影,然而90年代的好莱坞,和30年前的好莱坞,是有着巨大的不同的。这个年代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太过陌生,片中无时无刻流露出的导演的“私货”以及细节,我相信大部分观众都难以理解,甚至年纪轻一点的美国人都很难理解。但对于那个年代的魅力,QT毫无保留的还原了出来。所以对于这部影片,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显然功课做的还不够足。

说到底,我们缺少对那个年代的情怀。

而如果作为QT影迷的你,期待看到落水狗,低俗小说那样的故事结构与嘴炮,期待像杀死比尔,无耻混蛋,姜戈那样的番茄四处爆表,只能说这部影片确实会让你失望。不过要知道,一个有想法的导演,是否需要一直重复自己?我觉得QT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他也绝对拍的出来让大家都拍手的片子,但对于一个表示一生只拍10部电影的导演,我觉得现在的他,绝对只想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而这部好莱坞往事,应该就是他用着自己喜欢的演员(不只是小李子和皮特,对于熟悉他电影的观众,对剧中一票龙套绝对不陌生,都是经常在他影片里露脸的,当然除了瓦尔兹大叔和SL杰克逊)来拍的自己喜欢的电影。

平心而论打分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事情,但因为先天因素错失影片的细节,我觉得对QT和本片稍微有点不公罢了。

至于第二点关于李小龙的问题:

很多国人观众觉得影片对李小龙有侮辱的感觉。 这个就看你是从哪个角度看了。

如果你把李小龙当神,那肯定接受不了影片的塑造。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个人,我倒觉得这是所有表现李小龙的电影里,最接地气的一个形象。他不再是神秘的功夫大师,他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喝多也吐,挨打也疼。我个人觉得李小龙被过分神话了。我不否认他的实战能力和武术技巧,更不用说他对后人在MMA领域的地位,他为美国人重新定义了功夫二字。影片不止一次体现了李小龙对好莱坞演员的武打动作的指导,而现实中也确实有很多明星成为他的徒弟学习格斗。对于好莱坞,个人认为李小龙最大的贡献在于帮助这些美国演员在影片中更细腻的展现格斗技巧,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互抡电炮。而李小龙之所以没有像其他人如MJ一样被白人社会所诋毁和歧视,个人认为,最主要是因为他代表的是功夫这个来源于古老东方的技艺,一个东方人代表东方的技艺,不会让白人社会感到受冒犯,相反神话李小龙,则可以让曾经在他身边共事过的人可以更好的对后人吹牛B,毕竟,与虎同行,焉有善兽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回来,QT在影片中是在污蔑李小龙的形象吗?不提导演自身是李的影迷,更是老的功夫港片的狂热爱好者。抛去这些因素,我认为他只是让李小龙从神变回了人。而且他让片中的李小龙动手了,如果只是一个嘴炮角色,真动手就怂了,这才是对李小龙的侮辱。毕竟从影像中看得出,现实的李小龙面对外界一直是以极度自信,在某些人眼里甚至是自大的形象来展示的,当然这是他个人的形象包装和年代的局限性,毕竟作为弱势群族的亚裔,他要时刻表现的极度强悍才能得到周围白人的尊重。说到底,不管我们怎么评价他,李小龙依旧是在好莱坞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亚裔演员,排第二的成龙和他比真的就差太多了。

至于上升到辱华的,我只能说我真的看不出哪辱华,是不是导演在姜戈片中把“内个”挂嘴边就真的歧视黑人了?我还是觉得有时候我们国人的自尊心太薄了,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别人施舍的,动不动就贴辱华标签,生活不会很累吗?

没想到写了这么多,看完都是朋友

全部手机打字,欢迎讨论。谢谢

 6 ) 電影就是老子的槍《從前有個好萊塢》

影院好读版

如果你問我:「Lizard,今年你覺得年度爽片是哪一部?」在這幾天之前,我的回答會是「戰鬥天使艾莉塔」、「蜘蛛人:離家日」,現在我會告訴你是《從前有個好萊塢》這部全長160分鐘的電影讓人由外到內,由內到外,爽的發燙,更重要的是其承載了導演昆丁塔倫提諾對於美國電影滿滿的愛,在西部不死,只是凋零時,他老兄出來開了一槍。

160分鐘昆丁帶給我們的是什麼?不只是60年代好萊塢的高度還原,以及各種令人會一笑的致敬,還有那一如往常後現代的敘事手法,更多的是一種對美好年代的懷想,過氣西部片演員瑞克達爾頓與他專屬替身克里夫布茲兩人在片中的一明一暗演繹的兄弟情反映了時代轉變下的不得不,讓你不得不讚嘆角色設計上昆汀是多麼的敏感的抓到李奧納多與布萊德比特的螢幕形象,一個敏感神經、一個粗中有細,兩人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十五年合作經驗讓兩人彼此之間不需要說太多就能理解彼此的心意,李奧納多飾演的瑞克達爾頓對於自身的處境相當的理解,他已經不能在美國大銀幕演出,取而代之的是「他媽的義大利西部片」(義大利西部片當時慣例是找沒名的演員來演,因此雖然被找去演電影很好,但也代表你的名氣低落,當然本片找了李奧納多這種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來演這個角色,又再次形成了一種戲裡戲外高反差的趣味。),不只重現當年美國西部片演員心中對這種義大利西部片變體的不屑,也是昆汀的自我調侃,因為他自己就是義大利西部片的愛好者,同時這種拼貼的「變體」是他的最愛,跨時空跨文化的拼貼在他的作品裡屢見不顯,於是在本片裡雖然他的虛構服貼著時空(也就是所謂對時代的高還原)他也給讓克里夫布茲在那一個下午,經歷了變體西部片的冒險,作為一個外來者(但同時他比小鎮上的人更屬於小鎮,就像電影裡瑞克達爾頓演出的戲那樣,一個無名者來到小鎮,用暴力證明他比其他人更適合在此地生存)克里夫布茲來到多年前曾演出的荒廢片場,卻發現這個地方被嬉皮們佔據,所有嬉皮都盯著他。

而他所認識的,當時片場擁有者卻不見人影。

在這一場帶著懸疑與恐怖戲中昆汀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時代的變遷,同時也是西部精神的復興,因為西部精神並非自由、平等、博愛,而是暴力、暴力、暴力,即便同樣都位處貧困,克里夫布茲不屑於這些寄生他人片場的嬉皮們,他雖然同樣一窮二白,住在小拖車,看著小電視,摸著小狗,替瑞克當替身之餘,還要拉起袖子,替瑞克修天線,修水電,還有修瑞克那貧乏的自尊,但他卻也活的愜意,於是當嬉皮戳破瑞克的車胎,他無情的抱以老拳,打的他滿口是血,同時要他把車胎修好,這樣的安排自然是發人省思,不只打了不尊重他人財產的嬉皮一臉血,或許也打了戲外左派思潮日益強盛的美國青年一臉血。

同一時間,在克里夫解決嬉皮,瑞克努力客服難關的時候,馬格羅比飾演的莎朗蒂也在取書書店的對面,發現了自己主演的電影,這個角色在本片中就像當於調酒上放的薄荷般親新,是片中唯一沒有陰暗面的角色,即便是私下生活,也與「明星」氣質最接近的角色,沒有被電影院櫃檯認出來,也不遷怒,而當電影院櫃檯人員要求她去與電影海報合照「以免沒人認出來妳是誰」她也笑嘻嘻的擺了姿勢,並愉快的進入一場電影院,一邊看電影,一邊回憶拍電影的時時刻刻,也一邊探看其他觀眾對自己演出的反應,同時昆汀也用她看電影這事件,替另外兩個角色的事件進行了時間的錨定,他們各自進行的事件正好是一部電影放映完的時間,昆汀曾經說他是為了莎朗蒂才拍這部電影,莫怪乎最後莎朗蒂在本片中既美麗又純真,在人際關係複雜的演藝圈中彷彿白蓮花,也怪不得她的聲音最後會被作為瑞克晉升上流的天堂之音。

瑞克是演員,克里夫是替身,然而克里夫才是真牛仔,瑞克只是假牛仔,他是扮演牛仔的演員,而真牛仔的生活從不光鮮亮麗,更無所謂餘裕,而是浪蕩於日落黃沙間,拼死拼活,只為爭一口飯吃,即便懷有一身本領,卻不因此萌生越軌之意,兩人雖是主僕關係,卻也是平等關係,因為克里夫的每一毛錢都出自扎實的勞動,正如瑞克的每一毛錢都出自扎實的勞動,不一樣的是克里夫自在自得,瑞克卻恍恐不安,因為作為明星,作為演員,如果不自我感覺良好,不被人看見,他的生命便會真的消亡,我們看見他私下坐在泳池努力的與空氣對戲,熟記台詞,於是我們也能同理當他與年輕新秀對戲時出錯的挫敗,還有什麼比那場他與小女孩對話的戲更令人感到哀傷的呢?他價值觀如此保守,小女孩價值觀如此進步,一顆如要墜落的暗星,另一顆如要升起的晨星,兩人卻能平等的相談甚歡,因為他們都是盡責的演員,這也是昆汀在本片中又一次對「地位不相等卻能平等對話」做的展演。

戲裡對戲裡,戲裡對戲外的交互指涉,讓這部電影趣味橫生,當布魯斯李(李小龍)在片場誇耀自己的雙手厲害到要被註冊「致命武器」,使用這只手殺人會被抓去關,克里夫卻吐嘈他,任何人用手殺人都要被關,如果將這段劇情比較電影後半段嬉皮們闖入瑞克家中(在歷史上其實他們是闖入對街的沙朗蒂家中),被克里夫問你是誰時,他們所回應的:「我是魔鬼,來這裡幹魔鬼的勾當」我們可以見到昆汀是多麼的著迷於對這些「神話」除魅,拳頭就只是拳頭,正如嬉皮就只是嬉皮,就算殺了人也跟一般人殺了人沒兩樣。(沙朗蒂老公,名導波蘭斯基曾經懷疑李小龍是侵入宅邸的殺人兇手,但在本片裡,昆汀明顯不採信此種說法,對他而言當時的李小龍就是一個很單純,對自己身手自信的,很酷的武打演員而已,所以他大膽的讓虛構人物克里夫將布魯斯李給拋飛並撞凹車身,除了趣味外,也旨在破解神話,畢竟圍繞在李小龍身旁的雲霧因為其名氣已經變得過於濃厚,以致於作為電影人的李小龍被遺忘了。)如同其《惡棍特工》(又名《無恥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事實上無恥混蛋這個譯名比較好,為了這個片名,當初昆汀所費不貲。),在展示納粹的美學之外(看看那精美優雅的猶太獵人),毫不掩飾對納粹的痛恨,那個英語裡多出的「u」說的就是你,昆汀並不介意事實是什麼,因為他所要說的是無論你們(納粹)這些人多懂美學、多有素養,你們(u)還是一群混蛋。

而對你們這些混蛋最適合的是什麼呢?

就是以眼還眼,用充滿美學的方式將你們撲滅。

對昆汀而言最適合展現其美學的當然就是電影了,於是在本片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瑞克主演的作品裡頭,他用噴火器闖入精美的納粹高官會議廳,將他們烤的嘎崩脆,之後又在電影尾聲又幹了一次。其他在本片裡很有趣的小細節除了所提及「義大利通心粉電影總是讓說不同語言的人一同對話」這種前頭被瑞克抱怨的義大利西部片特色,在後半段宅邸攻防站表現在瑞克的新老婆身上,她講了一大串沒有字幕的外語,而對「義大利通心粉電影」的熱愛也出現在克里夫的晚餐上,他吃的正是通心粉。

電影最後半小時算是昆汀對觀眾期待的大放送,畢竟聽聞本片與曼森家族謀殺案如此息息相關的觀眾,因為在電影開始沒多久就見到那看來慵懶又帶點陰沈的查爾斯·曼森,必然抱持期待「這傢伙什麼時候要開始進行陰謀?」然而電影半點都沒有帶到他,事實上,寄生農場的嬉皮們到了最後半小時才說出他們是由曼森派來的,然而他們卻搞錯了房子,跑到了對街瑞克的家,同時還撞見了白天去他們那邊揍人的克里夫,這是典型的昆汀戲碼,從《黑色追緝令》就有的,兩個冤家因為巧合相遇,然後一方被另一方莫名奇妙的幹掉,在屋子裡正嗨著的克里夫游刃有餘的人狗合一,把闖入的三個嬉皮打的狗都不如,而操著外語的瑞克老婆也加入這一團血腥爆笑的混戰之中。

你以為是明星的女孩,原來是嬉皮,而你以為是嬉皮的,原來是明星,影迷與明星的距離拉到最近的時候,卻是典範破滅的時候,嬉皮男女看到的那個出來對他們咆哮,並要他們快點開著破車滾蛋的,居然是他們童年崇拜的偶像,他們從憤怒轉為震驚,從震驚轉為竊喜,然後從竊喜中萌發想法,他們要將這被人唆使的殺人行為,昇華成一種偉大儀式的一部分,一直以來昆丁都是暴力的愛好者,在他的作品裡,暴力是中性而不帶負面道德屬性的,而這正是典型的美國精神,因為與言論自由息息相關的,正是擁槍權,人們的權利不是由政府賦予,而是由手中的槍械賦予,政府只是人民雇用來處理瑣碎事務的機關,在本片裡頭,昆汀不只捍衛了好萊塢的暴力傳統,也捍衛了自己的暴力傳統,於是他一方面讓嬉皮們義正詞嚴的說著:「這個地方住的人都是在電視上教我們如何殺人的人,而看著他們長大的我們現在回來殺他們,這不是太美妙了嗎?」一方面又讓沾染神明氣質的明星屠殺這些想成為邪神的嬉皮暨影迷們,或許對昆汀而言,暴力從來與正義無相關聯,反而與人類的地位升降相關聯,否則為何最後安排了這樣一個漫長的鏡頭,關於一個過氣演員,因為用噴火器殺了破窗而進入泳池的女嬉皮,最終受到隔壁棟大導演波蘭斯基的妻子莎朗蒂的邀請進入屋子裡呢?如果暴力不能改變地位,翻轉人生,瑞克(昆汀)這際遇又怎會如此呢?

在界線混淆的江湖裡,使塵埃落定的,終究是槍聲。

承認吧,我們喜歡昆汀,因為我們喜歡暴力,沒有暴力的蠻橫,就沒有鐵漢的溫柔,而暴力與溫柔的交互作用,正是昆汀作品時常出現的現象,就如《追殺比爾》裡頭女主找另一個女殺手復仇,兩人交手到一半,另一個女殺手的女兒卻突然進來,於是兩個人暫停打架,假裝閒話家常,因為沒有暴力,便沒有溫柔的餘裕,而在女殺手被殺死後,復仇成功的女主告訴女殺手的女兒:「妳隨時可以來找我復仇,而我也會隨時準備好殺妳」在不平等的世界裡,只有暴力是平等的,也只有暴力能辨識誰是真才實料,猶如槍手決鬥,傳說毫無意義,神話毫無意義,槍法決定一切。

昆汀手持攝影機,以他精湛的槍法,改變了莎朗蒂的結局,從今以後人們會問:「莎朗蒂是死了嗎?」答案不再是肯定,而是會反問,「你是說昆汀的電影裡還是昆汀的電影外呢?」昆汀以電影為槍,用一顆子彈將另一顆子彈彈開,以一種蠻橫對抗另一種蠻橫,這樣的蠻橫,就是他的溫柔,他彷彿對著觀眾下了戰書:「你覺得不公平,不平等嗎?那就帶上你的槍,來痛快決鬥一場吧。」

 7 ) 金羊观影团||从前那个好莱坞

Vol25,《好莱坞往事》,昆汀·塔伦提诺第九部电影长片作品

All the leaves are brown, 树叶转黄 And the sky is gray 天空灰蓝 I've been for a walk, 我散着步 On a winter's day 在一个冬日里 I'd be safe and warm, 我会安全又温暧 If I was in L.A. 如果这是在洛杉矶 California dreaming 加州梦 On such a winter's day 在这样的一个冬日

无节制的血浆,无限制的暴力,无下限的脏口,搭配以天马行空的视觉奇观,絮絮叨叨的叙事诡计,和极尽讲究的灵魂原声。这,大概就是绝大多数影迷对昆汀的第一印象。从《落水狗》开始算起,27年的导演生涯,九部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以及其所培养的无数狂热影迷。昆汀所代表的,是这个时代所无比珍贵的电影记忆。

但这部《好莱坞往事》,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没有工整的章回体,放弃在叙事结构上动手脚,甚至连“暴力”这一标志性的个人元素也被冲淡。这一次的昆汀,突然一反常态的温柔了起来。也许,通过《好莱坞往事》,我们才能得以认识那个真实的昆汀•塔伦蒂诺,一窥他童年时期那个真正的好莱坞。

本期金羊观影团共30位友邻参加,24则短评,均分7.7分

(没想到本期均分会这么高,差一点就能把阿莫多瓦拉下第一的宝座了)

poster by @德卡的羊


本期观影团主要文案构思来自于@ ,请各位多多关注他。

Chapter1:电影与现实

1969年的8月9日,因为丈夫远在欧洲拍片,已有8个月身孕的莎朗邀请4位朋友到自己比弗利山庄的豪宅度周末,这本该是个快乐的周末。结果,塔特怀孕8个月的胎儿随母亲被活生生地勒死;4位在她家度周末的朋友也难逃一劫。
这桩人间惨剧,便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曼森杀人案”。

@空白岸,9/10分

一部提醒我当初是怎么喜欢上电影的电影。 当克里夫·布斯唯有以粗暴无礼的闯入才能找到那个能够证明自己昔日荣光的见证者时,却发现那人已双目失明,长时间的沉睡是为了“看电视”。嫁接痕迹明显的文本由此发出对电影(好莱坞黄金时代)境遇的哀叹,而这声叹息竟是来自一个“替身演员”(克里夫,以及架空历史的影片本身也可作为某种意义上的“替身演员”)。昆汀已经不屑于去摆布琐碎的叙事和闪回了,他或许更在意这种散乱所协助完成的一种架空的“元”的落地(和一定程度的自反),银幕上的“李小龙”作为真实历史的“替身演员”与另一银幕上的“ ‘克里夫布斯’ ”作为架空历史的“替身演员”进行的“替身式”的格斗就是一处生动的注脚。对黄金时代的去神化,对架空的“替身”的理想化,也杂糅在细碎的文本中,共同编织出一个亦真亦幻的“往事”。被昆汀温柔以待的不是好莱坞,而是身为“替身演员”的电影本身。他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不管在银幕内外,好莱坞都是一具纠结的尸体,它不断地自我鞭尸以证明自己活着。

@德卡的羊,8/10分

有意的打破线性叙述,造就了这样极其琐碎的过程,昆汀这次似乎压根不曾想过让你进入情境去体验些什么,更像是在逛一座好莱坞黄金时代博物馆,各种闲笔都成为“展品”的漂亮注脚(就像逛展一样,很多人不会在乎它)但它存在于此本身又并非是好莱坞式的。策展人是他自己,相当多的个人趣味投射,并利用好莱坞的一切撰写出他自己的挽歌,无论我喜不喜欢这些趣味,但我总是欣赏这样私人的做法。在最后,暴力段落终于如约而至,但分明看不出往日的畅快与刺激,当最后一个镜头从莎朗·塔特的家门口升至天空最后定格在庭院之上时,我仿佛能看见监视器后面昆汀温柔的笑脸 :D

@妳的世界几点,8/10分

小迷影,小心思,小花样,小趣味,小把戏。最不昆汀的一次,他的痞子气通通收敛,用一种反类型的生活流来呈现好莱坞片场的故事。这是昆汀献给好莱坞的一大摞情书。对话张力多少弱了些,但有关戏中戏的细节仍值得不断玩味。前面两小时是属于电影史的,最后半小时是属于昆汀的。

@乍暖,5/10分

一部中年危机电影:我如同过去的好莱坞般辉煌过,现在只能干掉啰嗦的老婆,从女孩那得到肯定。从前,有个荷里活啊。最好奇的是波兰斯基的影评。喜欢最后一段,至少紧张感是有的。

@西卡里奥,7/10分

昆汀与传统情节的作别,每一次人车的运动都充分展示掠过的每处城市街景、单独拍摄大量的仿古影视片段、对于道具置景的精细特写都企图在物质层面全面地还原经典好莱坞的最后盛景,但也就仅是物质层面而已了。这种创作重心的转移对于昆汀当然是突破,但他本质上也还是传统的“美国电影导演”,做不出马特尔、侯孝贤那样的活,如此,这部电影终究也只是成了昆汀的个人私货喜好与其态度的展现罢了。

@奔兔吉尔,9/10分

昆汀终于名正言顺把「重庆森林」的点睛之笔「California Dreaming」用进了自己的电影!身陷好莱坞片场的超多迷影梗,无疑是对于观影数量不高的影迷们一次巨大挑战,边角料花边和传奇演员们的影像重现,更多的是昆汀本人自我满足的(恶)趣味。境遇糟糕到需要去意大利拍廉价通心粉西部片的过气男演员重回巅峰之路,期间夹杂与影子替身的互相支撑依靠,对美貌邻居的精神热爱,非常有年代味道的嬉皮文化、谋杀血案,昆汀果然又干了票改写历史的事。

@DoubleFeature ,9/10分

对昆汀最初的印象是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第二个印象则是非线性叙事与精彩绝伦的对白。我曾认为,昆汀的电影像“热刀切黄油”,不分正反黑白的人物,不顾复杂的历史与时代,性格与行动是一刀一刀地直接滑进观众心里,丝滑通透。从影30年,昆汀却在自己的第九部作品《好莱坞往事》中收起了这块黄油,递给我们蜡烛与洋葱——温柔地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去描写、去保护,直到最后,不了解那段恐怖凶杀历史的观众,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接触到了果实最苦涩的部分。 特吕弗在拍《祖与占》的时候说,为避免触及原作者的伤疤,特地把往事拍成翻相册的感觉。痛苦看似泛黄的回忆,好像就会自动过期失效。昆汀对莎朗遇害一事的处理则是直接给她找到替身,似乎有了替身就不会有伤害。“受伤的是我们的邻居”。于是,我们只记住莎朗在花花公子派对上纵情舞蹈,仿佛没人在看,记住她天真地掏出巨大的眼镜,陶醉地把脚高高翘在影院座椅上,满怀欣喜地等待自己演出片段快乐的样子。


Chapter2:不一样的昆汀

对于非线性叙事的玩弄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零碎的个人时代记忆;暴力依旧存在,只是没有往昔让人那般目瞪口呆;对历史的改写依旧大胆,但已不再是那种酣畅淋漓的反抗,取而代之的却是昆汀在摄影机背后那温柔的微笑。在昆汀的电影里,我想只有他对脚的视觉崇拜是亘古不变的。

@,9/10分

film of the year!昆汀不再沉迷章回体叙事,而是揭开历史的阴霾,与观众们共同游离那繁华似锦的1969,享受着加州的浮生一梦。rick,clive and sharon,跟随他们的视角畅游hollywood,以此构建起了那个完美而又迷人的电影黄金时代,充满着对电影的真诚与对电影人最诚恳的敬意。最后一个小时画风一转,旁白的出现开始重写历史。这一次,暴力变得毫无魅力,昆汀选择了温柔。他模糊了那些历史的伤痛,在梦幻般的影像中一醉方休。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实际上和它的前辈《西部往事》一样,讲述的是the end。 cowboy精神不再,当今的好莱坞就如hippies一般癫狂无趣,嘲讽的意义不明而喻。如此一部真诚又美好的回眸,怎能不爱?

@Orisonku,8/10分

通过对昔日图景的扭曲重现,昆汀以他少见的细腻温柔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落幕献礼。然而作品本身是反好莱坞的,它拒绝对资本的谄媚、对偶像的崇拜、对政治的正确。它甚至不迎合观众,以一系列铺陈与氛围营造构建出仿佛唯一明确的指向,却在最后破除这种既定模式的想象,仿佛当头一棒。(例如对废弃片场旧屋藏老的处理)但昆汀并未因此而生疏他酣畅淋漓的暴力戏码,只是此番血腥的指向不再只是荒诞,更是虚无。因此,预期在此片中获得血浆四溅之快感如我这个或许多少要失望了,因为它的背后恐怕更多是虚妄与感伤。

@老滚,8/10分

昆汀带着观众回到68.69年去黄金时期的好莱坞旅游,用琐碎的叙事尽情的展现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金曲,牛仔,跑车,影院,老电视,有时甚至感觉这是昆汀为自己打造的很私人的梦,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个以前喜欢玩弄血浆的铁血硬汉的柔情一面,不是悲剧的,也不是畅快的,而是很温柔的结束,像一个经历战争后的老者,也觉得这部作为他生涯的最后一部也蛮合适的。

@路有冻死宇,8/10分

作为写给黄金时代的情书只是走马观花地堆砌“无意义”的横移是不够的,但作为献给莎朗·塔特的挽歌已经相当动人。不讲道理的视点转换足以给非影迷造成不小的困难,这绝不是一部初识昆汀的选择,而是他向老朋友们伸出的橄榄枝,给研究者们铺的高速公路。大量半高的俯拍像盘旋在60年代末的幽灵,它以微乎其微的质量对现实进行了干预,一场接着一场戏揭示着幻梦背后的赤裸,而无数个小的失落则编织成一场盛大的意淫,最后一镜免不了直男落泪。

@香香菲舞 ,7/10分

这的确是昆汀最私人化的迷影作品。 我最喜欢的设计: 过气演员小李子在好莱坞片厂内,挺着沦为反派配角的屈辱,而用尽全力在镜头中演绎与新竞争者的决斗; 神秘身世的替身演员皮特,在废弃的西部片老片厂的现实世界中,面对不明身份的组织,上演着反诱惑的探索戏,尽管昆汀安排戏里的皮特并不知道那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曼森家族”; 而结尾被昆汀安排了“假如世上存在如果”的反结局,对于一个好莱坞著名导演而言,昆汀私人的梦,令人又悲又喜。 互文用得很可爱:两对夫妇回国的机场待遇;两位睡觉都打鼾的夫人;甚至互为演员替身的双男主,戏里戏外的各自决斗;昆汀的恋足癖这回也算是过足了瘾。 请到两位演技派大男主出演也是送给影迷们的大礼了。感谢昆汀为我们展示他的内心世界。

@思路乐 ,8/10分

我觉得就本质来讲,这应该才是昆汀玩得最嗨的一次,也是他对电影最温柔的一次。或者不如这样说,昆汀在长达二十七年的电影生涯后,终于累积到了足够的资本去拍摄一部只属于自己的电影往事。在这部电影里,他是无视道德准则的(关于Bruce Lee人物的敏感设计和对曼森事件的大胆改写),他是抛去个人风格的(不再是大情节或是执着于叙事技巧的玩弄,而是零碎且几乎毫无交集的人物群像),他更是极度真诚的去对待那些“时代琐事”(意大利西部片、波兰斯基的盛名、极度成熟的童星,还有电影院/电视机外的喜怒哀乐)。昆汀终于实实在在的为自己和那个曾经的好莱坞拍了一部情书,在无数的得意与失意中,在戏谑的事实与意淫里,在一捆捆胶卷和无尽的暴力下,和那个时代,挥手告别。

@蝇王,7/10分

破碎的、片段化的散文式电影,脱去繁冗故事的俗气,也没有无故的诗化轻浮,在作品的创作和呈现过程中昆汀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这是昆汀又不是昆汀,观影感觉就像是带着心领神会的默契去体会前所未有的乐趣,在昆汀张弛有度的手法下我们一起进入了好莱坞的暮梦。这个香槟色的梦里满是舞动的肢干肉身,不断产生又破灭的酒水气泡,黄昏的街头和车水马龙,夜里闪烁的霓虹灯光,我们多少都会留恋于此良辰美景。电影里的角色及行为动机都很好解释,每个人都代表了某种特定时代背景和文化特色,不同的人物时间线交织也映证黄金时代末的变幻莫测。总的来说,对于昆汀这种鬼才性导演,很多桥段设计并不是刻意而为,而是脑中迸发的火花无理肆意又奇妙,为何李小龙如此浮夸傲慢、为何女性要扬起赤足,为何结尾突发嬉皮士大战,很多都只不过是导演的私人展览罢了,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观众和导演之间无法避免的心理隔阂。这是昆汀人生十部电影的第九部,是终曲绝唱前的悠扬平调,所谓牛仔下马引起喧嚣前的静寂。


Chapter3:无力的回忆

无论如何,历史无法更改,时光不可倒流。纵使电影内的那个好莱坞多么美丽,它也终究已经远去。在电影内外的过去与当下,角色和导演,以一种澎湃的时空联系,去优雅而感伤的向那个时代挥手告别。

@身不在场,8/10分

不仅仅是年度惊喜,更是昆汀在千禧年之后最大的惊喜。他终于放弃了在无限往复的因果循环链里不断构造戏剧张力的瞬间,转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捡拾那些熠熠生辉的碎片并将他们重现在银幕上。也只有这种散点透视和飘逸的视角才配得上“Once Upon A Time”的句式,更配得上“群星闪耀”这句宣传语。最后饱受大家赞誉的30分钟是败笔也是一记回马枪,是昆汀反折回自己老路子却依旧让电影造梦的终极武器,以哀愁的目光将那个曾经闪耀的好莱坞送入了他自己也曾踏入过的墓穴。

@意识流螺丝刀 ,7/10分

可能昆汀确实是老了吧,能感受到他对那个逝去的好莱坞的缅怀,但是总体的节奏把握却显得力不从心,多个不同人物散点式的叙述倒给人一种“形散神更散”的观感,未能铺陈起一幅足够完整的画卷,然而,当California Dreaming响起,飞机上旁白平静地念到“对两人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之时,那种冲击依然强烈,结尾又一次回归暴力美学,对于历史的新诠释与其说是恶趣味,不如说是某种幻想,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幻梦中的“我很好”与现实的残酷血腥对比,从侧面加深了对于那个时代戛然而止的哀伤与惋惜。

@果樹 ,6/10分

是写给一个时代的情书,通篇句式充满了“假如”、“要是”、“多好”。制作精良带来了片子在视觉上的成功,可以理解这样的高饱和度与片子主旨的契合——拼贴、重构、波普风。但片子看下来,即使我自认为对里边的梗了解得七七八八,仍不免觉得空洞与稍显无聊,仿佛全片只为成就几位演员过足戏瘾。直到结尾终于明白昆汀的用意,他其实做到了他的原本意图,他扔出来也没那么在意我们的评论了,我们就按着自己的主观喜好来观赏吧。

@大大大大大白猫,9/10分

整部电影非常地琐碎,但是昆汀正好利用了这种琐碎感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时代具体的样子,并且告诉观众这个时代正在远去()无论是小李子和皮特的两个角色的过气还是莎朗塔特这个角色的死去都在暗示属于好莱坞过去的时代已经在“死去”,无论是物质上(莎朗塔特之死的符号象征意义)还是精神上(西部片豪侠情结的远去与嬉皮士精神的兴起)都是如此。而最后结尾昆汀让两个角色用属于过去的方式试图阻止时代的终结非常浪漫主义,但是好莱坞的那个时代终究是回不去了。很多人说最后30分钟开始高能,其实剧情从90分钟到曼森家族的那个农场开始就已经开始变奏了:摄影机着重地曼森家族成员几个年轻人的阴郁表情,室外阳光明媚与室内阴森灰暗(还有诡异而吓人的台词,皮特进入房子后所有人脸色阴森地围上来)形成了奇异对比并通过这个来营造邪教家族的恐怖感。

@和光同尘,8/10分

时代的情绪被昆汀拿捏的如此到位,同时也不免唏嘘那种伤感。不管是对制片厂和曼森家族的嗤之以鼻,还是属于他自己意淫,都夹杂了太多复杂情绪。反类型以及碎片化叙事可以看得出昆汀想要跳脱,可惜在最后暴力地编织下,回到了温柔,也回到了原点。

@孤独的自由 ,8/10分

确实很好看,和前作《无耻混蛋》一个路子。不过整体来说前两小时和最后半小时节奏相差大,前者缓慢慵懒,结合起西部、公路元素,可能这才是那种最迷人的美国独立电影桥段,后者才回到了经典昆汀,干脆利落。看到片尾从前有个好莱坞的字幕,不免唏嘘纸醉金迷的娱乐圈。

@法式曌影 ,9/10分

是昆汀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他完全抛弃了自己曾经的套路:用话唠/暴力/血浆去包装一个简单的章回体故事;取而代之的是,他这次根本摒弃了故事和元素本身,而转而用自己的妙想、离散的散文式去还原了一个时代,一种气氛。这个时代是世界的宝藏,对于影迷来说更应该是惊喜的:因为昆汀成功做到了,他手下的黄金好莱坞是迷人、感人、动人的。这还不够,昆汀又在后段再次打破他在这部中的柔情短暂回归暴力本身,而结局一切落下帷幕后又是更大的温柔。构建、破坏、再重构,表里却始终是一腔热爱:这分明是昆汀最好的作品之一啊!之所以两极,更多是因为昆汀这次探索了自我,而观众还在原地踏步吧。

ps:李小龙的形象确实非常令人不适,但这样也只是为了剧情服务,对波兰斯基也有同样处理。对于影像中的人物只是一种合理的塑造手段,无可厚非。

@伏眠 ,7/10分

暗金色西部色彩,影像质感构建成熟流畅。影片塑造着鲜活的人像、情绪的跳跃与淋漓强势有爆发力的片段,虚实交映下弥漫着浓郁的迷影氛围。绚丽的好莱坞星光在时间的推移后黯淡,留下影迷的感慨和一声叹息。

遗憾的是,影片散乱的非线性模式,前期很难从冗杂散乱的拼贴里获得沉浸感。分散的节奏与集中的气氛形成一组最终未能消解的矛盾。及至结尾,昆汀喜欢的暴力和血浆再度回归,向来在审美上抗拒暴力美学的我也随着影片的结束一起黯然退场吧。

@铎mao猫,8/10分

一部由昆汀重写的“童话”,历史被逆转、被修改,也是迄今最温柔的昆汀,看到最后的暴力场面我都要哭了。。然而50年前的1969年,那个如梦的好莱坞60年代,就在那个夏夜,轰轰烈烈滚动着的时代之轮戛然而止,60年代结束了,所有的热忱,所有的梦,所有的海市蜃楼,都结束了。

@卡佛啪啪卡夫卡,8/10分

彻底的失落夹杂在泛着金光的怀旧情绪表面,痛苦是真,荣耀也是真。正如影片开头掠过的Rick参演的片段里,枪声响起观众才发现倒下的影子并不是开枪者——常见的悬念设置,昆汀熟练地摆弄和拆解各种类型语汇,他狡黠地让观众的期待不断落空,却拼贴出别样的好莱坞时代的遗像(尤其是Cliff重访斯潘片场的那段),正如Rick家车道尽头贴的海报,扭曲而阴郁,却映照在落幕的红光里。在最后三十分钟,所有人物互相碰撞并死在各自的过去里(嬉皮士们想起了电视,Cliff放起了摇摆乐,Rick拿起了火焰枪),而昆汀也重新审视了自己惯用的暴力,Rick是最后的幽魂,他问候了本该死去的莎朗·塔特:我很好,谢谢你的关心。


仅打分:

@红与橙;@亦可寻陳;@红与橙;@在流放地:8/10分

@卡列宁;@不死者:6/10分


历期评分TOP5:

1. 《痛苦与荣耀》8.0;

2.《同义词》《好莱坞往事》 7.7;

3.《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7.6;

4.《你的鸟儿会唱歌》《少年的你》 7.5;

5.《太空生活》《江边旅馆》 7.4;


我们《爱尔兰人》再见。

PS:2019.12.4进行分数更正

 8 ) 他是真心爱西部片的,所以……

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看名字观众朋友大概就会心跳加速——这简直对《西部往事》最好的致敬。连豆瓣的译名都完全戏仿,变成了《好莱坞往事》。但是看完全片,你会发现这依然是一个《无耻混蛋》那样的电影,所谓的in Hollywood也大概可以解释为——用好莱坞的方式讲述。这仿佛变成了导演的一种宣告:你们看看,那时候的好莱坞是如何讲故事的!再看看现在!

昆汀在这部貌似是描写“波兰斯基案”的电影中花了几乎90%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和案件无关的故事。而通过其中的小桥段和影射,向现代好莱坞宣言:你们看看那时候做电影是多么的有趣!而现在的封闭和拘谨是多么无聊!(这种心情大概和周董创作《土耳其冰淇淋》一样。)

片中里克·德尔顿(李奥纳多)和克里夫·布斯(布拉德皮特)作为一个西部片明星和他的替身演员,在60年代西部片没落时,只能接电视剧来维持事业(西部题材电视剧也从比较辉煌开始逐渐没落)。但是里克依然有一颗不甘憋屈的心,希望重展自己西部片的雄风——结果在大制片人(alpacino)的劝说下,将要进军欧洲,在欧洲第二的大导演调教下,拍摄通心粉西部片。(本片中从头到尾致敬莱昂内,却完全回避提到了他的名字)在这之前,拍摄场景中他在表演时完美演绎的演绎了一个暴徒,但是也被导演迅速通过,并没有更多的鼓励和夸奖。唯一的慰藉来自于一个8岁早熟的小姑娘。之后里克飞到了欧洲,勉为其难的参与了在欧洲西部片的拍摄,却阴差阳错的却连拍了6部,并娶了个意大利老婆。再往后说……剧透太多了,就不说了。

本片看似在拍摄“波兰斯基案”,实际上是昆汀在用全景式图景描绘了60年代的西部电影史。在60年代的好莱坞,正是电视媒体冲击电影业的时节。好莱坞为了拯救自己,不仅从欧洲引入创作者(波兰斯基等新导演),还积极的在全世界寻找拍摄机会,以至于在片中才有了里克前往意大利拍戏的情节。整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对西部片退出历史时期的一首挽歌,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昆汀最爱的迷影套路上。各种西部电影的变体梗在全片如星辰般数不清并闪烁,如果你是一个西部电影的爱好者必然会乐在其中,去寻找各种蛛丝马迹来获得发现宝藏的乐趣(等出了资源之后一定会出现一大堆的考据贴),并且无数次致敬莱昂内老爷子(却完美没有提到完整名字,包括那个欧洲第二的导演)。

除去西部片的致敬之外,本片还有两条故事线,承担起了其他部分。一条线是里克的成长线,包括最开始致敬《无耻混蛋》的戏仿,再到片场对小女孩的倾诉,以及和克里夫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但是结局如同西部片的落幕一样,充满了伤感的悲凉。高光时刻放在了最后30min的宣泄,这也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我绝不剧透)

另一条线则与克里夫和曼森家族有关。但是基于并不充分的资料,昆汀在这里并没有强化渲染曼森家族的罪行以及理由,反而是把笔墨放在克里夫身上,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好莱坞体系中的人际利益关系。这条线的设计更加偏向好莱坞电影主体,而弱化了(不同于之前的《皇家酒店谋杀案》)曼森家族的这条天然出戏的惊悚犯罪线。这里的布拉德皮特,有《点球成金》中的身影,而表演也更加成熟,内敛。而片中他的名字的露出,则让人仿佛一瞬间回到了《搏击俱乐部》。

除了上述的故事主线(大约有近两小时的篇幅),剩下的结局高潮部分则延续了昆汀之前所有作品的优点:狂野,暴力,干净利落的镜头和精巧的视听动作设计。这一切让最后的30min成为了梦幻时刻,一如好莱坞的造梦能力,或者是对西部片的完美致敬,又或者是对自我的引用。昆汀的自恋在这里展现无疑,而强大的自恋让他自信,并且这种自信感染了观众,真正让已经懵了2小时的观众陷入了狂欢,一如即往的好莱坞方式。

 短评

光怪陆离下的苍凉质感,这就是我对电影的热爱。

5分钟前
  • faroe.
  • 推荐

5星,前面以为阿莫多瓦金棕榈能拿了吧,看完这部,嗯,不一定哦,哈哈。剧透一点,有李小龙模仿秀,世界影史和流行趋势大融合,戏中戏,讲的是有电影梦的明星和替身的故事,开头描绘好莱坞的梦幻豪华,中间各种致敬,后半段情感升华,整部影片不管是摄影,剧本,演员表演都是顶级水准,影片节奏让我很兴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完戳中泪点了。但觉得,即使戛纳大奖分猪肉,好莱坞往事和痛苦与荣耀都是有资格拿金棕榈的,这两部片也可能会出男演员奖(小李子有戏,我觉得同片他的层次和空间更好),此片商业与艺术两不误嘛。

7分钟前
  • 基本一视同仁
  • 力荐

这就是昆汀写给好莱坞的情书,真的没有想到会这么温柔。

12分钟前
  • 斯大凌
  • 推荐

几乎融合了昆汀之前所有的元素:暴力,话痨,冷幽默,足控,迷影情节等等 男性荷尔蒙一刻不停喷涌而出。全片无尿点 唯一的缺点就是空调太冷把我从梦里冻醒了 害我没梦完

16分钟前
  • Ok电脑
  • 力荐

很平铺直叙的无聊故事。演技确实爆棚。 还有为什么非要丑化李小龙?亚洲男人在美国还不够惨吗?

19分钟前
  • 疯中飘摇
  • 还行

这就是昆丁,他不会讨好观众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还是全世界的,这就是昆丁。要是连昆丁这种人多开始讨好观众了,那你能想象电影行业会变成怎样吗

21分钟前
  • 秋月与春夏
  • 推荐

昆汀拒绝删减牛逼,撤档又如何,完整版照样看,5星送给玻璃心圣母

24分钟前
  • 西尔莎·罗南
  • 力荐

看了一个小时,以后也不打算补了。人生中也没什么非看不可的片子

27分钟前
  • 舒农
  • 还行

看到最后半小时才确定,这仍然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个狂想天才昆汀,在酣畅淋漓之下铺一层温柔的底色,也难怪他要防剧透。小李和皮特这对片中好基友都很可爱,带着我们像孩子一样游历在1969那个放荡无序、礼崩乐坏、焦虑又美好的年代。很多梗,很多美足,很多老朋友,很出彩的表演,期待能被热烈讨论的那一天,可能会稍有点影迷门槛。小李癫狂可爱依旧,皮特让我又找回了初中对他心动的感觉。

3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导演塔兰蒂诺的温情反思之作。只是对美国好莱坞历史及年代嬉皮士现象和“曼森杀人案”不大了解的观众,就看不出多少其中的内容和乐趣了,那样的话片子也只值三颗星。不过编剧导演再现那个时代的外貌、内在特征上,实在是下了大功夫,加一星吧。

3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前面是你没见过的昆汀,后面是你见过的昆汀。

38分钟前
  • 柯诺
  • 推荐

大概是一部对影迷有着极高知识储备要求的电影,的确堪比泛影史意义上的终极之战。备考不足如我,仅看最后三十分钟也是酣畅淋漓的,就是前面梗若接不住大概就会酿成不少尿点,以及直觉上李小龙段落反而在内地或有风险。

40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昆汀的电影和他本人一样,很容易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旁人很容易陷入迷惑,不知道他为什么在一个虐杀案故事前花那么多时间去讲看似无关痛痒的60年代末电影明星朝电视发展的阵痛,或者像赌博似的去意大利跟鸡同鸭讲的外国人拍通心粉西部片。要求每个观众都像他这样如痴如醉地沉迷电影,似乎是件奢侈的事,但昆汀是那么的对史料、八卦、明星、好莱坞的点点滴滴信手拈来,他就像一个永远都挖不尽的宝藏资料库,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和电影连在一起,并有着很强的诉说欲。这样的感情基础下,这部好莱坞往事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大师感”,融进了自己童年回忆之后,还确实有些总结篇的味道——昆汀把自己对好莱坞的爱,和对小李和皮特的爱(看完本片谁还会不爱他们俩呢?!),都放在这部电影里了

4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如果你也是个影迷,一定会感动的,这就是给影迷的礼物!我爱死《好莱坞往事》了!!!!!果然不能剧透,虽然有预感,但没想到……最后真是止不住眼泪。昆汀又一次,嗯,又一次。这就是我爱电影的原因啊!小李演技很不错,皮特超硬汉,玛格特罗比超可爱!这里仍有昆汀对电影、对暴力、以及对美足的热爱。昆汀继续牛逼!爱死这片了,哭了!!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假如曼森杀人案没有成功,莎朗·塔特没有遇难,波兰斯基没有性侵幼女,没有四十年如一日的逃亡生涯,而是和妻子、孩子共享天伦之乐。假如瑞克结识波兰斯基,千里马遇伯乐,迎来事业第二春。假如瑞克不再经济窘迫,也没有解雇克里夫。假如……世上没有假如,但是昆汀给了我们另一种答案。用瑞克和克里夫的经历纪念曾经还没有被商业侵蚀的好莱坞;用迷影瞬间、致敬桥段作为写给电影的情书、献给影迷的礼物;用颠覆现实的故事给曼森家族迎面重击,报杀人之仇。昆汀用电影改写历史,转悲剧为喜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和记忆中不一样的1969年。不再追求血浆四溅、残肢断臂,取而代之的是浓浓诗意,屡屡柔情。不再追求暴力,取而代之的是发生在平行时空的美好童话。以虚幻的故事抚慰现实的伤疤,以怀旧的镜头追忆往昔的岁月,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4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属于电影的理想主义时空已在《低俗小说》的兔餐厅里建立过一次,如今昆汀将其拓展引入童年迷影记忆中的现实世界,从《无耻混蛋》开始真正步入的“小说电影”阶段对文学性与写作欲的追求不再局限于胶片上的架空历史,莱昂内式片名却更多在讨论考布西,接连相同题材的“姜戈”和《八恶人》激发出了强烈的对西部片乃至其整个亚类型历史探究重访的游戏兴致,后三十分钟的伦纳德小说式情节接棒对影史八卦考据戏说构成的前两个小时,组成了最符合昆汀多重身份的一部作品。替身皮特和小李的友情歌颂传统拍摄,也是现实的西部硬汉传奇,客串的女特技师佐伊·贝尔与当年的史蒂夫·麦奎因同样闪耀,电影诞生于团结、勇敢和牺牲,幕后英雄与银幕英雄联起手来,扫清浑浊邪恶,圆影迷们一个美好的梦,嬉皮文化与骑士精神共舞,那些浪漫菲林的叛逆和善良将被永远传颂。

4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昆汀·谈伦蒂诺的新片《好莱坞往事》太文艺了,还是他一贯的复古胶片质感,但剧情却一返常态,完全不是你期待的那种痞子昆电影。它非常的文艺,没有故事,不仅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讲好莱坞居民的浮生一日,就算到了高潮也故意用上帝视角的旁白间离故事,出现了大量准确的时间信息,甚至还有跳跃的故事时间跨度,总之感觉就是观感上如何不爽他就怎么来。最后的高潮十几分钟可以证明这就是昆汀电影,还是《无耻混蛋》里平行时空改变历史的玩法,告诉你电影是什么。可能是抱的预期不一样,以为会有暴力血浆和爽爽爽,结果昆汀这回玩的是彻底的反类型片,创作思维上是艺术电影的玩法,太出人意料了!对于普通观众开始,这种片子不好看,没有娱乐性,但从电影人创作的角度看,它值💯分。你可能也会像我这样,越回味越觉得昆汀这次的创作思路很厉害。

5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昆汀电影里一贯的成吨的血浆没有了,无穷无尽的暴力没有了,源源不断的话痨也没有了,这让电影显得冗长且无聊,只有恋足癖和最后半小时的高潮能挽回颜面。小李子的表演依然不懂得节制,各种用力过猛,劲儿劲儿的。皮特虽然耍帅,但也只是耍帅而已,和李小龙的那段耍帅更是觉得有失偏颇。所谓的迷影情节,因为全程被割裂,最后被“嫁接”进来的感觉很违和。吹得有点过了,这不是昆汀最好的作品。

5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一如既往有让人非常不舒服的种族和性别问题。昆汀跟波兰斯基关系很好吧,这意淫都让人有点感动了。但是他跟李小龙到底什么仇什么怨,那满满的恶意都要溢出来了…

54分钟前
  • 小油飞
  • 还行

布拉德皮特开车能看路吗

58分钟前
  • 退货请出示发票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